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爾來看台北市的房價

rsc1234 wrote:
你真是很愛斷章取義我...(恕刪)


你是無知還是蓄意XX呢?


看看你所列舉來源:

南韓房價 逆勢慘跌

2010/10/15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引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果然韓國政府在亞洲是比較夠力也比較有遠見
政府競爭力一向都比台灣強很多



以上部份是該:私人部落格引用2010/10/15
工商時報

以下部分是該部落格另外找的貼文:(應該是2009年的東西)(看了半天,
好像是工商時報作者引用彭博社報導)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指出,南韓經濟擺脫全球金融危機陰霾後反彈強勁,但房價卻反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根據南韓第一大商業銀行國民銀行(Kookmin Bank)資料顯示,首爾都會區的公寓價格今年迄今已經下滑2.7%,為6年來首見走跌。另據南韓國土交通海事部指出,首爾待售新公寓的的數量增加16%,中古公寓的銷量暴跌59%。

 反觀香港房價今年以來上漲15%,新加坡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12個月內更是飆漲38%,中國方面儘管官方積極遏制投機炒房,但8月房地產價格仍比去年同期大漲9.3%。

 南韓國民銀行指出,政府520億美元的振興方案及創歷史新低的利率帶動房市需求,去年1到9月首爾房價上揚3.2%,去年6月銀行對一般家庭的放款規模也擴張到2年多來之:::::::::

 



也就是說,開欄者用私人部落格文章,兩篇不同時間內容一連接

又此文有提及:年1到9月首爾房價上揚3.2%.,那麼所謂首爾公寓下跌2.7%等等語焉不詳
到底是何時???為何與全世界重要新聞皆有不同說法???
兩篇內文時間根本不一樣,也沒說清楚,就直接套用出來???




至少,2010年首爾房價重跌,是一個全世界都認可的事情




rsc1234 wrote:
你真是很愛斷章取義我...(恕刪)


再看看欄主引用內文(雖然亂七八糟引用不清不楚)


倒是有一段很清楚內容:


34歲南韓民眾尹在光(音譯)投資的基金幸運躲過金融風暴襲擊,百分之百的報酬率助他在2007年買下首爾近郊的公寓。豈料在金融風暴止息,南韓經濟強力成長的今天,他卻面臨房市低迷及置產失利的窘境。

 尹在光的困境反映出南韓政府冷卻房市過熱的行動不僅奏效,甚至過猶不及。

也就是說,在韓政府出台打房措施後,就算你在金融風暴最低點進場

>>>>>>>>>>>>>還是套牢.

dove wrote:
很多人應該也很清楚台...(恕刪)


金宰賢:實行綜合不動產稅的第一年,韓國樓市的標準房價出現7年內首次下降。全國樓價平均下降了4.2%,首爾核心地段樓價甚至下降了9%左右。當時,綜合不動產稅使得房主的持有成本上升,導致投資者拋盤,而買房者持幣保持觀望,最終引起房價下跌。



首爾的房價走勢,就給台北市房價走勢做了很好的範例

首爾房價從2000年就一路狂飆三倍

成為全世界最貴的房市

結果在韓國政府出台打房措施(與奢侈稅雷同)

一路崩跌,甚至金融風暴最低點進場

都還要套牢

韓國從2009年鬆綁打房措施

首爾房價卻向服不起的阿斗一樣

不要說甚麼了不起的地段來自欺欺人了

去年底早早告訴大家

當趨勢結束後,所有的原因理由(上漲的理由),垃圾桶就是最佳去處.

台北市地段強過首爾?北京?上海?深圳?


不必自欺欺人啦
首爾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房價的下跌大約是在10%左右, 在這段期間, 韓國政府並沒有所謂的打房政策, 所以房地產的下跌和韓國政府的房地產政策並沒有很大的相關

我自己整理韓國這段時間房地產主要下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

1. 2000年到2008年初, 首爾的房價是上升了三倍, 但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那一年, 整體韓國的房屋卻下跌了20%,

2. 金融海嘯當時, 台灣企業使用無薪假因應, 在韓國企業常用的則是全面減薪, 很多白領在2008年當時減薪兩成到三成, 到了現在仍然沒有調整回來, 也就是這幾年的收入幾乎是變相的減少兩到三成


3. 韓國銀行對於房地產的貸款額度一般來說只有六成, 也就是買一億的房子需要自備4000萬, 因為自備款成數很高, 所以很多家庭或個人在購買房子的當時幾乎花光所有的現金, 所以只要房貸利率上升, 或者房貸壓力增加就會造成很多民眾無力繼續負擔房貸, 也因為自備款幾乎花光現金, 所以只要房貸壓力大於收入的時候就會爆發違約危機

4.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 韓國政府延長房貸的寬限期兩年到五年, 根據調查有90%以上的韓國購屋者都只會使用這個只還利息的寬限政策, 所以很多房貸的寬限期在2010年開始逐漸到期 , 很多購屋者急著在寬限期結束或者在房貸支出倍增之前賣屋求現, 所以造成房價下跌,

所以在購屋者收入減少, 房貸壓力上升, 所以賣屋增加, 甚至很多銀行在貸款戶無法準時繳房貸的情況下, 造成銀行現金流入不足的現象, 所以在去年的下半年就已經有多家房貸比重高的銀行開始私下與同業銀行調借現金來支付存款戶的現金提領, 被媒體批露之後, 更造成這幾家銀行的存款戶擠兌的風暴, 到了2011年的年初韓國政府擔心擴大成金融風暴, 用政治命令的方式勒令多家銀行短期停業

目前這個危機還沒解除, 韓國政府的政策向來就是優先考量財團利益, 和其他國家相比, 在同一段期間, 韓國是最守穩匯率的國家, 甚至有段時間還利用強化國際事件來逼退熱錢, 韓國政府已經在考慮提出振興房市的方案 (講得明白一點應該是拯救銀行計畫), 也許過一陣子韓國會開始適度的讓熱錢流入來拯救低迷的房市也說不一定



房市先知 wrote:
金宰賢:實行綜合不動...(恕刪)
我會建議你看朝鮮日報, 韓國2006年打房的政策出台, 但是2006年到2007年的房價還是上漲, 我記得在打房政策出台的時候, 朝鮮日報的社論還提到當提到當時韓國全國的房價上漲率是可以接受的, 所謂大幅上漲的區域來說只有江南地區, 社論還質疑韓國政府眼中只有江南, 卻不顧其他地區的房價增長率遠比其他國家對等區域還低,

韓國或者說是江南地區的房價在所謂第一次打房政策出台後,實行當月江南地區的房價是下跌1%以下,但在2006年所謂第二次的打房政策出台後, 就被認為利空出盡, 房價反而開始反彈, 雖然成交量萎縮, 但是房價仍然以5%左右增漲一直到2007年, 2007年韓國政府又發布新的房控政策, 這時候才開始韓國的房地產才正式停止漲勢, 進入平穩盤整的局面一直到金融海嘯發生, 在金融海嘯的時候, 首爾地區的房價是暴跌20%, 所以才有所謂展延寬限的作法, 這個跌勢一直延續到2010年, 至於有人提到是兩韓戰爭影響房市, 其實這樣的說法最早也是出現在朝鮮日報


在2008年的時候, 正是我所工作的職場在多次被背叛後決定終止和韓國客戶關係的最後善後階段, 當時台灣的企業放的是無薪假, 但是韓國企業則是裁員和減薪三成並行, 一直到最近, 當初我所認識在這家韓國公司任職的台灣員工, 薪水還沒回到2008年時的水準


房市先知 wrote:
韓國到底如何,因為我...(恕刪)
我認識的韓國人 中國人
都對目前首爾 北京 上海的房價
甚至 物價
感到
水深火熱
痛不欲生

個人感覺
台北市也是有便宜的房子
通勤一小時以內
1坪15萬絕對買的起

都比最貴最極端的
首都房價
沒什麼意思

Nelson5 wrote:
我會建議你看朝鮮日報...(恕刪)


其實,你第二次的說法,比較接近事實真相.

然而也因此,顯露出你第一次看法的錯謬,

或許你不是蓄意,只能說當你有成見,定見

解釋出來就偏離真相.

例如

1. 2000年到2008年初, 首爾的房價是上升了三倍, 但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的那一年, 整體韓國的房屋卻下跌了20%,

按我PO資料乃是

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的5年半時間內,首爾江南一帶的公寓,平均售價上漲了近3倍。


那你第二次說的2005到2007首爾房價上下浮動不大(假設你所言不偏離事實)
也應該是我資料正確,而不是你所說的2000到2008.(就算案你說法從2005到2008房價最多
也只是上下浮動,何況按其他權威媒體說法並非如此)

那麼你將"漲勢"強調延伸到2008,會造成一個效果:政府打房無用(2006,2007)
而這就是你的目的,或者是說成見定見.

然後你將韓國房市跌20%歸因於:金融風暴

回過頭來看看事實真相:金融風暴肇始於美國次貸,先在美國發酵,
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影響全球,其實時間非常短暫,並且全球央行
急速大降息,可以說對不動產真實影響並不大.

更重要的是金融風暴過後,韓國不動產持續下跌.那你歸因於
首爾房市下跌20%是因為金融風暴>>>完全不通.

真相其實是:政府打房措施造成首爾房市多頭趨勢的結束.

再看看你的第二點:所謂減薪,所謂很多沒有調回來,
事實上,韓國薪資這些年漲多少?所謂沒調回來僅僅是你片面臆測之詞,
更重要的是:讓首爾房價暴漲與下跌的,與所謂薪水關聯不大.
你僅僅是為了加強:金融風暴影響房價嚴重的說法而已,毫無說服力.
(看看台灣這幾年房價漲幅與薪水關聯就清清楚楚)

至於第三點,更是可笑至極,完全違反基本常識.
眾所週知,貸款越低,信用擴張越小,風險越低.
你為了多一個"解釋理由"卻反黑為白,太沒說服力了.

第四點與第三點一模一樣,都是顛倒黑白是非的說法.
放寬寬限期,其實是"有利"度過金融風暴的做法
(台灣當時也是如此),然而在你口中,竟然抹成
造成房市下跌原因.

從你第二次的完全錯誤的解釋,就正好用你的說法與資料來證明

你第一次的說法:完完全全錯誤




PS:你的語氣溫和,我不願意指責你是:蓄意誤導,讓大家以為政府打房必然無效,
我寧可相信你只是:心有成見定見,以致於所有解釋都往你想的方向走.
因為你主觀認定,或者說內心期待:政府打房無果效
政府打房
我覺得無效
是打投機客
用這種工具
2年內轉手
根本無效
韓國八年前打房,房市打到趴-今年列入已開發國家!

韓國八年前決心打房時:

 1.提高不動產「持有稅」,讓養地絕跡、空屋釋出,以炒房為業者大量減少。
 2.去年韓國再針對短期移轉或賣出第二棟房屋者,加課稅率最高七十%的不動產資本利得稅。
 3.買賣首爾等大都會區的不動產,還要加課十%,果然把韓國房市「打到趴」,資金轉而用在投資生產,讓韓國GDP提高,已列入開發國家之林。
你這文章發的時機不太好, 昨天 (2014/7/24) 韓國財政部提出的經濟振興計畫 :

41兆韓元的經濟振興計畫裡面 , 有29兆將作為金融支持將包括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政府債務擔保。

為提振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刺激計劃還包括放寬購房人的抵押貸款限制。首爾地區發放抵押貸款的貸款成數與債務收入比上限,將從50%分別上調至70%和60%。

韓國經濟的學者認為, 最快下個月(8月), 韓國央行就會宣布調低利率

----------------------

打房可以打成開發國家, 怎麼沒有繼續打? 反而拉高貸款成數比例, 甚至準備調低利率?

boosa wrote:
韓國八年前打房,房市...(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