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來發起一人一信,拒絕不合理房價運動

蘋果日報 老闆 本身就是大投資客

黎智英化身地產大亨投資內湖大賺30億

所以蘋果日報一堆地產王廣告
就不奇怪 .. 明明很差地方 美化下 , 拍拍照 畫美工圖 ,
就說很好 , 如同泡麵廣告 房地產廣告 那個不是 銷售中心蓋漂亮 ,或找名人來 還有建商會被 活動
新豐先前就有建商會辦一堆活動
三峽那邊有是有建商辦活動 ,

好東西 就不須一堆花肖包裝來
但是房地產卻越來越包裝很多 , 離捷運近真的很好嗎 ? 捷運穿過地底 房屋會裂怎不說
捷運旁人多 車多 治安都是問題 .
做捷運也不便宜 大家算算看 騎車便宜 還是搭捷運便宜 .
而且離捷運近 房屋價格會多出很多很多


蘋果日報對於房價 也是只說會漲 ..但是 2000年前
房市以跌過1波卻不說
當年一堆朋友被套在高價房屋 差點被法拍掉 300多萬 最後只賣 170萬
虧很大 .. 但是沒賣掉 就等被法拍



大家加油,非常好的運動,用選票給他好看。
klaw wrote:
去年鴻海跌到65塊,大家都知道,但有人敢出手買嗎?人就是這樣,就算是透明的歷史低價在那裡,大家還是不敢買


一年多前,鴻海的股價跌至五十幾元,不到60元。投資股市十幾年,直到2009年3月,我才開始買鴻海,那時的價格已經修正到六十幾元。查了一下,2009年3月我主要進的股票是鴻海與聯電。鴻海進價67元上下,聯電則是八塊多。

但是為何當時進場買的人並不多?那得拉回2008年底金融風暴,人心惶惶之時,這些科技大老們講了什麼話:

郭台銘:景氣比大家想的壞三倍。
張榮發:未來景氣將壞2、3年。
張忠謀:全球經濟至少還要壞二、三年!

一般投資散戶,看到美國出了這麼大問題,連世界第一大保險公司AIG、第一大銀行CITI都快撐不下去,更何況是市值比AIG、CITI小得多的這些“小公司”?在那個氣氛裡,任何一家大公司傳出倒閉的消息,都是不令人訝異的。

再加上這些產業大老,在那種全球恐慌的氣氛中,還屢屢表示景氣比大家想的還壞很多。所以此時即便鴻海只有五六十元、聯電不到10元,大家還是不敢進場,即使這樣的股價相對於以往已經便宜很多了。

假使,台灣的房地產,因為兩岸局勢緊張,使得中共開始對台軍演,富豪們紛紛出脫台北豪宅搬到國外,帝寶因富豪預先避難移民脫手,而狂跌至一坪40、50萬。請問,在這樣的氣氛下,幾個人敢買?也許現在大家處於安逸和平的環境中,會大聲說:我敢買。但真的一旦發生大事,屆時真正敢買的人,我想恐怕非常有限。

以事後的角度看過去,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恐慌才會導致跌價,但恐慌時敢接手的人,其實不多。有膽接手的人,是冒著風險進場,日後這些人因此獲得較大的利益,也是十分合理。

那麼,只有投資才有這類現象嗎?並不是。還記得新流感開始的那段時間吧?大家搶著打疫苗、人人搶著買口罩。過了一陣子,大家覺得好像沒那麼嚴重時,疫苗滯銷、口罩也沒人搶了。
房價不合理,我們就不要看屋,不要買屋,這是供需問題,現在市場資金過多,沒地方去,在過往經驗裡,買房子穩賺不賠,利率這麼低,不買多可惜,中國人觀念有屋才有巢,家就是要有,租人屋不如買來貸款,害怕房價上漲的人硬著頭皮買下去,背負高房貸,接著就是害怕失業,害怕升息,害怕繳不出房貸,現在利率超低,所以貸款繳息輕鬆,在銀行裡,隨便貸款個1000萬房貸的人大有人在,不過你有想過,如果未來利息升到4%,那會怎樣??
有錢人買屋不貸款,但是大多數是會貸款,我有客戶,名下100多間套房租人,貸款一堆,如果空租率過高,房價又跌你看他會不會垮
房價漲,就不進場,房價跌再買吧!就現股價高不買,低就記得接,沒技巧,買房子也是,別人炒,就給她炒,不用寫信去抗議,市場會回歸正常,畢竟現在房子確實供過於求,尤其大台北地區,不要急,沒等到就等吧?
我也是在等,心想大不了,搬離開臺北區,沒什麼大不了,台灣這麼小,如果只是要有個屋子,一點都不難,只是你要便利要熱鬧要.....,你的需求是跟大家越相近,競爭者多,那房價自然就高,就像好的股票,大家搶著買,當然就貴,如果不買就沒差,不是嗎?
如果可以接受上班交通時間長一點,到桃園住不也不錯,在國外上班通勤一個小時以上都很正常不是嗎?只是你我都習慣了,要離上班地點越近越好,不是嗎?如果習慣多花一點交通時間,你可以過的更自在,可以住的大一點房子,你也可以生活的更有品質,不要背太多房貸是不是?
以上是我個人一點淺見
希望可以紓解你一點怨氣
說實在我也不習慣這高房價,我也不認同這高房價,但現在我學會不理會它,漲就漲他的,我過我的日子,把錢拿來炒股票,拿來做其他投資,管他那麼多,有錢最實在啦!沒房子又不會怎樣,這裡住不習慣就換屋,不也不錯
台北的房價已經比日本高了,可是環境品質還除差一大截....


房價比東京貴! 台北買房"金"難
更新日期:2010/05/15 16:46


現在房價很貴,很多人都買不起。營建署首次統計各國房價的負擔能力,結果發現,台灣人想要買棟房子,得不吃不喝8.3年。尤其是台北人最慘,要工作12.9年。相較之下,日本人只要工作7.3年,
就能買房子了。


在台北要有個像樣的房子,千萬富翁都要說好累,因為台北房價真的有夠貴,連房價數一數二貴的東京,都要甘拜下風。營建署統計各國房價的負
擔能力,想要有個窩,台北人你要工作12.9年,還得不吃不喝,犧牲掉生活品質。東京人,還比台灣少了三年多,九年就能夠買個窩。而且這房價漲的台灣人措手不及,光是大安區這一年多來的漲幅就讓人很吃驚。

(房仲業者施志賢:如果以大安區的老舊公寓的話,原本一坪本來是賣50萬,現在改成賣70萬,這樣一戶就,如果以30坪來算的話,一戶就差了600萬。)


以前六百萬可以買間屋,現在剛好拿來付漲幅,無殼蝸牛真的要說好苦,只是520檔期過後,恐怕會更苦。今年520檔期這一個月,就有一千五百億的推案量,在大台北地區,就有有二十個豪宅問世。房價這樣漲下去,民眾都想問,誰買的起?
carol1973 wrote:
房價不合理,我們就不...(恕刪)

正確, 要解決居住的需求很容易, 要解決大家買房子想保值甚至增值的慾望就很難
其實現在明顯買不如租, 有時, 人是陷入了自己所製造的泥沼中......
房價合理性應該見人見智,總之一個貪字變成貧時間的早與晚,建商的起起伏伏早已看多,自己目前擁有3間房子也是很早以前買的現在也翻了1倍以上照道理應該高興賺很多,但說句實話目前的房價實在不合理時間點不對,房價跟人均所得差太多不是見好事,有時候在想現在的房價已經如此高要是自己小孩長大要賺一間房子不是難如天,最早期建商蓋房子的用意是希望人人有個殼能安居樂業,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窩而感到自滿,還希望如何建構品質堅固的房子萬丈高樓平地起,而不是為了謀取暴利,現在真的是背道而馳,看到有些人說為什麼要怪房價高而不怪自己不努力,能說這種話看來是天生飯來張口靠父母因為凡事不會想到一體兩面,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職場都有需要的人才去為大眾服務,如果房價可以炒如此高那我真希望米也可以一包炒到1萬元,難道種米的農夫不努力嗎、哈,開計程車的也希望跳表起跳就是1000元開始,當老師的希望薪水50萬起跳,相信建商、房仲介與業務和手頭有地和有不少房子的希望房價最好一直飆漲、但自己因為有小孩雖然自己有房子能留給孩子但還是希望能靠他們的雙手踏實的以後賺到自己的房子這樣才會覺得珍貴,但現在的房價跟人均所得,我看自己小孩以後不止要十分加倍努力還要懂得投機取巧、這樣的亂象對嗎試問自己吧~哈,凡事也要為下一代想想,不要之看到眼前的利益,擁有很多財富不代表什麼。


財上平如水
人中直似衡

一點淺見

荔枝妹妹 wrote:
房價合理性應該見人見...(恕刪)


是阿:現在房子賣了換大樓.我算過要貼900萬才能有現在房了的大小。
靠、我以前買才870萬不就又要重新來過。(代款-15年還款-一生就
只為還房貸在活、、、)
一人一信過了10來個月
也有五百多封回應...
500多人能對市場有多大的動搖呢?
??
those letters will all go to trash.........
home $ won't go down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TT1291 wrote:
我們在這裡抱怨房價太...(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