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什麼都不缺,就欠都更。


crab69 wrote:
根據士林文林苑的經驗,鄉民很討厭新房子,說老房子有回憶不能拆

所以誓死反對都更


根據士林文林苑的經驗,利益不夠多,人心不足,老房子就有舊回憶不能拆,
所以要公平法律公權力強力介入.
台灣首都建在台北真的是可惜

如果當初建在台中或高雄

腹地的問題都解決了
台北真的能夠督更成功,可以預期的是將來會有機會另起高峰

不過不成功或是做半套的機率比較高,不是我否定柯文哲,只是這件事情難度未免太高

這些年來台灣人已經被教育成功了,可以舉出一萬種理由反對自家的都更,從保護樹木到保護動物,尊重回憶,尊重歷史

或是說要公平正義不能偏袒財團不能偏袒一樓店面戶之類的

當然會有很多不食人間煙火的人在道貌岸然的說什麼鬼話說要公平正義集思廣益找出兼具社會文化歷史環保經濟的好方案

結論就是,都更好難

但是都更很重要,現在台北市很難在五十年一百年後成為重要文化資產,不如砍掉重練,畢竟歷史是創造出來的
現在要建商配合市府作業更是困難

房市沒有以前那樣暴利,建商也不是笨蛋

附近好几處的獨棟舊房公寓,拆了一大片

當初一定是建商打算蓋房海撈一筆,結果現在不景氣

圍住放著養蚊子,如果是合建都更

就等個牛年馬月來吧!


除非是和建商寫明何時交屋,且不交有罰款等等,
不然就慢慢等吧!
橄欖綠 wrote:
歷史告訴我們,大多...(恕刪)


你都知道釘子戶是很大的問題了,跟柯文哲有什麼關係?開始時聽你建議要立法改善,首先回覆沒有一個行政首長有立法或是提案的權利,首長不過是規劃都市方向及運作而已,我只能建議你以後別再提立法改善,因為過去以來國民黨長期佔據立法院多數席次,尤其是2008的馬總統剛上任時,所以才會有人說馬總統一手好牌打成這副模樣。

不知道你們家族是否有人有都更的問題?我想應該是有的吧,不然不會這麼關心且大談闊論一番,想必也是覺得困擾吧

我老婆娘家在吳興街底有兩間房子,聽說大約是30年前左右買的平房,但是屋齡早已不知多久了,在購入5年後因為世貿啟用後,就已經開始宣布要規劃都更了,因為不是同區域,所以分別為兩個案子,宣布後沒多久建商就已劃界了,房地契也交付信託不知道幾年了,始終就是沒動作,年復一年每年都說快了,但始終無望,像鄰居說的東西壞了到底要不要修,或是房子年久電線到底要不要抽換,磚牆裂縫到底要不要修補,每每都很難決定。每年開會就是會有差個兩三戶釘子戶不願意,能拿他怎麼辦?拖出來打一頓?打完就會簽了嗎?

你這篇都提到社會宅了,一開始又說台北市不需要社會宅,豈不自相矛盾?我個人認為是需要社會宅的,等到你看過年老殘疾人士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就算有政府補助還是沒人願意出租房子給他們,你知道為什麼嗎?
小塏 wrote:
我們這建商是說現在坪數換新房室內坪數
等於原本40坪換新房6X坪,真的很好

公設占多少
小心魔鬼藏在細節裡

橄欖綠 wrote:
柯文哲:一個月內公...(恕刪)


都更說穿了一點都不難

難是大家都把利益加進去了加上不透明

直接修法訂好規則

1,幾坪就換幾坪,外送你一個車位加一個耐震度好的新房,為什麼不要??

2,建商只賺取該拿的利潤.例如扣除相關成本,再多賺10趴等等之類的.

3,剩下的就歸政府所有.

若都更永遠跟利益綁再一起,哪相信在換10個市長也都不起來的.

都更本意應該是讓你的住宅更加安全更加的便利,絕對不是讓你賺一票的工具.

30幾年的老房子換一個全新的還有電梯加車位??有谁會不想要??

沒人敢保證下次地震來,會再發生什麼事情.

若政府機關永遠等事情發生才要來想對策,哪台灣永遠只會是一個落後的國家.

預防預防,這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等到出事情才說要怎樣怎樣.

台灣沒有多少人命可以再拿來換政府的立法修法了.....
以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由,法律訂下去,還有誰敢吵?

crab69 wrote:
根據士林文林苑的經...(恕刪)


像中國拆遷戶, 一戶換三戶..... 應該就容易謀抹去記億

,
=Leon= wrote:
你都知道釘子戶是很大的問題了,跟柯文哲有什麼關係?開始時聽你建議要立法改善,首先回覆沒有一個行政首長有立法或是提案的權利,首長不過是規劃都市方向及運作而已,我只能建議你以後別再提立法改善,因為過去以來國民黨長期佔據立法院多數席次,尤其是2008的馬總統剛上任時,所以才會有人說馬總統一手好牌打成這副模樣。

不知道你們家族是否有人有都更的問題?我想應該是有的吧,不然不會這麼關心且大談闊論一番,想必也是覺得困擾吧

我老婆娘家在吳興街底有兩間房子,聽說大約是30年前左右買的平房,但是屋齡早已不知多久了,所以在購入5年後因為世貿啟用後,就已經開始宣布要規劃都更了,因為不是同區域,所以分別為兩個案子,宣布後沒多久建商就已劃界了,房地契也交付信託不知道幾年了,始終就是沒動作,年復一年每年都說快了,但始終無望,像鄰居說的東西壞了到底要不要修,或是房子年久電線到底要不要抽換,磚牆裂縫到底要不要修補,每每都很難決定。每年開會就是會有差個兩三戶釘子戶不願意,能拿他怎麼辦?拖出來打一頓?打完就會簽了嗎?

你這篇都提到社會宅了,一開始又說台北市不需要社會宅,豈不自相矛盾?我個人認為是需要社會宅的,等到你看過年老殘疾人士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就算有政府補助還是沒人願意出租房子給他們,你知道為什麼嗎?


這人不是說要提出都更戰略?我質疑的是,早就該做的事為何要等到現在?

市政府不提出法案,編列預算,議會要審什麼東西呀?台灣不是沒有都更條例,只是沒有首長願意依法執行而已。地方政府在建築安全與法規上面下手,讓都更更具有法律的依據,這跟立法院一點關係都沒有!

台北市民住得好好的,本來就不需要社會宅。如果需要,只有在都更的時候,沒有半點矛盾。

政府出面跟屋主承租,然後轉租給你說的年老殘疾等弱勢,這有問題嗎?現在政府跟你用市價長期租用你的房子,保證你拿到租金,你不租嗎?關鍵在錢而已,你把蓋社會宅的錢的1/100拿來做這件事情就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