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強徵強拆」條例, 違憲?

大火快炒 wrote:
但是你能想像.20年後的人.再罵你的情況嗎??
台北滿地都是5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物!!.......這樣的環境真的會比較好嗎????
不變真的會比較好嗎??...就算變了.也不會比原來差呀...(恕刪)


有空去歐洲走走...

滿街都是老建築.

我不蓋你,我在英國暫住的地方,屋主很驕傲的告訴我,這是這個都市二戰後,唯一留下的建築.

多久?180年.

當所有國際學生聚在一起,大家提出自己國家最有特色的人事物時.

只有中國學生,拿出上海的高樓,新市區.只能說,真是膚淺.

老舊的危樓當然要都更拆除.

仍然安全的大樓要用法令來限制非法變更(如改變結構,任易隔間...etc)

用補助拉皮來改善外觀,讓市容更美這我同意.

但要求舊大樓配合建商來更新是完全沒道理的.

都更的利益應該要透明,利益要分給住戶或全體國民我都沒意見,但不該是肥了建商及背後的勢力.

921證實,新大樓不一定比舊建築具有較好的抗震性.

不當的內部裝潢,改變結構才是最危險的.

不想再說 wrote:
有空去歐洲走走...

滿街都是老建築.

我不蓋你,我在英國暫住的地方,屋主很驕傲的告訴我,這是這個都市二戰後,唯一留下的建築.

多久?180年.

當所有國際學生聚在一起,大家提出自己國家最有特色的人事物時.

只有中國學生,拿出上海的高樓,新市區.只能說,真是膚淺.


常去歐洲自助旅遊,以前在美國東岸唸書時,學校的歷史超過三百年,許多古色古香的老建築物林立於校園中。

但這都與台灣無關,因為台灣處於地震頻繁的地震帶。

不是歐洲的老建築太強,而是歐洲的地震不多。前陣子西班牙發生五級的地震,新聞說道:【地震震垮建物正面、撕裂牆壁,街上四處可見倒塌的建物、磚石瓦礫、崩落的陽台和壓扁的汽車。建於十七世紀的聖地牙哥教堂鐘塔倒塌粉碎。造成至少九人死亡,一百三十人受傷】。

dulinsu wrote:
但這都與台灣無關,因為台灣處於地震頻繁的地震帶。...(恕刪)


文章請看完.

921倒的大樓,都是因為變更內部結構的大樓.

被貼黃紅標的,新舊大樓都有,也有正在蓋的超高大樓.

因為舊大樓比較不耐震,所以要被都更是完全說不通的.

101的耐震也不過7級,還要加上台北的盆地效應.

7級地震發生,30年的4層老公寓一定比大台北一堆有的沒的超高防震大樓(包括101)安全.

7級以上時,只能自求多福了.

如果要防地震,限制樓層高度還比較合理.

總之,前面說了,

以都市老舊,來要求住戶配合建商及背後的勢力都更,是完全不合理的.

以耐震來要求舊大樓需都更,也是完全不合理的.
dulinsu wrote:
但這都與台灣無關,因為台灣處於地震頻繁的地震帶。


本想回,突然有事沒回,反正有人回了

kuoyuan1 wrote:
老兄,你知道什麼是陽光法案嗎?你知道甚麼事都更條例嗎?


小弟一兩年前有仔細看過都市更新條例~現在忘了差不多了,也不太需要

因為老家已經在施工了~前期紙上作業已經完畢

小弟簡單說一下,你要的沒有答案~也沒有標準,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尺不一樣

簡單的例子,假設租屋補貼一坪900,有人OK,有人不OK...難不成政府要來個公定價嗎?

就算有公定價.相信這公定價出來被罵個機會100%.

有人73分,有人64分,有人55分,這有標準嗎?

權利變換規定要3家估價公司估價,3家公司都會不一樣了

就算估價公司出來的價格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不相信.

所以這有標準答案嗎????

就算政府主導,說真的,你也不會相信

謝謝

不想再說 wrote:
文章請看完.

921倒的大樓,都是因為變更內部結構的大樓.

被貼黃紅標的,新舊大樓都有,也有正在蓋的超高大樓.

因為舊大樓比較不耐震,所以要被都更是完全說不通的.

如果要防地震,限制樓層高度還比較合理.


建築業不景氣時,營造廠就會動起偷工減料的腦筋。如今建築成本遠低於土地成本,建商不會在黃金土地上蓋爛房。因此,台北市新建的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

台灣的老房子不能拿來跟歐洲比,台灣處於地震帶,老舊房屋大多是磚造、鋼筋水泥屋等等。水泥會隨時間老化,許多老建築也有鋼筋外露的現象。921如果震央在台北市,那些老舊房屋不知會倒多少?

dulinsu wrote:
台北市新建的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恕刪)


簡單回應.其它就各說各話吧!

新建大樓抗震都很高...你相信啊????我不相信....

相信的人自己舉手吧!

不想再說 wrote:
簡單回應.其它就各說各話吧!

新建大樓抗震都很高...你相信啊????我不相信....

相信的人自己舉手吧!


把我的話看清楚。我的話是【台北市新建的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而非全台灣的新建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

原因很簡單,台北市土地價高,好的地點,建商不會故意蓋爛屋。一坪一兩百萬的房子,其建築成本每坪二三十萬算就很了不起。

台北市的新大樓,建商考量點是:如何把此建案蓋得豪華安全有賣相,以利牌價可以多賣個幾十萬。至於每坪二三十萬的營造成本,相較於百萬以上的坪價,那是小兒科。犯不著在黃金土地上冒偷工減料的風險,建商此時圖的是高昂的賣價,而不是靠偷料來賺些許的建材費。

其餘縣市的土地成本低,此時營造成本占建案總成本的比例較高,建商就會注重營建成本的控管。

要有請有識之士, 分享一下台北市那些大樓真的蓋的名符其實可以抗震隔震, 而不是10 20年後就敗象畢露. 不知有無資料比較各種工法的優劣?(例如"不想再說"兄提及, 同年齡的低樓高的房子就算只是正規RC造也不見得比20層高加了一堆制震隔震的大樓還不耐震)

像最近廣告打很大的"萬囍", 潤泰蓋的, 號稱有LRB隔震墊. 這東西有沒有經過大地震實際證明過呢? 都是實驗室跟理論推導, 沒像汽車還可以來個實車撞擊測試...
dulinsu wrote:
把我的話看清楚。我的話是【台北市新建的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而非全台灣的新建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

原因很簡單,台北市土地價高,好的地點,建商不會故意蓋爛屋。一坪一兩百萬的房子,其建築成本每坪二三十萬算就很了不起。...(恕刪)


笑到我肚子痛.

所以你認為"台北新建的大樓,抗震能力都很高",還有"台北市的建商不會蓋爛屋",對吧!??

你對建商還真信任啊...

應該說,你還真是天真的可愛.

我是不相信啦!相信的人自己舉手吧!

話說我家4層40年公寓,921地震,只有幾條小縫咧!但隔壁的15層新建案...呵呵~

nVidia_X wrote:
要有請有識之士, 分享一下台北市那些大樓真的蓋的名符其實可以抗震隔震, 而不是10 20年後就敗象畢露. 不知有無資料比較各種工法的優劣?(例如"不想再說"兄提及, 同年齡的低樓高的房子就算只是正規RC造也不見得比20層高加了一堆制震隔震的大樓還不耐震)

像最近廣告打很大的"萬囍", 潤泰蓋的, 號稱有LRB隔震墊. 這東西有沒有經過大地震實際證明過呢? 都是實驗室跟理論推導, 沒像汽車還可以來個實車撞擊測試...


台大蔡克銓教授是國家地震中心主任,蔡教授鑽研抗震結構建材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例如:其研發的挫屈束制支撐(BRB)構架系統廣為許多重大建案所採用。

大樓不比汽車,沒辦法蓋一幢建物來實際搖晃。但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設置有地震模擬試驗室,可以利用工程學的方式模擬地震並進行研究(類似飛航器之大風洞試驗)。

對建物抗震方面有興趣的人,不妨多涉獵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或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之各類出版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