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116 wrote:
百鬼夜行抄 大大點醒...(恕刪)
我滿喜歡飛碟造型的,但希望台北藝術中心別淪為小巨蛋第二就是了
大家可以想想小巨蛋平時的慘樣(無演唱會的時候), 或龍山寺旁公園的樣子(當初應該不是為收容遊民而建的吧)........
這位仁兄
我是住在南京東路四段的
每天經過小巨蛋至少兩次
你到底知不知道小巨蛋在哪裡?
還是自由時報看太多了?
平時的慘樣?
何謂平時?你到底知不知道小巨蛋在哪裡?
平時?慘樣?小巨蛋?
這幾個詞不是隨便排列組合一下就可以來唬
拜託喔
還以為小巨蛋只辦演唱會?還是只知道羅志祥?
真是拜託一下
言歸正傳
北藝的建築師OMA在北藝的案子從來就不是原創
我研究所的時候OMA和MVRDV等荷蘭新派才剛開始紅
那時候同學們做設計通常不會有興趣去抄他們的東西
因為太直覺太素樸和突兀
那時北藝的原型就已經出現在他們的作品集了
建築界都是這樣
一個想法成形
一直用一直用一直用
直到在某個第三世界國家碰到[識貨]的評審(其實是井底之蛙)
把這個想法撿走
台中歌劇院也是一樣
伊東豐雄的聲洞概念早就有了
只是剛好被特別愛開國際標的台灣撿到罷了
公共工程界這些國際標的問題不少
之前故宮南院的美國建築師才因為設計失敗落荒而逃(但其藉口為合約糾紛)
因為之前電視報說小巨蛋營運不佳阿(我想不用吹毛求疵說時麼時候吧), 我想有人應該有印象
所以啦, 總是藉討論來更新一下資訊阿, 我是沒那麼閒去那逛逛, 所以啦,我很高興你的指證阿
你的經驗是我進步的來源阿, 但是用(你懂個屁)的態度來討論別人的觀念我是有意見啦
網路上雖是大家不認識, 語言可以別這麼衝吧,
例如 用: 我想指證一下xx的觀念, 小巨蛋............所以別再把小巨蛋想的這麼爛. 這種說法溫和多啦.....
一定搞的像吵架嗎..................還是你有好不容易可以定別人的機會,不定可惜的快感, 那我只好說大家都不認識,你就定吧!------我朋友說我像小孩,哈~~~我先承認囉, 我也才20左右努力了解房產變化, 要多學習學習討論的快狠準........
young116 wrote:
我滿喜歡飛碟造型的,但希望台北藝術中心別淪為小巨蛋第二就是了
大家可以想想小巨蛋平時的慘樣(無演唱會的時候)
台北小巨蛋的使用率可是相當高的!
在下評論之前,
希望能先實際去小巨蛋的官網了解一下
http://www.taipeiarena.com.tw/web/w07/w0701.aspx
根據官方網頁,
小巨蛋全年有近8成5的使用率,今年7月以後更是幾乎日日滿租。
這樣的表現不但是台北最高,更是台灣其他同類型的場館之冠(來源),
有多少的藝文團體,還因租不到小巨蛋的場地,而被迫轉到南港展覽館演出。
如果這樣還叫「慘」的話,你叫其他縣市情何以堪。
------------
再補充一點,
有人常常會有疑問,
「明明小巨蛋的活動1個月才6-8場,怎麼還會有租不到場地的問題?」
因為辦演唱會、表演至少都需要3天布場,搭、拆台、撤場,
在那期間之場地無法出租,所以不能只看有活動的天數,來評定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