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版上的價格通常都是參考,不管是正要買房,或是正在賣房,或是已經買了房的朋友,或是售屋人員,應該比較少有人想在這裡說真話的。
我試著想,若我花了單價50買了某社區的某間房,我會不會希望我的房子變成單價55? 我想,應該沒人會拒絕,那麼,此時我會想告訴別人我單價買多少? 反過來,若是大家都買50,或卻花65買,我想,我也沒太多勇氣在這繼續爬文與討論;若是,我剛賣了一間房,鄰居都賣單價50,我卻因急用賣了43,應該也沒有心情在這繼續跟人討論~
呵呵,純粹只是敘述自己的想法,可能與大家不同,別理我。
我是 郝士晴(House King)
或許習慣了回家後靜匿的那種感覺, 生活可以真正的沉澱下來, 父親跟我說, 要有活動空間, 所以我挑選政大一期的社區, 有學校可以跑步, 貓空爬山. 現在有小孩了, 老婆辦了年票, 三不五時就帶小孩去認識動物, 唯一詬病的是文山區美食不多, 所以大多都是採購回來自己煮. 不過除此之外, 是還蠻符合喜歡這樣生活型態的人的需求. 交通需要有車, 不過小弟在松江南京那邊上班, 開車時間15分鐘(9:30出門), 路線是走辛亥交流道下去接建國,再下長安;當然到大安區信義區就更快,10分鐘左右.
大家常說文山區很濕, 之前住在軍功路上的時候, 家中除濕機是真的要常開, 但搬到相對平坦的地方, 我就不覺得溼氣是個問題, 或許其他區更乾, 但至少我覺得目前的情況並沒有甚麼問題. 文山內湖都是很不錯的地方, 但文山區的商業氣息更少, 或許是因為地型的關係, 區內並沒有甚麼重大建設. 房價相對穩定, 這點就要回到2009開始找房子的時間開始說, 當時想談一期的某個案子,談了十個月,屋主一定要見4,但我父親認為文山區3就很高了,加上當時景氣很差,不願追高,因此就只好眼睜睜看人買走. 基本上我覺得房價不太波動,籌碼都在中實戶手中(自住). 但近幾年案子推得很多, 房價一個開的比一個高, 雖然我很質疑是否有成交.
最後, 我相信文山區仔細找還是找的到相對超值的房子, 只要願意改變生活型態(基本上這樣的生活型態也沒甚麼不好), 就可以花少少的錢, 享受到大自然跟台北市的優質機能
cc31163 wrote:
我不是要喊高但是文山...(恕刪)
在舊曆年前..小弟鄰居(隔壁樓梯)同為4樓房子出售
看著各家房仲帶客看房
上網一查..31坪多..開價1280多萬(屋況未整理,頂樓無加蓋,但有遮雨棚)
(小弟預測成交價應該在1000萬上下,而小弟跟C大一樣,我紙上富貴也增加了)
約3星期後...然後就沒人來看房了..
還真是搶手
不過上網查實價登錄還查不到該物件
文山區裡又分景美跟木柵
景美的房價又普遍高於木柵
而信義快速道路的開通
木柵的房價才開始往上墊
至於進住木柵的人..小弟的觀察是應該有增加
從雨天早上上班時間,木柵街上車輛塞車的狀況比以前真的多很多就可得知了
至於木柵新建案..不少都是木柵在地人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