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ARCTICA wrote:均值就是2006年台...(恕刪) 呵呵,我了解你再說什麼了,不過我看你沒懂我的意思,台北市的生產毛額確實是有互相掛來掛去的,更不少是企業主或法人戶產出的,但不管是誰能掌握的不都是在這區塊?而我指的人均GDP不就代表出這個地區的房價會被"合理化"到多少?
台北市 平均每戶家庭收支-96年單位:新台幣元家庭戶數 941,991 三、消費支出 963,713平均每戶人數 3.31 1.食品費 202,935平均每戶成年人數 2.58 2.飲料費 8,656平均每戶就業人數 1.42 3.菸草 4,315平均每戶所得收入者人數 1.62 4.衣著、鞋、襪類 30,167一、所得收入總計 1,550,134 5.房地租及水費 253,996 1.受雇人員報酬 897,783 6.燃料和燈光 22,623 (1)本業薪資 667,957 7.家具及家庭設備 17,671 (2)兼業薪資 56,344 8.家事管理 20,121 (3)其他收入 173,482 9.保健和醫療 108,913 2.產業主所得 196,283 10.運輸及通訊 99,240 3.財產所得收入 129,567 (1)交通工具及通訊購置 6,788 4.自用住宅設算租金收入 102,011 (2)交通設備使用管理費 42,632 5.經常移轉收入 223,992 (3)乘交通設備之費用 16,269 (1)從私人 106,063 (4)其他通訊費 29,145 (2)從政府 34,886 (5)汽機車保險費支出 4,406 (3)社會保險受益 79,635 11.娛樂教育和文化服務 128,462 (4)從企業 1,595 (1)旅遊費用 41,737 (5)從國外 1,812 (2)娛樂消遣服務 11,567 6.雜項收入 498 (3)書報雜誌文具 5,689二、非消費支出 262,330 (4)娛樂器材及附屬品 14,766 1.利息支出 26,507 (5)教育與研究費 54,703 2.經常移轉支出 235,824 12.雜項支出 66,614 (1)對私人 82,382 可支配所得 1,287,803 (2)對政府 56,294 最終消費支出 963,713 (3)社會保險 90,914 儲蓄 324,090 (4)對國外 6,234 所得總額 1,652,624樣本戶數 2,000可支配所得標準差 42,332
k_7997 wrote:是嗎 ?省沒多少吧,...(恕刪) 別聽他胡扯!!根本就是會越花越多!!幼童鞋一雙200元上面還有鴨子很可愛,nike大童鞋我今天剛帶去買要3,500.-這波金融風暴不就是理財專家搞出來的?理財專家的話可信?
小弟我二年前把房子賣了共租屋自今,說實在的,若能力許可,我會再買一間房子,因為住在自己「喜歡的房子」那種感覺跟租屋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但考慮到潛在的風險,買房這件事就仍只是心中的一個念頭而已。小弟比樓主年紀小一些,能力普通,但十幾年的血淚投資經驗告訴我,違背常理的事情不會永遠持續,只要時間到了一切都會回歸正常,目前的房價會往上亦或往下,說真的,我不知道,但我只知道,以台北市現在的房價來看,買房子投入的成本,及購得房子的空間及環境,真的不怎麼划算,更何況未來景氣不明,更增添不確定的風險啊!!先前幾位大大有提到,人生不是只有錢與房子而已,若買房子會賠上未來10年20年的活品質,是否值得就要看個人了,對小弟來說,若這麼做,可以保證我再接下來的二、三十年生活無虞,財富上獲得自由,那或許可以拼拼看。但以現實的環境看來,以現在建商開出來的價格,說真的,就好像叫我花500元買一顆日本富士蘋果一樣,或許對很多大大來說很值得,但對小弟來說,嗯。。。。雖然很想買來吃,但考量自己的能力,那還是讓給有錢的大大來享受吧。幾年前窮爸爸富爸爸書上有提到一個觀念,你買的到底是負債還是資產,我覺得很值得大家思考一下,對於老美那些房子被拍賣的人來說,他們買的的真的是負債啊!只不過他們比我們較幸運一點是,他們只要把房子丟給銀行就好了。
買了房子又不一定要自住買房子自住是非常糟糕的理財方法詳情可以去看窮爸富爸買台北市公寓頂加 改成套房、裝好一點的電視跟床以後出租租金輕輕鬆鬆打平房貸 還多2萬元付頭期款300萬左右跟裝潢費用100左右每個月輕輕鬆鬆增加2萬元現金流到現在我很慶幸當年看了那本書如果是用寬限期的更好 每個月現金流暴增三萬元寬限期滿馬上賣掉依央行總裁彭總這麼保護貸款戶的政策利率不僅超低 還搞的房價很難降就算降100萬我還是有賺頭而且我根本沒必要賣 因為不賣租金扣掉房貸 = 現金流 都還是正的最重要的是輕輕鬆鬆就增加穩定現金流只要每個周末關心一下房客約滿到附近大學bbs站po租屋訊息這幾年我自己買了兩間都改裝租別人樂得自己到處租裝潢漂亮的捷運套房來住只要付頭期款在房子上根本沒動到我自己的月薪!!租金收入就打平我自己租18000的套房跟兩間房屋的貸款!!!之前存的錢過年前全部都丟到0050 005131.5元的時候買了200多萬中圖一度小賠現在已經40元了 不到一個月現賺80萬所以我覺得現在台北市房屋買氣暴增是真的有人出來掃貨我爸儲蓄險後年到期共590萬我打算再士林或文山在幫他找兩間這樣弄連原本士林這兩間以後都交給他管理我就更輕鬆了
買台北市公寓頂加 改成套房、裝好一點的電視跟床以後出租租金輕輕鬆鬆打平房貸 還多2萬元付頭期款300萬左右跟裝潢費用100左右每個月輕輕鬆鬆增加2萬元現金流到現在我很慶幸當年看了那本書如果是用寬限期的更好 每個月現金流暴增三萬元寬限期滿馬上賣掉依央行總裁彭總這麼保護貸款戶的政策利率不僅超低 還搞的房價很難降就算降100萬我還是有賺頭而且我根本沒必要賣 因為不賣租金扣掉房貸 = 現金流 都還是正的初期投入300+100 = 400假設三年用寬限期 三年後賣掉裝潢成本 100/36 =2.7萬/月至於可以隔幾間我沒概念算是 N吧 假設六千 6N6N-2.7=2 N= 8(間)如果算面積30/P 頂樓全蓋 60/P60-4(共用浴室面積)= 5656/8= 7坪...居住環境實在是不好假設跌一百萬 購入成本1000 1000+100+100=1200(不賠錢價)
樓上的大大:1. 你把裝潢成本用不同方法算了兩次 每個月算 總價又算2. 你忘了把每個月多出的現金流算進去收益從以上兩點,我猜你的數學老師應該常常請假XD3. 已改好分租的公寓市場價格本來就比一般公寓好很多4. 公寓頂加套房通常是頂樓五間、加蓋4~5間5. 士林裝潢漂亮附液晶電視的分租套房我還沒看過6000的附液晶電視跟冷氣9000都有人租 還滿租免費的分享還是不適合說太多有興趣可以找我我有朋友專門做改分租套房的規劃從找物件、買屋、設計到施工、招租幫你搞定 不過要抽成另外有興趣也可以找我在商言商,收點面談費我可以分享我的小秘訣
1.最後的算跌價加上裝潢成本嘿嘿...根據你的假設跌價一百萬 裝潢一百萬 成本一千萬 啊不是一千兩百萬?2.資訊不足 現金流就多兩萬 怎麼算啊3.這點我就沒經驗啦沒有錢投資哩4.所以面積不論通通可以蓋總共九間?5.地點也沒說啊只看到現金流賺兩萬 三萬因為你的說法裡面很多資訊沒有清楚造成我可能誤判都是敘述句 可以把題目列出來好好算清楚我數學應該是不好啦 聯考那年只有過高標一點~~可能快十年過去了所以都忘光了 得好好練練這個吃本太大了 我沒錢所以沒法賺如果其他人有興趣你再跟她們收錢上課好了話說板大可以考慮一下搞不好可以賺很大小弟我就無福消受了
cffeng wrote:買台北市公寓頂加 改成套房、裝好一點的電視跟床以後出租 那是您祖上有德,沒遇到惡鄰三、四仟萬的房子,買下去不手軟的大有人在只不過這樣的人占多少內湖有個小學,不是因為招不到學生希望別的學區的小朋友來念內湖區不好嗎?買不起的人就是外移,買便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