台北市要成立全公股的都更專職單位

我把你的發言請我建築師朋友看了,

他只笑一笑說,你們的房子可能地基打得很深,

光是開挖至少就有50~60公尺,跟新光三越,

101一樣都挖到岩層.每棟抗震結構都做到抗

9級地震,還有像101有顆大阻尼求抗強風.

建材都比照帝寶等級.

我朋友說,他設計過第一學府的大樓,也設計桃園某

首屈一指的公立大學大樓.設計過中科面板廠的廠房,

辦公大樓.內科也設計過集團總部,還有集合式住宅.

沒碰觸過醫院與石化廠.他想看看你們的設計圖,

或是估價單,來幫你試算你們的建築成本單價.

他說他最小建案是3000坪,他們建築事務所往來都是

甲級營造廠,他從事建築業超過10年,他以台灣主要

面板廠集團在中科年初剛興建的廠房為例,建築師事

務所負責設計後,客戶招標發包,建築事務所派監造.

以他業界多年經驗,台北市以外地區如果一坪建築成本

5萬,台北市不會增加超過20%.

他請你提供估價明細約詳細越好,

水泥種類,用到多少噸數
H型鋼,如25X25多重,
鋼筋種類及數量
衛浴,廚房設備品牌,型號
外牆石材種類與尺寸大小,噸數
地板磚或石英磚尺寸與數量
消防設備
機電設備
電梯
等等
(以上是他說的,我寫得好累)
你們的都更造價不菲,應該還有智慧管理的設備.

他實在是太好奇你們的都更建案是多高貴.

如果設計圖無法po檔,你PM給我,我會給你

email,再將你的東西轉給我建築師朋友.






HOTSHOT8888 wrote:
我就說你是胡說八道,...(恕刪)

rsc1234 wrote:
海砂屋....
說真的 除非那棟房子自然倒塌
不然還是會有人不住在裡面 但是持有這屋子一直作地喊價的

因為海砂屋還有容積率優惠30%
所以反而更難改建


其實還好啦~
最重要是台北市政府直接寄雙掛號公文給你
告訴你明年七月全部拆除,你不改建,他強制幫你拆...

我覺得市政府這樣作才是真的有幫助到我們,
因為先前很多屋主本人根本不住在這,他們就只負責收房租,
然後要改建就說他房租收入怎麼辦?
反正年覆一年,他房租照收,我們牆面漏水照漏....(慘)
他也不管你容積率獎勵,反正眼前房租先收飽再說。

現在政府直接告訴你 你房租也不用收了,我海沙屋拆定了,
反正時間到通通變成廢墟,看你要租給誰,
這時候他們才開始願意參加都更重建的會議....
當然也不是都很順利,也是有人不蓋章還是執著房租收入....無言
他沒有想過今天真的發生事情,他也會背負法律責任,

我們速度算快的,目前看來都有按照進度在走,
住戶慢慢的也比較團結,我自己也分配到一些工作,
其實幫別人等於就是幫自己,早早有一間全新的房子,
有電梯 有車位 還是邊間三面採光,在台北市這樣我覺得還不錯了~

lk4415 wrote:
我把你的發言請我建築...(恕刪)


如果臺北市一坪發大包只要6萬,
相信這位建築師前輩改來作營造一定案子接不完~

lk4415 wrote:
我把你的發言請我建築...(恕刪)


請問大大,
我找到北市的建商,把所有的工程建造都po上網:
http://www.yuanshuo.com.tw/development_project_b.php

請問這樣可以粗略看出造價嗎?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跟據我與多家建商打交道的經驗,台北市的大樓建造成本不可能低於一坪10萬
建商想賣高價,多個幾萬提升幾成價值何樂不為
不要一廂情願造價可以有多低

我在其他帖有說,懶的再打
我也是地主,基本上都更都是夢
每個人都貪,地主與建商都想多賺
結果就是流局

自己蓋不就得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lk4415 wrote:
我把你的發言請我建築...(恕刪)


我覺得你說的沒錯 建築成本可能是不高
因為你同學所接的案子 幾乎是不需要什麼利益糾葛的

問題是都更太多人要賺一手 這就跟公共工程一樣
10萬能做好的東西 卻要花30萬或是50萬甚至到100萬才做好
犧牲到誰的利益 納稅人
大家都要拿利益 東西怎麼會便宜

換到都更上要損失誰的利益 當然是原住戶的利益

對於原住戶而言只能說要督更那就要找建商願意釋出最大利益給住戶的建商就夠了
要他不賺你一筆 別傻了

商人無道德
獨立建築師事務所是賺設計費與簽證費,建商或是營造商

才賺建築費用.

如果覺得lk4415的建築師朋友說在建築樓板面積3000

坪以上的基地,台北市建築成本約6萬一坪不可能,

那你為什麼不貼建商給你的估價單,設計圖

來請lk4415建築師朋友估價,你應該會很高興,

有業界又客觀的人幫你估價.

我是一個消費者,我買東西都貨比三家.

我要是住戶,我一定會懷疑說建商告訴我他成本多高,

有人說建築成本台北市只要6萬一坪,我一定會去問

建商,給我明細,我要來試算.

舉個例子

兩個禮拜前我的馬三要換KYB前黑後銀避震器,

(彈簧還是用原廠的,我有發票5/11)

我熟識的店家報價1萬六千元含四輪定位.

我上網找台北市的KYB賣家,找到一間,在

重慶北路,靠火車站那(Yahoo拍賣有).材料錢只有1萬出頭,

我就問修車廠他們材料拿多少,它們材料

拿到1萬2千元,再加上4千元工錢.

修車廠聽到我材料只拿一萬出頭,工錢馬上降給到

3000.所以我只花約1萬三千五百元左右.

現省2500元,15%.我如果每個月去買避震器,

那一定是更便宜.

我年收入約可以買一坪帝寶,

收入不高,所以我也積極省錢.

我有二個客戶都買同樣的原料,一個是上市公司

一個月約50個20"櫃,另外一個少很多,不過一年10個.

價差成本每噸約300美金.一公斤差10塊錢.

我想告訴各位的,

什麼是經濟規模.

如果你那麼相信建商,請建商提供鉅細靡遺的

報價單給你,我們再請lk4415的建築師朋友,

請他往來的甲級營造商,以台北市大安區為準,

來報價.

我是業務單位,客戶跟我要成本結構,

我不會編給他啊?

同樣的事,你覺得建商的人員不會嗎?

我爸以前的工廠在三重,20年前老舊,決定

要改建.35坪的地基,蓋5層樓公寓,室內面積

23坪,如果不出錢,小建商分走2層樓(2,4樓),

自己出錢蓋的話,1坪2萬5千元(非常貴,我父母又不懂)

我鄰居是綁鋼筋的小包商,後來閒聊間問到我家的建築成本

聽到2萬五千元一坪,嚇得嘴巴合不起來,他說他知道大約

在1萬1坪.雖然我家只有100多坪,有點小,但是也太貴啦.

我父母知道後,每次提到這件事就很生氣.

沒想到我家不是最嘔的,三重工廠鄰居,不出錢跟建

商合蓋,那時賣一間新公寓大約就400多萬,

建商從我家拿的總建築成本約288萬,建商賣一間公寓

就賺回來.再加上營造賺的錢.我算了與小建商合建,

以室內23坪為例,建商拿2間房子,800萬扣掉288萬,

建商至少賺500萬,真正營造支出不到288萬.

撇開建築成本,以前跟建商和艦分配比例是是2:3,

建商是40%,住戶是60%,這很容易打聽,民國80年

左右,三重有很多這種合建案,可以打聽.

現在都更,建商是55%,住戶是45%,這種比例,居然

還說很公平,看了都很好笑.










rogerkuo2001.tw wrote:
跟據我與多家建商打交...(恕刪)
ctaihsu wrote:
獨立建築師事務所是賺...(恕刪)


我覺得術業有專攻,每個建築師所擅長的業務性質不同,
談到造價,還是請營建專業的來現身說法才準。

或是請樓上的建築師朋友提出台北市大安區一坪要蓋6萬能配甚麼構造系統與設備?
地下能挖幾層?地上能蓋多高?蓋出來的房子有人願意買單嗎?

剛剛樓上貼了一個地下5層,地上19層,SRC + 逆打,
這個案子放在北市,以我外行的猜測應該沒個15.6萬蓋不出來吧...
我問我們這邊的一位建設公司的員工,他說五樓老舊公寓要一坪換一坪幾乎不可能~

請問四樓的公寓,地坪持分每戶11坪多,有機會都更一坪換一坪嗎?還是有可能更多呢?

一般住三的土地225%容積率,都更獎勵後,一坪土地都更能換幾坪的建坪呢?

感謝回覆~

Devin1927 wrote:
我問我們這邊的一位建...
一般住三的土地225%容積率,都更獎勵後,一坪土地都更能換幾坪的建坪呢?
(恕刪)

請爬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2160450&p=16#28008469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