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各國的捷運,都是這樣宣傳, 就算沒有寫成標語,也成為潛規則
在電梯上行走,發生事故的機率, 和行走在固定不動的樓梯上跌倒,是一樣的
電梯就算站著不動, 在進入和離開時, 還是要走動
說行走會造成危險,是一種攻防手法,形成一套說法, 要把過失行為歸於行路人
而避開不談,忘記問題是,電梯設計缺陷,捷運站動線設計不良, 管制措施不佳...
電扶梯最大的問題是會夾到旁邊和前後的接縫, 這是電梯設計上無法突破的危險
站著不行走也可能發生,鞋子被夾進縫隙的事故
因為是電梯設計上的缺陷
一旦發生事故(其實機率很低),捷運局和電梯公司無法提出安全設計的保證,一定會敗訴,要付出大筆賠償
但是又有舒解人潮的壓力
所以,只能悄然取消Stand Right , Walk Left不說
又不敢直接規定這樣不可以, 完全禁止在電扶梯上行走
因為這是自我矛盾,就算中途站著不動, 在進入和離開時, 還是要走動, 還不是有危險
因為在人多時,這有實際的需要
過去捷運裝的電梯,也是以這種需求設計的,寬度容許左邊的人能走快點,超越站在右邊的人
如果要改規則, 電梯就要改
在法國Montparnasse,裝了個實驗性質電梯,若禁止行走, 就再裝一條快速電梯, 速度是9km/h,快3倍
右邊則是慢速電梯, 時速3km/h
把電梯改小, 只能容納單人, 改成快速/慢速兩條電梯,做快慢分流
不過,這樣做,電梯設計上的缺陷,有縫隙, 會夾人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這和站左/站右無關,留一條路給後人走,只是基本禮貌
mi001059 wrote:
平面式的手扶梯應該不...(恕刪)
所以在電扶梯設計上,應該加大緩衝區, 在入口,及出口的地方, 應該加長平面段的長度
讓階梯轉成平面時,有較大,較長的平面段
或是沒有階梯的平面式
不過,這樣做,電梯設計上的缺陷,有縫隙, 會夾人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