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所得不到140萬元 休想在北市購屋 (轉載自由時報)


milo2314 wrote:


您應該沒有仔細去...(恕刪)


以前住在那個區塊
從來也沒發現有那麼便宜的房子啊
rtx_itd wrote:
以前住在那個區塊從來...(恕刪)

我已經觀察萬隆這一帶2年了
25-30這樣的價位這樣的坪數絕對有
但都是老舊公寓
不過電梯大樓也高不到哪去
但是物件很少....
所以應該是大大沒認真注意吧
??
萬隆一帶要努力找 加上碰點運氣才會有這價格

萬隆以南就沒囉
那價格幾乎是秒殺

辛亥路四段260巷有間一樓
3/2/2
800萬

條件不好
面對餐廳廚房後門
超臭的
a228wkp wrote:
確實是一種很複雜又無...(恕刪)


我覺得你現在的想法跟以前也沒啥差別.

處理掉的原因也不是你講的%$%^^&&*&$%

就是資金不足

如果子彈夠多7間應該還在...甚至不只

你見在的資金夠撐3間你就留3間

人真的超奇怪

講一套做一套...還勸世

更怪的是

這樣做有甚麼好處
0924423 wrote:
我覺得你現在的想法跟...(恕刪)


只是有感而發

這幾年房價起起落落,週遭朋友對於買房子這檔事都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正巧01有人討論,因此就上來發表我的心態

其實現在留三間,也不表示永遠會留著,主要是因為工作方便以及給雙親居住;
在不能保證年老生活無虞的狀態下,得先為雙親打算;誰能保證年紀大了工作薪水成正比?甚至可以穩定做到退休呢?

因此我的想法是,至少父母親要有一個安身之處;趁年輕多打拼;如果未來我們工作發生問題了,至少負擔可以減輕,畢竟現在這時代,未雨綢繆非常重要

經過這幾年研究下來,再推算一下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我會認為租比買有利
a228wkp wrote:
如果未來我們工作發生問題了,至少負擔可以減輕,畢竟現在這時代,未雨綢繆非常重要

經過這幾年研究下來,再推算一下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我會認為租比買有利


這兩點不就自相矛盾了嗎?
一方面認為有房子可以未雨綢繆, 一方面卻又認為未來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是所以租比買有利?

不過買超出自己能力的房子的確是不智的, 除非有強大後盾或是足夠準備金
否則一個失業或怎樣房子貸款馬上繳不出來是很可怕的
rtx_itd wrote:
以前住在那個區塊
從來也沒發現有那麼便宜的房子啊...(恕刪)


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除了運氣以外
還要看投入的時間跟精神

當初為了買房子
我跟公司請了2星期的假
每天找房子至少12小時以上


地獄倒楣鬼pp wrote:
那價格幾乎是秒殺...(恕刪)


沒錯
屋主5分鐘前刊登
馬上約看屋
殺價後立即下訂
雖然還不到秒殺
但是也接近了

SHIT HAPPENS!!
a228wkp wrote:
只是有感而發這幾年房...(恕刪)


你是說中文嗎

天啊.....

我真的聽不懂
a228wkp wrote:
最後趕在金融海嘯有徵兆前處理掉,接著讓自己住的房子逐漸搬到較好地段...(恕刪)



所有市場都不會同時落地,股市崩盤資金會轉往房市.
如果股市跟房市同時落底,那就是很重要的轉折(2001~2003台灣香港,201x美國,201x日本),如果你40歲以下,還是有機會看到這個修正.
如果你槓桿低一點就比較能長期持有房地產,長期持有是唯一從房地產獲利的唯一法則.因為房地產的周期都超長的,漲的很久,修正得很慢.


不過你幫我回答了一個問題,我這兩年開始看房是因為女王想買,否則我實在不能理解台北市的住宅有什麼價值,也應該不可能在這裡置產.二十多年前一個法國記者講台北像豬圈(雖然巴黎也滿地狗屎).房子的外觀,街道,看起來順眼的真的很少.新的建案看著看著居然很像國宅,都長得一個樣(這樣說回來,民生社區的國軍宅看得到的中庭似乎比看不見的公設更合理了).

我想女王想買房子的心情可能跟你類似,面子問題.我想我以前沒注意到,因為從小就笑父母窮的只剩房子.

不過假如有能力買超過三間以上,資產配置就很重要了.不一定只找台灣/台北市,有閒工夫還是可以去了解其他國家城市的房地產.雖然我不愛買房,但是我到任何地方,不管國內國外,我都愛到處繞繞看看房子.所有地方的周期都不會一樣,只不過異地持有,就必須考慮持有成本了,這點要問費玉清啦,哈.

父母那輩給我的經驗就是,長期持有賺很大,過熱期買錯地方很辛苦(雖然房市在相對高點,但有些地方是明日之星還趴在地板上),最後就是槓桿要降低,貸款不要多,因為房市每次修正到最後就是法拍,金拍,銀拍,水災,sars.能撐過的都是贏家.

再回頭看這個標題 我想媒體標題殺人的功力再一次展現

我同意台北市的新屋房價 普遍已經不是一般工薪階層買得起
需要很大的財務負擔甚至根本仰望難就
但是人要是這麼容易被報導牽引 那才真是該檢討的
不是你的賺錢能力 而是你消化資訊跟尋求替代方案的能力

140萬的年薪 約莫每月10萬月薪跟年終獎金
我相信能賺到這樣的薪資的人 一定當主管一段時間了
想想為何是你當主管往上爬 而不是那些OOXX
相同道理在財務分配 購置資產與投資的道理都適用

別再想那些投機/一步登天的事了
哪天有這種機會落下來 也不會是空想的人先接到
萬事起頭難 但起頭可以有點妥協開始 而非執著鑽牛角尖

龜兔賽跑的預言 任一個年齡層的人都聽過
也很多人這樣做
千算萬算 機關算盡的兔子
常常下場都還不如不會想要處處占優勢占便宜的烏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