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會影響你的購買動機或意願嗎?

私立學校最大的優點就是學生程度集中
能力不見得一定比公立學校的學生好
個人覺得
他們長大以後贏在起跑點的 不是曾經唸過私立學校
而是有個有錢的家長

當然要慎選學區
青少年在成長的時期,根本一點自己的主張和思想都沒有
在他們心中父母說的話是個屁,只有同儕的話才是他們心中的聖經
你能不幫他們慎選同儕嗎?
chou1223 wrote:
我相信這樣六年下來,...(恕刪)


多學幾年英文, 就能贏在起跑點上, 那英美人士不是每個人都跑在我們前面了.
會說幾句英文能叫能與外國人溝通, 那我每天都和我老婆講中文, 但他還常常說和我難以溝通.

有錢人送小孩上私校, 那還只是半調子的有錢人. 我親戚的小孩, 自小三起就被送往瑞士讀寄宿
學校, 每人每年7萬美金, 兄妹三人每年共21萬美金, 他們在學校都是說法文的, 厲害了吧! 每年
寒暑假回來都只會玩Xbox 360, 完全不知道每年幾百萬都花在哪裡(以台灣家長的觀念).

學校學區再好也沒有自己父母陪在孩子身邊好. 這是我當英文老師多年的心得.
feijan wrote:
多學幾年英文, 就能...(恕刪)


你的比法不客觀喔!

學區再好也沒有父母陪在身邊好, 這句話我贊同,

但是假如父母陪在身邊, 學區又好呢?

跟太太不能溝通, 用中文不能, 用英文不能, 用法文一樣不能.

跟太太可以溝通, 用中文能, 用英文就不一定能溝通的很好, 用法文大概更難.

這是我當先生多年來的心得.

chou1223 wrote:
你的比法不客觀喔!學...(恕刪)


溝通當然不只是在使用共同的語言, 而是在理解對方的想法, 這其中包括了知識, 文化, 家庭背景...等. 我們的
教育有在教學生了解他人嗎? 可惜答案是否定的.

學區好父母又能陪在身邊的小孩子當然最幸福, 但是兩者只能選一個的時候, 應該要選哪個? 大部分的人可能
會選學區吧.

教育的問題和本討論無關, 我也就不佔用版面了.
feijan wrote:
學區好父母又能陪在身邊的小孩子當然最幸福, 但是兩者只能選一個的時候, 應該要選哪個? 恕刪)


這樣的邏輯還是怪怪的,

父母能陪在身邊跟選在好的學區為何只能選一個.

難道父母能陪在身邊,就不能選好學區嗎?

還是選了好學區,父母親就不能陪在身邊?

算了, 只要你承認父母親能陪在身邊, 選好的學區比較好就好了.

另外, 就算父母親不能陪在身邊, 選好的學區還是應該比較好.

這應該沒甚麼好爭執的了. 自己加油多賺點錢讓子女能有好環境比較實在.

現在市面上昇學率高的私立學校,哪家不是在入學時,先來一個過濾考試,才會提高昇學率,太笨的人根本不能唸
除非父母有關係,這種私立我個人認為昇學率會好,僅在於先挑了好學生,把笨學生留給了別人
如果僅是私立,報名就能唸的話,這種私立口碑通常就很普通


看到這篇
不能不說說

好學校 當然重要
越好的學校 大家都忙著唸書
比較不會有欺負人的狀況

也比較不會學壞


自己的小孩
被其他的學生 老師 欺負排擠 我想大家都是不好受的

不同程度的有錢人, 對學區的要求當然不一樣.
最頂端的有錢人, 學區, 可能就在英國或美國的貴族學校; 台北巿的好學區對他們來說: "笑死人了. "---> 純金的吧 ?
再下一點的有錢人, 學區, 可能就是國外的一般學校; 當然成績不一定要好. ---> 鍍金的而已 !
再下一點的有錢人, 可能就是台北巿前段班的好學校---> 没金, 銀也好
再下一點的大錢人, 只要是台北巿的學校就好了 ---> 銅就可以了.

當然, 學區不是成才的唯一.
純金, 不見了, 或是被賣了, 也是没了.
鍍金, 也可能掉漆了, 裡面可能也見光死
銀, ....
銅, ....

就各儘所能嘛 ! 能活得下來, 再看能不能成龍成鳳, 還是只是蛇而已.
環境都準備好了, 結果是白痴一個, 大概也没用了.

ssschkuo wrote:
12 弘道國中 11.36 中正區 明星學校..算是沒落
<< 二十年前, 也不是什麼明星學校吧. 現在聽說好很多, 應該比南門好了.


我是弘道國中畢的

以前弘道有名是他的校風學校很少有打架等等的事幾乎是沒!

但以前我畢業的時候全班只有一個上前三公立高中的更不到10個

所以我看你上面寫的11.36我覺得還進步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