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sir66 wrote:
我的經驗是這樣 :約...(恕刪)
應該先恭喜你
跟巴菲特一樣,懂得撿便宜
不過,有時候事情也可以換個角度想:
你花了五六十萬的自備款,買到一間房子出租
20年內,似乎是別人幫你繳房貸
但是那棟房子,你20年之內,自己都用不到、住不到,不然就是要自掏腰包還貸款
20年之後房子終於「完全」是自己的了
但是房子也舊了,充滿別人住了20年的味道
(補一句:還要擔心閒雜人等在你的房子進進出出、做壞事、燒炭的風險)
這20年中間,租金要上漲的機會,目前看起來是不多
20年後,如果要賣,是不是一定能賣到好價錢,這就要看時機
房子、土地一樣有景氣循環
當然,如果用「房屋土地會永遠上漲」的邏輯,就沒有什麼好爭辯的
(如果用這種邏輯,所有的人都應該儘可能的去借貸款、玩槓桿,擴充自己的房地產)
如果用景氣循環的邏輯
買點、賣點才是你能不能獲利的關鍵因素
還有,別忘了你投入了五六十萬的頭期款
五六十萬的現金,如果在2003年投入貝萊得世礦(美林世礦)
到金融海嘯前績效是6倍,到今天績效是3倍,20年後 = ?
如果投入霸菱香港中國,到金融海嘯前績效也是6倍,到今天績效是3.5倍,20年後 = ?
如果投入號稱最抗跌與分散風險的貝萊得環資配,到金融海嘯前績效是80%,到今天是60%,20年後 = ?
當然,會遇到金融海嘯,血本無歸的也有(如果你投入的時間點不對)
但是房地產會不會有海嘯呢?
如果拿五六十萬,一樣是2003年,投入iShare美國房地產指數
到金融海嘯前最高點績效是180%,到今天是80%,20年後 = ?
如果投入的是日本不動產,到今天績效只有14%,20年後 = ?

所以時間點才是最重要的
五六十萬,如果看成是要放20年才能拿回來的,與房屋連結的連動債,是不是一定划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