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內湖房子自己的 但高房價我不認為我佔了便宜

lulalla wrote:
中油所有的業務,都是跟每一個營業處叫貨的,所以我前面給你一個網頁列出營業處名單,你連這個都不知道......

加油站有分直營與加盟,直營站就是中油自己開的,一樣是一個站有一種發票。



你怎麼略過你提過三次的「國營事業盈餘」了?發現有問題不敢回了?



基隆海關跟基隆市根本沒關係,也不屬北區國稅局管的,還在那邊基隆市與其他縣市,好笑。事實上基隆海關還管到台北港呢,台北海關則是在台北市、松山機場、竹科都有報關處,知道嗎。

...(恕刪)

你還是跳針跳很大,你提供的營業處名單是油品行銷部的,買油是找他們買,
但就跟你說中油不只開加油站,
他還生產石化原料產品,天然氣等等...還一直提加油站,笑死人.....

國營事業盈餘扣除屬中央銀行事務的,是由哪些縣市貢獻的?

基隆海關不屬基隆市,但也是基隆市的人貢獻的不是嗎,那只是制度上的問題罷了,我早就說以各縣市實際貢獻度來看,是不認識字嗎?
一樣是國稅,在其他縣市產生的就不算?
就跟你說以實際貢獻度來看台北市沒多了不起,
扯東扯西的,連中油在賣什麼都不懂了,跟你說再多也沒用.....
kevincly wrote:
你還是跳針跳很大,你提供的營業處名單是油品行銷部的,買油是找他們買,
但就跟你說中油不只開加油站,
他還生產石化原料產品,天然氣等等...還一直提加油站,笑死人.....


你要的天然氣
http://www.cpc.com.tw/big5_BD/lng/files/服務據點一覽表10.doc
謝謝,營業處在苗栗,另外各供氣中心各有各的發票。

石化原料跟煉制事業部叫
http://www.cpc.com.tw/big5_BD/rbu/content/index.asp?pno=26
另外,三大廠各有各的發票。

所以你的結論是天然氣與石化原料,有灌水到台北市的稅收?不要以為辦公室在信義區,就把他們算在台北市了好嗎?實際上天然氣營業處登記在苗栗,煉製營業處登記在高雄。你注意到的稅收問題人家中油早就被抗議到煩了,早就登記在外縣市了。

為了方便你繼續跳針,列出全部事業部的名單給你好了。
http://www.cpc.com.tw/big5/content/index.asp?pno=89
一級單位登記在台北市的就不多了,此外,不要以為每個事業部的地點就是真實的發票地址了,有的事業部底下有好幾個營業處,各有各的發票,比如說液化石油氣事業部的LPG站就分布全台,各有各的發票。像石化事業部則只有一個發票就是林園廠。

繼續跳針吧。

kevincly wrote:
國營事業盈餘扣除屬中央銀行事務的,是由哪些縣市貢獻的?

扣除中央銀行之後就沒剩什麼盈餘了好嗎,中油賺的只有中央銀行的13%,台電大虧,台糖賺的只有中油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都是靠賣地。再來就是不屬國營事業的中鋼中華電,上繳經濟部交通部加起來約200億,不到中央銀行的10%,此外還有一堆虧損的國營事業比如說台鐵。那個縣市貢獻的?就沒賺什麼錢了還貢獻呢,扣掉中央銀行,其他國營事業加起來,賺的還比不上台北市民繳的綜所稅的三分之一。我是知道台鐵的年虧損百億中南部貢獻很大啦,去年能打平還都靠拍賣南港站松山站的地上權進帳百億。
為了方便您繼續跳針,幫您整理各國營事業設籍地如下:
央行--萬惡的台北市
中油--萬惡的台北市
台電--萬惡的台北市,果然年虧兩百億是台北人的錯囉?
中華電--萬惡的台北市
中鋼--高雄市
台糖--台南市
台鐵--萬惡的台北市,果然年虧百億是台北人的錯囉?
台水--台中市
台銀--萬惡的台北市
其它小屁屁就不列了....

你大概會問金融業呢?金融業大部份不算國營事業,國家持股比例都不是很高,再加上很多都是虧損的,其實貢獻的國營事業盈餘很有限。比如說三商銀,國有的股份差不多各10~15%左右而已,加上國有行庫交叉持股還不到20%。彰銀今年賺不到百億,一年頂多貢獻國家十幾億盈餘而已,連央行的1%都不到,根本無關痛癢。至於貢獻,大多數金融業的交易都是發生在台北市的,外縣市民眾的存款在銀行的會計制度中被列為負債,要說外縣市的貢獻金融業實在不是好標的。



kevincly wrote:
基隆海關不屬基隆市,但也是基隆市的人貢獻的不是嗎,那只是制度上的問題罷了,我早就說以各縣市實際貢獻度來看,是不認識字嗎?
一樣是國稅,在其他縣市產生的就不算?
就跟你說以實際貢獻度來看台北市沒多了不起,
扯東扯西的,連中油在賣什麼都不懂了,跟你說再多也沒用.....

會說出基隆海關是基隆市人的貢獻還真寶。北部五縣市加上東部要海運出口都是走基隆關,基隆關也不只有管轄基隆港,還管轄了台北港,而且市區內也有分局。
http://keelung.customs.gov.tw/ct.asp?xItem=41537&CtNode=13360
都是基隆市人貢獻的喔?關稅貨物稅主要是進口,進口商在那裡?主要都在台北市。


WonderDragon wrote:
這問題好像蠻普遍的,

朋友剛才聊天談到中和公寓一、二年租不出去了,

我家師大這三樓實坪40幾坪租二萬四,租了半年還沒有租出去,

四樓實坪50坪,租好久最後便宜租給學生!...(恕刪)


會不會是屋況本身的問題?
照理說台北房價這麼高,買不起房子而租屋的人口應該很多才對啊~
再加上中和、師大算是不錯的地段,
怎麼會這麼難租?
不然台北地區的租屋者都跑到哪兒去了呢?

CCRen wrote:
我也是在內湖買了房,目前還在繳房貸
其實房價漲對我們只有一間房的是紙上富貴
但是我是有想說退休時把這房子賣掉
搬到遠離塵囂的地方養老
高房價可以讓我心裏更踏實一點吧
畢竟再慘還有這個房子可以賣錢
...(恕刪)


不擔心退休時房價下跌?

Edsion wrote:
在內湖買了房子, 上個月才剛辦完過戶 ....

自住宅是負債不是資產 ....嗯哼 !

所以, 我那戶不是買來自住, 也不是想轉手 !

我現在負債 950w , 它帶來負債

但它也是資產, 那戶有替我帶來現金流......出租 !

入手時已有租客, 夠付每月5w貸款, 及我在忠孝東路六段租房子來住, 還有多
...(恕刪)


您的房子能夠出租超過五萬,貸款沒有超過950萬,想必買屋的自備款不少吧?
拿這自備款改做其他投資,會不會既不用負債,收益又比出租來的好呢?

ru;l jo65j/ wrote:
多數30-35歲北市...(恕刪)


2006年的新聞 台北市平均家庭收入就有161萬了

台北市平均家庭收入161萬


台北市房子 是固定資源的東西
當全國的人 都要搶台北市 理所當然收入最高的前幾個百分比的人 才有能力進駐

當這前面百分比的人 收入越來越多 理所當然房價就會越來越高

加上戰後嬰兒潮 一堆人搶這麼少的資源 當然就會助長房價的推升

以上說的不知道對不對 都是我個人猜想的

caesar1040 wrote:
您的房子能夠出租超過五萬,貸款沒有超過950萬,想必買屋的自備款不少吧?不知
拿這自備款改做其他投資,會不會既不用負債,收益又比出租來的好呢?...(恕刪)


自備款 470 萬 ! 470 是過去掛我名下房子過去十年的租金收入之大部份

什麼 ? 錢放銀行擺了十年 !!

是的, 因為家裡不碰股票及其它投資
把現金當當 "不動產" 在管 ....==\\\

不如, 把它真的投入不動產....

8W以上租金收入 投報 7.3%~ 6.3 (費用扣除後)

負債, 但可帶來穏定的現金流...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shean9019 wrote:
學長好
小弟是第四屆的
屬龍的
只有我門那一屆638還上不了建中
因為要640
...(恕刪)
\

跟當年的考題難易度也有關係吧?

Edsion wrote:
自備款 470 萬 ! 470 是過去掛我名下房子過去十年的租金收入之大部份

什麼 ? 錢放銀行擺了十年 !!

是的, 因為家裡不碰股票及其它投資
把現金當當 "不動產" 在管 ....==\\\

不如, 把它真的投入不動產....

8W以上租金收入 投報 7.3%~ 6.3 (費用扣除後)

負債, 但可帶來穏定的現金流...
...(恕刪)


請問您是什麼樣的房屋物件,房價1420萬,可以月租8萬以上? 實在是很好奇很好奇啊!!
能給小弟解惑?
caesar1040 wrote:
會不會是屋況本身的問題?
照理說台北房價這麼高,買不起房子而租屋的人口應該很多才對啊~
再加上中和、師大算是不錯的地段,
怎麼會這麼難租?
不然台北地區的租屋者都跑到哪兒去了呢?...(恕刪)


中和那有新裝潢、冷氣和傢具設備,靠近中和遠東世紀廣場,

以前都是有人租的,這一兩年才沒人租!

師大地點好生活機能佳,離師大不到50公尺,捷運公車非常方便,

屋齡40幾,但是屋況不錯,

缺點就是太大間,一般家庭住太大,

只有便宜租學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