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喊房市泡沫化大降價?


roomoooo wrote:
租金付了多少.......(恕刪)



以現在的時局來看~

等待付房租的成本

比付利息的成本還來得低~

更別提房子價值的降價損失~
苦命人生 wrote:
以現在的時局來看~

等待付房租的成本

比付利息的成本還來得低~


更別提房子價值的降價損失~


這兩件事情還是分開看比較好, 房租是租賃不可回收, 房子購買利息是購入高價物的衍生成本
拿一個買不到東西的租賃支出, 去類比買到房子的實際支出並不恰當
因為最終結果是付房貸的人可以拿回房子一間, 租賃最後就是付出而拿不回任何實體物

另外房子價值的要看你何時購入何時出售, 買在高點的人當然不願意低價出售
問題是很多人當初取得價值僅目前一半甚至1/3, 降多少他基本上是不在乎的, 自然也不需要趕著賣
^^A 請多多指教~
房租&利息都是不可回收的,
實體物是以本金買的(含頭期款),
資金是有排擠性的

買在高點的人當然不願意低價出售」...
這不是願不願意的事,這是成本效益問題,
這是現在投資客的煩惱,被套住下不了台,
剛性需求好不容易買一間自住賣的機率小

當初取得價值僅目前一半甚至1/3, 降多少他基本上是不在乎的, 自然也不需要趕著賣」...
都已上漲2~3倍,空手自然也不需要此時趕著「買」,
看成交量便知此時連投資客都收手,
在等什麼?當然是降價,因為下跌比上漲機率高,
投資客有良心一點,來個2016多多投資開箱文吧,別只騙人現在進場。
要賣房的投資客早點降價,多點成交量,房仲才有6%賺
房價再持續上漲,薪水不漲,會發生什麼情形,大家都清楚,不是民怨而已。

MUS wrote:
這兩件事情還是分開看比較好, 房租是租賃不可回收, 房子購買利息是購入高價物的衍生成本
拿一個買不到東西的租賃支出, 去類比買到房子的實際支出並不恰當
因為最終結果是付房貸的人可以拿回房子一間, 租賃最後就是付出而拿不回任何實體物
另外房子價值的要看你何時購入何時出售, 買在高點的人當然不願意低價出售
問題是很多人當初取得價值僅目前一半甚至1/3, 降多少他基本上是不在乎的, 自然也不需要趕著賣

taiwan32603 wrote:
你會去注意一樣東西...(恕刪)


非常同意,賣方想賣高,買方想買低,天經地義~
居中賺服務費的房仲負責搓合工作,
總是買賣雙方都滿意了才能成交~
就看買賣雙方誰的耐性好了~

MUS wrote:
這兩件事情還是分開看...(恕刪)



只付利息不付本金~你是要拿回什麼鬼東西啊!!

租金跟利息差只差在付給誰而已~一個是銀行~一個是房東~

台北市來說~很多地方租金報酬率比銀行年利率還低~(還不含房東負擔的稅金喔)

也就是說~房租來付利息都不夠~房東還要倒貼~~當然本金還要繼續付~

如果這陣子沒有自住需求(一定要住自己買的房子)或是太好的地點~賣掉買不會來的物件~

這幾年~有房貸的投資客~日子會過得很苦喔~~

但資本市場就是這樣~有人賠錢~才會有人賺錢~~

有買有賣~莊家才抽到錢(稅)

身旁有現金的~~都在等好戲看~~等上車的被洗下車阿
有自住需求也想買 不過台北市絕大多數房子都超過三十年的破舊樣子 十年內的房子多數高不可攀 非受薪階級可以承受...
目前的房東房子早早入手不缺錢 也不趕人 沒意外的話 會繼續住等房價可以負擔再下手...
降價北市10年內有電梯的房子,26坪2房一廳 沒1800-2500買不到
首購族~有錢繳頭款買房,前2年千萬別只繳利息

一開始就要本利攤還!不然會很累!

苦命人生 wrote:

只付利息不付本金~你是要拿回什麼鬼東西啊!!...(恕刪)


討論就討論, 不必開口就是鬼不鬼的...
你有沒有聽過炒房和寬限期的關聯性?
只付利息, 算不算實際持有房地產? 能不能買賣?
^^A 請多多指教~

休閒用 wrote:
房租&利息都是不可回收的,
實體物是以本金買的(含頭期款),
資金是有排擠性的

單講回收不算準確, 涉及到資金的使用
房租是租用他人房子付出的金額, 以金錢換空間
利息是向銀行借錢衍生的額外成本, 是以額外成本換取一次性大筆的金額, 以錢換錢
所以單看當然是回收不了

但是貸款所購買的實體物例如房地產的價值起飛的時候呢? 兩者反倒衍生非常大的差距
房屋價值大漲(例如SARS後北市房價), 上漲的幅度比起利息要高許多, 利息反而變成是便宜持有高價實體物的成本
房屋價值大漲的時候租賃費用反而也會跟著提高(最不濟也只是持平), 反而讓成本跟著提高

所以我才說要分開看


「買在高點的人當然不願意低價出售」...
這不是願不願意的事,這是成本效益問題,
這是現在投資客的煩惱,被套住下不了台,
剛性需求好不容易買一間自住賣的機率小

投資客煩惱什麼那是他的事情, 套住與否是看他的成本, 不是我們覺得房價下跌就真的套住了


「當初取得價值僅目前一半甚至1/3, 降多少他基本上是不在乎的, 自然也不需要趕著賣」...
都已上漲2~3倍,空手自然也不需要此時趕著「買」,
看成交量便知此時連投資客都收手,
在等什麼?當然是降價,因為下跌比上漲機率高,
投資客有良心一點,來個2016多多投資開箱文吧,別只騙人現在進場。
要賣房的投資客早點降價,多點成交量,房仲才有6%賺
房價再持續上漲,薪水不漲,會發生什麼情形,大家都清楚,不是民怨而已。

成交量主要還是看稅怎麼訂和景氣吧, 自用的量跟投資客購買量差別還是很大的
前幾天的新聞: 搶搭最後一波輕稅潮,去(2015)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36433戶,月增100.9%
房價其實早就到頂了, 只是多了一道支撐力道 - 實價登錄可以比對, 才會變成緩降
^^A 請多多指教~

bmw_m3 wrote:
請問有沒有目前正在...(恕刪)


在01,不就那幾個人在喊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