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擁有多少流動資產 + 年收才決定買下4000~5000萬房產?

純粹財務角度出發 , 只需看利率 3%以下 首購盡量買豪宅線下最大數字 , 年收7-800 , 有3500 那不如多儲一年 現金全款買 3個月後跟銀行轉貸 70% 現金出來。
西飄仔
為何不走一般的頭款+7成,要先全現金再轉貸?
luckyowners
就毫無懸念 0壓力 全款買了 , 到時想不想轉增貸就變成純財務分配問題, 而不用糾結壓力了 也
我跟樓主有差不多的情況,如果你買的是預售,三年後交屋,那你到時可能沒現金缺口,但就是本來的美金利息收入消失了,當然到時能賭一把,看看美元收益(扣除匯率波動後)能不能比台幣借款成本高了。我是在這基礎下,心一狠就買了,一直放現金資產,每次都找地方放現金也覺得煩,也想試試開槓桿,我覺得至少還安全,不會有還不出的情況,當然最少要確保三年內變化 不能太大。但如果你真的很不穩定,就保守點吧,至少有全現金再做動作。
700~800 年薪, 是電子五哥副總級的薪水了...

都幹到副總了, 還來問這種社會新鮮人的問題??

Trillionaire2020
網軍工讀生還沒畢業,不好意思啦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相比起來,我可能更大膽了~

工作收入跟樓主差不多,流動資金多一點,剛買豪宅線下的房子,預計還要一大筆支出裝潢。

靠美國的金融直債+一次質押再買00937B,產生的年息剛好付掉貸款的本利攤(30年)。工作收入及股市的資本利得則不太影響,所以吃好睡好沒太大壓力~供參考~
當你資產和薪資到一定水位,就需要有財務規劃。
有錢的人是盡量把錢借出來,以錢滾錢。
以現在房價,我是不建議買房而是租房,但您真的喜歡也無不可。
高薪資下,盡量爭取【銀行8成貸款和3年寬限期,期限拉越長越好】
房子加裝潢算5000萬比較好設算,你應該可以貸4000萬,現金淨流出1000萬【但交屋前就會分期繳超過,你的薪資也能cover】,所以重點只要確認4000萬的貸款扛不扛得下。
設算如下:
現金支出部分
1.利息+管理費及稅金 : 1個月基本要12萬。
2.本金 : 30年房貸1個月11萬,40年房貸1個月9萬。
3.月合計約支出22萬。
現金收入部分
1.交屋前如果有4000萬現金,你就要找年回報現金6.5%的穩健理財產品就能cover。
2.理財產品因為你高所得,所以建議是海外所得。
3.理財產品要慎選,因為那是拿來cover支出的,現金流不能有閃失。

以上,實務分享
自己的薪水遠遠輸你,3年前低點買房,交屋後貸款以豪宅計算只能3成無寬限期,有興趣再聊聊
政策控制下..只有首購有投資價值

首購建議盡力買最大價 別聽網友的"好心" 留言
很多人根本想得很淺
年薪350 有1500 就可以買4-5000了

你年收800 有3500。 可以買5000-5500。
再高也不行 因有另一政策叫豪宅線
如果有在意投資價值
無論你最物件最後值6500, 7500 還是8000
一樣是賣6988

但真的超錢人沒在管
買房是消費品
看你背景應該還是工薪族還是計算一點比較好
年薪700萬,要繳的所得稅率在40%
等於是700萬年薪,所得稅就大概要200萬左右。
剩下的500萬年薪/12個月=41萬/月
3500萬,2.5%,30年平均攤還,每月約14萬
14/41=34.15%
比例來說是還好
重點是41-14=27萬,等於你還有27萬的多餘資金可以考慮別的事情。
這是30年的情況,也就是說,你必須要保證30年,每年收入都700萬。

如果你的收入是看公司景氣那種,那可能無法保證30年每年收入都700萬。
你要控管風險,就是房價愈早清,房貸愈短,對你未來如果有資金需求,BUFF會比較高。
3500萬,2.5%,20年平均攤還,每月約18.5萬
18.5/41=45.12%
41-18.5=22.5萬一個月剩餘資金。

22.5萬一個月在台北可以過還可以的生活了。

所以你自己想,你想要27萬一個月,還是22.5萬一個月?
當然大家都會想要有27萬,不過前提是,你要保證700萬30年
如果你要偏保守看待,當然20年是最好的。

另外,我個人偏保守操作,不認為寬限期是好的。
如果你只是要自住,寬限期只是繳利息,爽到的是銀行,不是貸款人,有寬限期整體繳的利息會比較高。
要不然為什麼銀行那麼喜歡推寬限期的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