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真正了解房市走勢的人進來吧!

yunyunhome wrote:
真的是幫不了...(恕刪)


如果你看好房地產後市,你就去買營建類股吧!

中央銀行已經在緊縮房屋相關的貸款了,你還在幻想貨幣供給量,能再溢注房市。

YTCHOU wrote:
中央銀行已經在緊縮房屋相關的貸款了,你還在幻想貨幣供給量,能再溢注房市。.(恕刪)


央行這一招控管...我還在研究觀察中...是否有效...或者會被吃掉...反而變向造成貧富差距的開始...

現在假設未來的情形...不代表會發生...請不要誤會喔~因為我自己也還在觀察...

未來全球在資金行情下...再一次使台股過萬點...甚至創歷史新高....

有錢的變更有錢...沒錢的一樣沒錢.... 但買房的條件因自備款的提高...反而使的中產階級無法買房..

變向的使房屋產品落入有心人士手裡...繼續炒作...隨著全球經濟的成長...不斷使房價創新高...

但經濟是循環的...終有結束的一天....結果泡泡破了...完畢~!

=================================================================

台灣轉捩點第一步..."開始加薪" =>我不了解...以前無法加薪...為什麼現在可以加薪..."憑什麼"


pengkuofeng wrote:
以前無法加薪...為什麼現在可以加薪..."憑什麼"......(恕刪)


靠通膨呀?

你現在"增加"的收入,其實他的購買力已經不如幾年前了,但是很多人感覺不到

舉例來說,汽車越來越貴~表面上是說新車加了什麼新技術,所以XXXX

其實只是反映材料成本

但怕消費者不接受,才換成說加了什麼XXX

只是,以前最慘的是,房價漲翻天,薪水卻往下掉....

以前薪水一直掉,主要是因為中國釋放出巨量的勞動力,而且取代性越高的,該行業的薪資掉得越厲害

我就有認識一個國中同學

剛出社會,他在台灣的廣達作技術員

做沒幾年,他被調去大陸,台灣的工廠收掉了

後來,公司把逐步把許多外派福利收掉,薪水掉了很多,很多台灣員工紛紛離職

但,離職後,她們發現在台灣找不到工作了,只好想辦法轉行

但,其他行業需求不多,又加上她們的工作經驗在台灣根本沒有價值

找得到的工作,薪水都更低

老闆們為了降低成本,開始紛紛到大陸設廠,雇用當地人

然後,再回頭比較台灣與大陸員工的產出與薪資水準,總覺得台灣員工薪水太高,要台灣員工做更多的產出

結果,台灣員工反彈,憤而離職,以為自己還很厲害,隨便找工作都有(我就認識一個這樣的人)

結果,處處碰壁,開始有了長期失業,不然就是找到比以前更低薪的工作

簡單講,台灣勞工的薪資水準其實是被大陸拉低的

這種現象對同文同種的台灣尤其明顯

但,很多工作,在大陸還是找不到人,例如半導體人才、IC設計人才

但需求很大,使得這稀缺人才的薪資不斷翻高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但,從現在開始,台灣被需要的程度拉高了,兩岸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各種服務業工作需求變多

例如,鳳梨酥賣到翻掉就是一例~

也就是,台灣將能夠靠著大陸觀光客改善台灣結構性失業的問題

簡單講,若你還不清楚未來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往觀光相關行業準沒錯~

YTCHOU wrote:
如果你看好房地產後市...(恕刪)


在過去這麼長一段時間,不論是房貸餘額或貨幣供給量減少的幅度與週期都是相對小且相對短的!

但,房價卻持續漲或持續跌,因此特別是房貸餘額與房價走勢根本無關~

在房市低迷時,政府為了鼓勵大家買房,還會推出優惠房貸,但這只能鼓勵有自住需求的人進場,而不會創新價格

關鍵在於,投資信心與消費信心是否被逆轉

我已提過很多次了,如果你是連買都不考慮買,你恐怕也不會出現在這個版,也不可能留言或爭辯

也就是說,你已經用"行動"告訴了大家,你其實是想買的,你其實是需要買的,只是你不願意被別人賺走很多錢而已~


換言之,已你為指標來看,目前消費信心並沒有改變~

我本身是幾年前就想在台北市買房,但始終卡在預算不夠,買不到理想的房子,始終沒有買(但,還好我本身有房子,可以跟著漲一點)

現在,預算更多了,房價卻又再漲了~我必須承認,是真的薪水追不上房價上漲速度,特別是我喜歡買的地段...

後來,我想到,既然預算不足,那就利用時間來攤債務,拉高槓桿~

也就是,本來都是用20年房貸來估預算,現在改成30年房貸

也許房貸利息負擔會加重,但我相信如果房貸利率會拉高到10%,讓人受不了的程度

我相信,到那時,房價應該又漲了很多

若利息負擔太沉重,負擔不了,賺一筆賣掉就是了~

相對地,如果房地產崩盤,利率只會在往下調而已,房貸負擔只會變更輕,我更有能力繼續長期持有

然後,再等著政府狂印鈔票,讓負債變薄,更能輕鬆清償

只是,就算向銀行借錢變得更困難,房貸餘額增長趨緩或減少,確實是會少了買方,但利率這麼低,我怎麼想都想不通,為什麼會有大批的人,不得不拋出房地產,導致價格被破壞式大跌?

你自己想,若房貸1000萬,一年利息也不過10多萬,為什麼能逼著屋主賠100萬賣給你?

更何況,出租也還能收個20多萬,絕對足以支付房貸利息,為什麼能逼著屋主賠100萬賣給你?

如果是你,你願意嗎? 頂多只有獲利了解的賣壓而已,而不會有恐慌性賣壓,價格很難崩跌的~

奢侈稅影響的只有房仲而已~交易量變少,房仲佣金減少而已~

再說,等到ECFA等利多真正引爆時,台灣的經濟飛快成長,更多人賺錢變得更容易,導致貨幣供給量激增

房價只會漲個沒完

別忘了,貨幣供給量也會來自經濟成長率更高時,大家收入變多,消費意願更高,前更好賺

至於ECFA會不會帶領台灣進入黃金十年,前面已經提到,不再重述

只是,如果不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將來你的被剝奪感只會更強烈

真的,買房子,本來就是滿足居住需求,何必太再意短期價格波動?

如果你已知將來還會再漲50%,你還會在意現在被別人輕鬆賺走呢?

關鍵在於,你要自己再仔細想一想,黃金十年的可能性有多高?

如果你不願意面對並接受眼前的事實,對你是不利的~

yunyunhome wrote:
在過去這麼長...(恕刪)


我93年就開始投資房地產,是直到去年才收手。

至於我為何要收手,我是看到央行的態度,但真的沒想到馬英九竟然會出手,目前的下跌,我敢說: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只要央行對於房市沒鬆手之前,我是不會再進場的!

你去好好想想看,為何房價上漲,房租不漲?就這麼簡單!
台灣轉捩點第一步..."開始加薪" =>我不了解...以前無法加薪...為什麼現在可以加薪..."憑什麼"



政府要企業加薪,自己不加薪,這樣誰會跟進呢?

但要注意!央行會不會在6月底的理監事會議,有令人意外的貨幣政策!

yunyunhome wrote:
你自己想,若房貸1000萬,一年利息也不過10多萬,為什麼能逼著屋主賠100萬賣給你?

更何況,出租也還能收個20多萬,絕對足以支付房貸利息,為什麼能逼著屋主賠100萬賣給你?

如果是你,你願意嗎? 頂多只有獲利了解的賣壓而已,而不會有恐慌性賣壓,價格很難崩跌的~

奢侈稅影響的只有房仲而已~交易量變少,房仲佣金減少而已~

再說,等到ECFA等利多真正引爆時,台灣的經濟飛快成長,更多人賺錢變得更容易,導致貨幣供給量激增

房價只會漲個沒完

別忘了,貨幣供給量也會來自經濟成長率更高時,大家收入變多,消費意願更高,前更好賺

至於ECFA會不會帶領台灣進入黃金十年,前面已經提到,不再重述

只是,如果不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將來你的被剝奪感只會更強烈

真的,買房子,本來就是滿足居住需求,何必太再意短期價格波動?

如果你已知將來還會再漲50%,你還會在意現在被別人輕鬆賺走呢?

關鍵在於,你要自己再仔細想一想,黃金十年的可能性有多高?

如果你不願意面對並接受眼前的事實,對你是不利的~

...(恕刪)


以台北市中心而言,上漲趨勢可能是對的,因為就是保值,有錢人主攻這塊區域
但如果買來租人,我建議最好不要,上千萬買的資產,這是有風險的(甚麼風險?)
所以最好是自住使用


非台北市以外的區域,我建議總統大選前都是買方市場,不用急著出手,因為有莊家干擾(莊家為什麼干擾?)
總統大選後房市是否就健康,我覺得誰選上結果會差很多


會影響 ECFA 效應有多大,會影響兩岸關係走向,會影響黃金x年
以我對電子業的觀察,這部分台灣有嚴重瓶頸了,除非靠其他產業,不然經濟不會好,黃金x年多長,我是持保留態度,觀光相關產業也許是一條路

所以頂多就是 101/01/14 前出手,不然等選後,再看房市狀況,最多就是認輸,八個月不會差很多,尤其是停滯的八個月,如果你是買方,你有的是時間看政策表演


yunyunhome wrote:
奢侈稅實施後,只會有更多投資客索性不賣,讓供給量突然變少


現在我代售的一間屋, 6月中以前, 並不急著賣, 6月中以後, 此屋價格將是硬梆梆, 理由就如你講的這般, 賣壓量大幅降低, 買氣只會比3月多不會更少, 底價連5%議價空間都沒有, 因為屋主一點都不缺錢, 慢慢賣個半年又有甚問題呢 ?

最近看屋人又增多了點, 不過我刷掉一些沒誠意的隨意看屋族與預算有疑慮的買方, 請他們去找仲介看其他屋, 反正仲介最近也很涼

Ambroise wrote:
非台北市以外的區域,我建議總統大選前都是買方市場,不用急著出手,因為有莊家干擾(莊家為什麼干擾?)
總統大選後房市是否就健康,我覺得誰選上結果會差很多


明年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大好嘛, 你追不上, 大壞嘛, 工作都不飽還買房子?

結果就是明年後, 無論是哪一種, 都是買不起, 這就是最弔詭之處, 然後就是完全不知道未來還要再等多少年, 茫茫然

因此, 若是未來1,2年內需要買屋不可, 而又買得起負擔得起, 完全不需要去猜測這些事, 應該趁現在物件較多, 挑一間比較適合自己需求的好屋, 剩下那些屋就讓還在那裡猜來猜去的看新聞買屋族去租就好了

yunyunhome wrote:
我已提過很多次了,如果你是連買都不考慮買,你恐怕也不會出現在這個版,也不可能留言或爭辯

也就是說,你已經用"行動"告訴了大家,你其實是想買的,你其實是需要買的,只是你不願意被別人賺走很多錢而已~


換言之,已你為指標來看,目前消費信心並沒有改變~


你講的很好, 他就是標準的看新聞的準買方, 否則怎會在這發這麼多文呢?

這類人還這麼多, 每個人預期與購屋預算都不同, 他大概以為這個市場就只有他一個人是買方, 全台北建商屋主都一定要賣給他不可似的, 可見得他有不可告人的難處非要在近期買入, 但眼看整個市場新聞與氣氛都好像晚一點買可以買到打對折, 也就想再等個幾個月看看

SARS期間這種人也不少, 再等等, 再等等, 說實在的, 真不急著買的人, 大可以不用再來這裡, 等到新聞媒體告訴他們建商垮了, 銀行倒了, 政府倒了, 再出來尋屋會比較輕鬆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