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像華固這種類地上權的案子,
有朝一日在我們賣掉之後(不管賺還是賠),所有的成交金額都算是房屋不能計土地,
那不就會被課稅課到頭破血流...
>>>
我斗膽回復一下
1.有鄉民說這類交易不用實價登錄..有人願意接手就OK..
2.沒有土增稅...但是...每年要繳地租...還不少喔
3.強烈建議想了解的..可以到現場去..向我一樣
4.現場不要做任何承諾..也不要下定..一切回家後好好想想再決定吧
5.代銷人員會親切的問候您..就說考慮中就可以
6.從廣告來看..29P得已經完消了..殘念啊
camaroch wrote:
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像華固這種類地上權的案子,
有朝一日在我們賣掉之後(不管賺還是賠),所有的成交金額都算是房屋不能計土地,
那不就會被課稅課到頭破血流......(恕刪)

別搞錯了..
雖然廣告看起來像是買房子..
其實..土地你也沒買到..房子你也沒買到..
你買到的是地上使用權+房屋使用權..
所以要賣的時候..你賣的不是房子..而是權利..
而且..使用權的價值隨時間在遞減..通常是賺不到價差..
根本課不了稅..
惟一要繳的稅..大概只有印花稅而已..
sweetchristy_cc wrote:
又拿台北花園來自抬身...(恕刪)


在我看來地上權跟使用權都是一樣的東西,差別在一個在租期內房子掛你的名字,一個租期內登記企業的名字,但是租期到期時,都要繳回

在這樣的條件下,台北花園跟新天地有什麼差別??為何不能拿來做比較??

不能接受的人就不能接受,能接受的就能接受

我可以理解有人不能接受,但是不接受歸不接受,也不用這樣偏激的為反對而反對吧




物權債權傻傻搞不清楚
遑論能理解物權具絕對性而債權只有相對性
當然也就覺得權狀上有名字或沒名字 有差嗎大家在執著什麼
傻傻分不清楚 也就成為一種幸福
最像的建案就是台北轉運站的京站,同樣是只賣使用權的案子。

京站現在轉手會遇到的問題,華固這個案子都會遇到。

sweetchristy_cc wrote:
物權債權傻傻搞不清楚...(恕刪)


你所謂的"物權"租期到了還是要還,請問絕對性何在,何必為反對而反對呢??
70年後,政府會怎樣沒人知道,

如果政府要把土地賣掉,也不是沒有可能,

誰會最有優先權購買?

是華固,而不是住戶,

因為房子的所有權是華固的,

所以地上權和使用權是差很大的。

BEEZART wrote:
70年後,政府會怎樣...(恕刪)


你說的優先購買權是在租期內買賣,地上權人、典權人及承租人具有優先購買之權利,地上權及使用權在租約內政府是不得買賣的
地上權有助於都市發展
一間房住70年也夠了
但這地上權的案子價格還是開太高
前幾個禮拜有去看過
格局規劃大致上還不錯
離大馬路羅斯福路有小段距離
離該死天殺吵死人不償命的水源快速道路也有一小段
算是鬧中取靜
很好奇政府70年後要怎麼把第二代第三代住戶趕走
到時應該會出現大規模抗爭

但那價格還是讓人望之卻步
不過還是希望能多點這類的抑制房價方式讓投資客去吃屎
台北市的房價真的被炒到人神共憤了
กิิิิิิิิิิิิิิิิิิิิ ก้้้้้้้้้้้้้้้้้้้้ ก็็็็็
沒有土地當然不用繳稅,也沒有奢侈稅的問題
所以是投資客最好的避稅天堂了
等大家都發現這件事的時候,後續自然會越來越貴

若真想自住,就趕快下手吧,後續被逼的要跟投資客加價買是很痛的,猶豫越久越不利
就好比現在yoho29坪已經沒有了,若你現在想買,就是要跟上一手買,上一手可能便宜賣你嗎?

至於老早就賣光的前棟soho更不用說,現在至少要一坪加價3萬以上還不一定買的到,這就是社會現實面,大家都想賺,尤其是台北市精華地段不可能賠錢賣,供需問題就是如此,不要一直被網路討論文章綁住,有錢人不會上來討論的,要走出去看看才知道有錢人多如牛毛,你要跟多數鄉民整天抱怨,還是想辦法趕上有殼列車,要想清楚啊

一直勸有需求的人不要想太多就是如此,時間不等人的,有學過經濟學就知道,終值受到利率影響,通貨膨脹就咬死現金了,有貨才是老大,選舉完後就見真章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