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粹來大大加重持有稅,除了增進地方財源,
又能打房獲得民意支持,一石二鳥,管他錯殺自住客,
但是年輕人、無殼族支持的人,往往現階段還沒有房,
所以你們還不能感受到,其實這個政策是連自住者皆殺,
而且還想要溯及既往,違反法理上講的"信賴保護"原則,
要打豪宅、打炒作、打投客相信大家意見不會大,
但是利用民粹偷渡連同自住一起通殺,難道無房的人不知道、沒想過嗎?
還是你根本沒注意,反正只要打房打死屋主,和SWAY一樣只會唱衰就對了,
舊房子的稅賦不折舊還越住越貴,這樣合理? 這樣真的是你們要的未來?
一個區域交通建設完成了、生活機能改善了、居住品質提升了,
難道這個地方該跌? 這是什麼道理?
政府蓋捷運,不就是要增加衛星城市的可達性,疏散人口到周邊區域,
你還是堅持要住台北市,然後嫌台北市房價貴?
朋友們,為什麼一定要住台北市中心呢? 為什麼一定要買新房子呢?
台北市還是有在你預算內的房子阿,萬華、北投、南港都有很便宜的阿,
只是你不願意買而已不是嗎? 既然不願意買比較舊的、遠的、生活機能差的,
那為什麼買不起還一定要買呢? 用租的不行嗎?
如果不行非買不可,那表示奇貨可居,那房價為什麼又該跌到讓你買得起呢?
講難聽一點,帝寶那排現在三折賣年輕人,年輕人負擔的起嗎?
所以房價貴只是眾多因素其中之一,我認為不是"主要"買不起的因素,
主要我認為還是你看的區域已經超過你的能力,眼高手低成分較重,
裝備不夠、越級打怪,本來就會痛苦,遊戲裡你懂,現實你反而不懂?
帥小馬 wrote:
現在政府利用"居住正義"的口號來帶動民粹,
利用民粹來大大加重持有稅,除了增進地方財源,
又能打房獲得民意支持,一石二鳥,管他錯殺自住客,
但是年輕人、無殼族支持的人,往往現階段還沒有房,
所以你們還不能感受到,其實這個政策是連自住者皆殺,
而且還想要溯及既往,違反法理上講的"信賴保護"原則,
要打豪宅、打炒作、打投客相信大家意見不會大,
但是利用民粹偷渡連同自住一起通殺,難道無房的人不知道、沒想過嗎?
還是你根本沒注意,反正只要打房打死屋主,和SWAY一樣只會唱衰就對了,
舊房子的稅賦不折舊還越住越貴,這樣合理? 這樣真的是你們要的未來?
一個區域交通建設完成了、生活機能改善了、居住品質提升了,
難道這個地方該跌? 這是什麼道理?
政府蓋捷運,不就是要增加衛星城市的可達性,疏散人口到周邊區域,
你還是堅持要住台北市,然後嫌台北市房價貴?
朋友們,為什麼一定要住台北市中心呢? 為什麼一定要買新房子呢?
台北市還是有在你預算內的房子阿,萬華、北投、南港都有很便宜的阿,
只是你不願意買而已不是嗎? 既然不願意買比較舊的、遠的、生活機能差的,
那為什麼買不起還一定要買呢? 用租的不行嗎?
如果不行非買不可,那表示奇貨可居,那房價為什麼又該跌到讓你買得起呢?
講難聽一點,帝寶那排現在三折賣年輕人,年輕人負擔的起嗎?
所以房價貴只是眾多因素其中之一,我認為不是"主要"買不起的因素,
主要我認為還是你看的區域已經超過你的能力,眼高手低成分較重,
裝備不夠、越級打怪,本來就會痛苦,遊戲裡你懂,現實你反而不懂?...(恕刪)
眼高手低 是真的
帥小馬 wrote:
現在政府利用"居住正義"的口號來帶動民粹,
利用民粹來大大加重持有稅,除了增進地方財源,
又能打房獲得民意支持,一石二鳥,管他錯殺自住客,
但是年輕人、無殼族支持的人,往往現階段還沒有房,
所以你們還不能感受到,其實這個政策是連自住者皆殺,
而且還想要溯及既往,違反法理上講的"信賴保護"原則,
要打豪宅、打炒作、打投客相信大家意見不會大,
但是利用民粹偷渡連同自住一起通殺,難道無房的人不知道、沒想過嗎?
還是你根本沒注意,反正只要打房打死屋主,和SWAY一樣只會唱衰就對了,
舊房子的稅賦不折舊還越住越貴,這樣合理? 這樣真的是你們要的未來?
一個區域交通建設完成了、生活機能改善了、居住品質提升了,
難道這個地方該跌? 這是什麼道理?
政府蓋捷運,不就是要增加衛星城市的可達性,疏散人口到周邊區域,
你還是堅持要住台北市,然後嫌台北市房價貴?
朋友們,為什麼一定要住台北市中心呢? 為什麼一定要買新房子呢?
台北市還是有在你預算內的房子阿,萬華、北投、南港都有很便宜的阿,
只是你不願意買而已不是嗎? 既然不願意買比較舊的、遠的、生活機能差的,
那為什麼買不起還一定要買呢? 用租的不行嗎?
如果不行非買不可,那表示奇貨可居,那房價為什麼又該跌到讓你買得起呢?
講難聽一點,帝寶那排現在三折賣年輕人,年輕人負擔的起嗎?
所以房價貴只是眾多因素其中之一,我認為不是"主要"買不起的因素,
主要我認為還是你看的區域已經超過你的能力,眼高手低成分較重,
裝備不夠、越級打怪,本來就會痛苦,遊戲裡你懂,現實你反而不懂?
看到沒,政府建設投入得到的生活便利及房價增值的好處是自己該得的要全拿,但相對繳稅義務卻不要。
談到房價,就說
交通建設完成了、生活機能改善了、居住品質提升了,難道這個地方該跌? 這是什麼道理?
所以房價漲是應該的。
談到稅,就說
而且還想要溯及既往,違反法理上講的"信賴保護"原則。
所以加稅就是錯的。
然而,交通建設完成了、生活機能改善了、居住品質提升了的地方,屋主既享受到房產增值,又享受到便利生活,
既然現在跟以前比,房價漲是應該的,
那現在跟以前比多繳一些稅,難道不也是應該的?
若想少繳稅,那就搬到比較舊的、遠的、生活機能差的地方啊。
其實,只是調調房屋稅,政府已經很仁慈了。
既然買賣的房價才是代表房屋現在真實的價值,那貴的房屋多繳稅本就是應該的。
政府真正該做的是"實價課稅",
讓台灣的房價回到他該有的樣子,經濟才有機會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