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讓我朋友大賺,目前有那個行業比炒大台北的房地產還好賺?

大亨堡119 wrote:
沒錢就去租阿...這句話很好,但租了更可憐,繳的都是別人的, 老婆一直唸沒有安全感啦,等你60歲還再租房的時候,還是什麼都沒有.聽了好辛酸!

沒錢就去住鄉下阿,這句話也對,但工作都在台北,小孩生活也都在台北,如何搬走? 今天如果我單身,住在蘭嶼我也願意.


很多在台北工作的桃園人, 因為在地人, 父母親友都在當地, 或是另一半在當地或新竹工作, 選在桃園 !!

像桃園市, 房價可平易近人多了, 10年中古大樓, 一大堆都每坪10萬, 有些公設低約22%, 或是買個透天屋, 其實生活相對寬鬆 !!

只是上班會辛苦一點, 但一週休息2天, 一週約有28.5%時間是不用上班的, 當台北一堆為了房貸, 哪裡都不敢出去的時候, 當地人卻相對輕鬆20年 !!
大亨堡119 wrote:
只是想要有好一點的地段,好一點的房屋,就僅僅是這樣了~要求也不多!..(恕刪)

實際上執行是有問題的..
你繼續觀察你朋友的例子吧,看他能不能換更好..
我估計八成是不能,..
原因之一:現在自備款比例比以前高,..

就用你朋友的現況推演好了:
以前他的3房賣掉.現在身上有350萬現金能當頭期款買到多少錢的房子?,
估計也是一千出頭,能買4房嘛? 南港現在難吧..估計一樣是買到3房吧.
地段能更好嘛?我看也很難.
(更不用說每個月繳的貸款也是提高的)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大亨堡119 wrote:
只是想要有好一點的地...(恕刪)


依據您的邏輯,我們做點模擬
假設現在的房子A是400萬,貸款200萬
您的想法是
1. 漲到450萬後賣掉,再買另一間B 400萬的,漲到450後再賣掉
然後房市崩盤,原來A也跌到剩300萬,回頭承接身上不再有貸款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或是2.漲到450萬後賣掉,再買另一間B 450萬的,漲到500後再賣掉
然後房市崩盤,原來A也跌到剩300萬,回頭承接身上不再有貸款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想過幸福快樂的日子要經過幾個考驗
1.每次買屋都很順利的上漲,每次換屋都賺到40-60萬
2.房市崩盤前,能順利出脫手上房子,並避險到租屋,才有崩盤後承接A房屋的能力
3.如果1.2.兩點您都能準確掌握,就保留A房子,漲到500萬後脫手,租屋避險,崩盤承接不就好了嗎??
何必中間看屋,搬家,看屋,搬家這麼折騰??

======================================

關於您說的強者我朋友這件事,建議您可以搜尋一下生存者誤差(survivor bias)這個辭
也許會有不同感想

是說,以上都是無膽小老百姓我個人的想法
也許您可以成為下一個Donald J. Trump也不一定


大亨堡119 wrote:
連我這種不是很懂得都要進場開始買房賣房了,大家想房地產會不會泡沫阿!



我期待開版大進場
記得開箱啊!
大亨堡119 wrote:
我朋友2007年再台...(恕刪)


最好是他每次都能低價買到房子 再高價賣出 那每個人都不用工作了
美國金融風暴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大家都相信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如果是要換屋,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叫賺耶, 350W的頭款是要買在台北市的哪裡??

住好好的幹麻賣?? 是想要被洗出去嗎??



大亨堡119 wrote:
我朋友2007年再台...(恕刪)
itswolf wrote:


依據您的邏輯,我們做點模擬
假設現在的房子A是400萬,貸款200萬
您的想法是
...(恕刪)

+1
另外1.據所知,買賣房產致富的成功人士,好像沒有如開版大用自住屋以不停換屋來達到目的.
2.以開版大所言,每次換屋淨利只要30至50萬即足,則毛利非得300萬至400萬才可cover有形及無形成本,有形成本就 是每一次的重新裝潢費用,搬家費用,代書費用,設定費用,租屋費用.....,無形成本就是生活品質,簡單講就是假日都在看房子及與仲介(或建商)討價還價,還要擔心萬一幾次錯過買入機會,成本會墊高的問題.
3.如要毛利如此之高,以現在央行打房的氛圍下,非兩年不為功,而非開版大所言以5年可以買賣10次.
4.要致富,從本業下手及努力學習他人積小錢成大富的功力,如投資.
5.以上參考.
換個角度想,

有房子住,不代表你喜歡現在居住的地方,趁高價賣掉在轉往有淺力的地方再買,再賣賺差價.買完之後繼續繳貸款,賣的時候再賺一筆差價回來,這樣比較快!

有貸款,不代表你可以10年, 20年繳完,或許中途一些意外之類,導致你繳不出來,房子如何處理?拍賣?能拿回多少錢!時機好的時候或許可以高賣,但時機不好的時候可能欲哭無淚.

另外現在每個月的貸款真的很辛苦,幾乎2/3都拿去繳了,屋奴不是作假的.要命一條有,要多餘的錢,沒有!想存錢,更難!

或許會被洗到台北縣,但只要最後沒有房貸,先去租屋等待最近即將要來的房價崩盤,我想還是有機會可以住到台北市內的房子.

人生有起有落,房地產也是一樣,10年一輪跑不掉,從92年至今己經過了8個年頭,我預計再過2年,就是即將要崩盤的時間點. 人生沒有幾個10年,所以我會採取買賣買賣買賣,先累積一些較大的資本,到時候在進攻.

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簡單,就是要有房子,才有安全感!

分享一下.





lin0602 wrote:
另外1.據所知,買賣房產致富的成功人士,好像沒有如開版大用自住屋以不停換屋來達到目的.
2.以開版大所言,每次換屋淨利只要30至50萬即足,則毛利非得300萬至400萬才可cover有形及無形成本,有形成本就 是每一次的重新裝潢費用,搬家費用,代書費用,設定費用,租屋費用.....,無形成本就是生活品質,簡單講就是假日都在看房子及與仲介(或建商)討價還價,還要擔心萬一幾次錯過買入機會,成本會墊高的問題.
3.如要毛利如此之高,以現在央行打房的氛圍下,非兩年不為功,而非開版大所言以5年可以買賣10次.
4.要致富,從本業下手及努力學習他人積小錢成大富的功力,如投資.
5.以上參考.


我家是從0開始到有3間房
花18年左右的時間,不斷換房換出來的..
所以我還住過蠻多地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