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老舊公寓不要亂搶

dannyc50 wrote:
我原本的公寓至少還有 28 坪, 改建後竟然只能分到 19 坪的房子,
要更大的話還要自己拿錢出來補, 騙肖耶!! 那我才不要咧.
一戶不要, 兩戶不要, 一樓的屋主更不願意...... 就這樣, 改建遙遙無期....(恕刪)


好瞎~~三房兩廳改完變成大套房.
若50年後再次改建,大套房應該會變成小小套房吧.

魔術凶兆 wrote:
30年後一堆屋齡50年的舊公寓一堆 無法改建 慢慢成為危樓
這時候政府會不會放任不管? 還是會拿出各種優惠(增加容積率,補助XXX,區域整併等等)
去讓這些老公寓快速改建?
政府會放任台北市一堆老公寓廢墟嗎?...(恕刪)


怎麼不會....
雖然政府會提供一些政策性優惠.
但除非地段不錯(捷運旁臨馬路, 在信義路之類), 否則建商還是不會想碰公寓改建.
因為光是和住戶談判(每坪換幾坪)就可能要搞10~20年.
建商還不如去更偏遠的地方買便宜土地造鎮....短期內就低成本高獲利.


如果舊公寓慢慢成為危樓. 那政府就可以宣佈該危樓禁止住人.
這樣住戶就只好被迫同意, 接受條件讓建商與取與求.
(老公寓多的是. 開個爛條件給你, 你不同意就算了, 建商不會浪費人力時間跟你耗)
例如30坪改建完只剩20坪,還要負擔一堆公設, .
甚至還要住戶自己出錢蓋.....政府如果肯補助一點利息就偷笑了
921東興大樓不就是這樣危樓原地改建的.

當然你住戶可以不同意.......但你能撐多久?
反正危樓是你的 , 建商和政府又沒損失.


lin54688 wrote:
公寓只會越來越少,如果超過40年還沒改建表示地段不好或難整合

中正區巷子裡的住三用地一坪二百多萬,你說是房子值錢還是地值錢?????


不巧...我家的公寓正是中正區住三....

整合談何容易....我朋友家是中正區汀州路第一排,算是透天厝,一到三樓都是他家,

大概從二十年前談到現在吧....房子還是在那邊.....

前陣子新聞有報汀州路的標案,基本上也離他家不遠了,

但那塊地也原本就是空地,所以台壽也還需整合周邊的住戶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814/78/1p0ul.html

另一朋友在松江路後排的一層樓樓頂加蓋共兩層,旁邊還有木造一樓房,

恩,也等了二十年了,基本上我朋友家就是釘子戶,談條件最難搞的一戶...

反正他也不住那邊,就放著租人等著談,其他想改建的恨的要死....

另外還有一堆朋友住在中正區談改建的,也不都知談多久了....

只知道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

要是這麼好談阿,萬華跟大同區就不會這麼多老舊樓房了,

再舊下去大概可列為古蹟也永遠不用拆了.....


魔術凶兆 wrote:
有人說老房子難整合

如果整合難度不變

30年後一堆屋齡50年的舊公寓一堆 無法改建 慢慢成為危樓

這時候政府會不會放任不管? 還是會拿出各種優惠(增加容積率,補助XXX,區域整併等等)去讓這些老公寓快速改建?

政府會放任台北市一堆老公寓廢墟嗎?


政府會放任台北市一堆老公寓廢墟嗎?~~~~這個問題好!

先送一句01名言~歡迎來到台灣!!

去萬華大同區看看,你就會知道政府會不會了....

30年前繁榮的地區,如今......

再看看今日的中正大安區,難保不會走上舊路.....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其實政府是想把台北變成古城, 到處都是幾十年的建築物, 很有特色喔.....
真巧, 我家也在中正區汀州路上, 差別在我在三段且使用分區是屬住三之二, 容積率機本就400%還不包含其它容積獎勵,且臨路寬30m....
那又怎樣, 談改建談到天荒地老也還在紙上談兵, 已經打算留給子孫, 反正有土斯有財不是嗎.

台壽保標到汀州路二段那塊地只有住三而已嘛? 光住三一坪就要182萬.....
重點是台灣人口不成長
那們多房子要給誰住?
大家想想學校學生越來越少
現在大家都不生小孩.
coo1_king wrote:
重點是台灣人口不成長
那們多房子要給誰住?

因為老房子像廢墟沒辦法住, 又無法改建
只好去別處蓋新房子來住
舊屋如果可以改建
1.屋主不會賣
2.就算屋主要賣..仲介也早就先買下來放著了..那些做房仲的不會笨到把肥羊讓人自己只抽佣金...
所以...如果房仲極力推薦某房子未來會改建..都更.啥的...你問問他...那你怎麼不買~~
他會說...買不起...騙肖...他買不起..他的老闆也買的起...
說的也是 看到東興大樓的例子 再提下去就變成政治文了

魔術凶兆 wrote:
30年後一堆屋齡50年的舊公寓一堆 無法改建 慢慢成為危樓

這時候政府會不會放任不管? 還是會拿出各種優惠(增加容積率,補助XXX,區域整併等等)去讓這些老公寓快速改建?

政府會放任台北市一堆老公寓廢墟嗎?

和各位說明幾個較專業的見解:
1.建築法並沒有對建築物耐用年限的規定。(不動產估價另有規定)
2.政府沒硬性規定幾年後要重建,除非建物在結構上有安全問題
3.除了海邊或溫泉區之建築物外,一般磚石造建物都能使用六十年以上,但如果施工品質不良,其壽命也 會減 少, 如海砂、漏水等。
基本上 房子 過了五十年後 不代表 不能住人>>只要不影響結構都可繼續使用
北京故宮多少年了?在國外木造度假別墅超過百年,也比比皆是;歐洲的中古城堡咧?石頭蓋的咧!
老舊的房屋若經過結構鑑定、評估、補強,都是可以用很久的。
以實例來說,西門町及衡陽路有多少矮透天店面是屋齡超過50年的啊?

一個開發案費時費力也費心,到最後搞不好一場遊戲一場夢。
都市更新跟合建是兩回事情,均牽涉到建蔽率,原容積及法定容積,
都市更新用意在於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這不是一個小工程,
動則數億元金額及關係少則數十戶多則數百戶家庭的居住問題
都市更新實施方式有1.徵收2.區段徵收3.市地重劃4.協議合建5.權利變換6,還有信託
實施都市更新的獎勵
最大的兩大獎勵是1.稅捐減免2.容積獎勵
都市更新的過程為分3個階段
第一部份是前期整合跟規劃,這需要一番功夫。因此第一階段可以說是變數最大
第二部份的審議階段審議的期間約為1年半至2年多
第三部份就是建築工期,這就要看建築的規劃,在2~4年之間可以完成。
另都更貴在機緣與整合,建商不可能做沒有利潤的事情,沒利潤的東西就沒人要做,
俗話說砍頭.......賠錢生意沒人做,這是實在話
不過建商參與的風險,其實跟一般建案差不了多少開發成本的部份還有比一般建案多,
好處是可以邊走邊談,情況不對就盤案子走人,看似好處多多,所以時常有同業來插旗,惡性競爭下成本無形中拉高,如有住戶想當釘子戶,或想多拿一點,那就很難更新了,即使地點再好,也不會有建商願意進去。
我想買台北市老公寓要用自己安家立業做思想,至於亂搶還是算了,除非你自己可以買整棟,否則改建之陸路遙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