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調的青年節......買不起房子, 世界最痛苦的台灣青年族群...........



微弱摩卡_氣質最重要 wrote:
大台北人已經夠多了,假如房價太便宜就沒有篩選機制,這樣不是侵害了原本住台北的人的權益?
就是因為台北有良好的篩選機制,才這麼多人想搬進來,但是被篩出去的,或是從沒進來過的,有什麼權力講話?
就好像杜鵑占巢,或是外勞可以在台灣說房子太貴然後要我們便宜售屋給外勞?
就因為外勞也是在台灣賺錢?
說實在有的草莓族能力還不及外勞,又偏偏沒有自知之明。
明明被篩出去了,卻一直認為洞不合尺寸。


從另外的角度看!
能不能在你說的地方之外,也弄一片新天地給年輕人,

一片不需要這些年輕人還要跑來台北工作就業上學,反篩選台北市人居民權力的天地!

如果我現在剛出社會,我沒有把握能夠賺的起薪比當年多,加薪比當年大,升遷比當年快

那些指責別人是草莓的,看看這群你所謂的草莓,是哪個世代生養教育的,不就是那些無能的456年級生嗎

我僅代表我自己,還有替那些歧視草莓世代的人,以一各年紀稍長還有自知之明的中年人向你們道歉

我們沒有提供一各更好的就業環境與經濟給你們這群新鮮人,事實上我們剝削了你們

我會寫這些過激的言論,其實只是想起了當年!

當年工作機會只出現大都市,鄉下地方根本只有作工+當老闆兩種出路

混了很久上來台北找到了工作,起薪比現在22K好,加薪又快,房價又低,這種條件下我都要熬很久才能買房

那現在呢?

當年北上靠的是一股衝勁,現在呢?我公司好幾年沒有看到新鮮人進來了,好多客戶那邊也凍結幾年沒有招募新人了!
往來銀行的銀行朋友聊天也說現在引入的新人薪水跟當年差好多!

這些經濟環境不好難道是這些新鮮人的問題? 還是我們
marcus200115 wrote:
既然你認為房價與升息...(恕刪)

我想討論區是一個良性討論的平台~~不需要動不動就生氣的~~這裡你可以發表你的意見~
我不敢說我的答案或回答全部正確~
但政府的升息或者降息都是跟景氣有息息相關的~~
當景氣一值的低迷~政府也就要適時的調整降息~~讓企業及人民更容易籌資~做擴充及投資性的做法~
當景氣慢慢的好轉~人民口袋裡有錢了~開始做許許多多的投資甚至胡亂借貸~想當然爾~政府也會有所作為~做適度的調整升息~~
絕不像你說的~直接升息便好~你覺得物價通膨超過人民的負荷~整個失控了~這我相信~
畢竟我們在全世界都有在採購原物料的~近期全世界原物料全部都大漲~
且漲幅的程度~已經大大的超乎我們的預期~
但這就是世界的趨勢~你我都無法去改變的~~除非大陸及印度甚至美國的需求減弱~
再把經濟搞壞~來個金融風暴~那很快的你想要買便宜的房子或物品抖可以便的相對便宜啦~
但對於政府機關他能去管理嗎??有辦法管~但有時候是有限的~
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埃~一個東西原本價值才50元,但我就是要100元才要賣~不然你就別買吧~~
需要的人還不是要乖乖的把錢拿出來買~有需求就有供給~你說是嗎?
升息對於全體的人民,尤其對於現在正在買房付房貸的市井小民~一定有相對的嚴重的。
假定1000萬的房貸~原本只要借2%即可,一年你只要還利息20萬
但當利息升到3%就好~一年就要30萬了~
這10萬元就是你要求升息的後果~~
但對於有錢的人來說~或許都可以現金買賣~~我可就不行啦~
政府也一直想要抑制豪宅的問題~但你覺得有助益嗎??對於豪宅客而言~當我有這個錢買房子~又被課徵豪宅稅~
當我想脫手後~我也會跟我下一個買家說~我的房子是豪宅~因為我被課徵豪宅稅~~
有錢人的思維是跟一般人不同的~
我有位朋友~便住在豪宅內~光是一個月的管理費用就超過3萬大洋啦~這根本就一個普通受薪人的一個月薪水~
但他也跟我們說~要享受好的環境好的管理就是要付出相對的代價。
你說的2010年上海房每房約170萬(人民幣),我認同你的說法~但我在表達的是一個商業地地王的價格~
並不是代表全上海的價格。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不好意思~~讓您如此不悅~~只希望對您表達~討論有是非~沒有對錯~看法是多元的~
不需不合你意就如此的不開心~不好意思~
特偵組 wrote:
我會寫這些過激的言論...(恕刪)


你一直叫還不是一樣,買不起就是買不起,買得起的也是靠努力得來

努力點工作卡實在,你的心聲我懂 送你10字箴言



~加油~
看了這麼多的意見

說真的有點難過

只希望政府做事真的要對的起自己良心

不要每次民怨四起的時候.

才來亡羊補牢

我相信你們可以做的更好

希望啦
如果2-3%的利息差異就會讓你無法支付房貸,那肯定是你房貸支出佔所得比例太高!

如果多數人用過高扭曲的財務槓桿去扛房貸! 這不是泡沫的基礎是什麼!!!


至於努力能不能買房,可以!

只是我們想一下,現再台北的房價如果一個年輕人努力工作,老闆年年幫他加薪升等
十年間月薪從3萬變成20萬,存了10年自備款,因為不想浪費錢買車養車,捷運費也省下來
買了一個老舊的30年35坪公寓在大安區公司附近,貸款1000萬
接下來的20年,每年有25%的薪水繳房貸,25%政府抽稅抽勞健保,10%的生活費,還可以有40%8萬的薪水可以存下來買15%報酬率的基金股票等,60歲時繳完房貸,除了有精華大安地區50年破舊公寓外,還有好幾千萬的存款可以養老!!

多美好,年輕人,只要肯努力,十年後只要努力讓薪水變成20萬,肯定可以按照上面的套路走出自己美好的人生!!!

更何況十年後薪水還可以往上飆升,也許15年後薪水破50萬,20年後薪水破百萬,退休時月薪破300萬!!


可惜我失敗了做不到!!
特偵組 wrote:
你們鄉下還要300-400萬? 光台南市區還算熱鬧的地段,4-50坪的10年華廈300萬就能找到!!


我的語氣確實比較沒禮貌了點
但,您的語氣讓我們住鄉下的並不舒服
其實如果您了解全台灣的價錢
台南市房子並不算貴

我的觀念裡沒有說台北市現在的貴就是有道理
我要表達的是
年輕人住不起台北市沒什麼好叫的
買不起就用租的
要量力而為

至於台北市貴
那是理所當然的(我不是指現在的價位就是對的)
這樣說好了
換個標題變調的青年節......買不起車子, 世界最痛苦的台灣青年族群...........
年輕人就一定買得起車子嗎?
年輕人買車子就輕鬆嗎?
是不是有些車子讓我們終其一生都買不起呢?
房子也是一樣
有些地段的房子確實是我們終其一生都買不起
那麼多好地段,住在那的人會搬嗎?
如果物件那麼稀有,貴是必然的
買不起法拉利,不會開豐田車喔
買不起2.4不會掀開1.3嗎?
嫌1.3太小,那就買中古車阿

台北市地有限
好房子有其稀有性,勢必抬高價格
而價位的決定,這也是取決於買方的意願
這兩年看來房地產確實有被炒作、仲介確實也是漫天喊價
但就是有人買,不是嗎?
有錢人多的是,在我們一般人眼中發了瘋的價錢
他們就是買了不是嗎?
那怕周邊連便利商店都沒有的南港展覽館周邊都有人發了狂的在買不是嗎?
內湖大潤發附近五、六年前還是小山丘不是嗎?
現在也是抓了狂的在賣
沒人買,建商、仲介會繼續亂叫嗎?
至少會節制、保守些吧

如果年輕人想買房子
應該不是在這個版上一天到晚的鬼叫
而是應該更務實的存錢、賺錢
等待時機進場
時機一陣一陣
現在買不起,不會多存嗎?不能等有錢再買嗎?
當初sars前,大家就都知道有會傳染病,房價會垮掉嗎?
買不起就先租吧!比較實在

我朋友當醫生
以前有錢的時候覺得房子便宜慢慢再買
sara時也是不進場
現在想買房子了
捧著快兩千萬現金,發現只能買國宅
這要怎麼說
就是繼續抱著現金過生活阿
怨有用嗎?
他覺得他有那麼多錢就是應該買明星學區
但是明星學區內適合他的就那幾間
出的起錢的多的是
當然價高者得阿
除非他肯拿出更多的錢
請問這樣的狀況年輕人怎麼跟進
你說是炒作嗎?或許有
但是有錢人多也是不爭的事實
有些人很會賺
還有一種是,中國人的觀念,兒子要買房了
老人家將畢生積蓄拿出來買給他
這樣的狀況,年輕人怎麼買的贏
就先租吧!真的比較實在
這沒有什麼台北市蓄意阻斷年輕人住台北市的夢這回事
先租吧!認真存錢,等時機吧!
不要再看賓士車,先買台小march吧!

我不是台北人
我對台北那樣發展我也是覺得我們南部很辛酸
我們或許應該期待政府好好的均衡地區發展
不要讓台北市房地產持續飆升
但這樣的心聲,政府真的不知道嗎?
對於我要努力一輩子買間台北縣的房子我就很滿足嗎?
但,我知道就算今天台北市變便宜了
我只會用另一種價值觀去審視房價
我可能還是出不了手買台北市
不然就不會有人捧著2000萬還沒房子了不是嗎?

年輕人,不管時代怎麼變
永遠就是那個時代相對比較沒錢的一個族群
這年紀的工作是賺錢、存錢、等機會
而不是抱怨當下選擇性太少或沒有選擇


s46511 wrote:
我的語氣確實比較沒禮貌了點
但,您的語氣讓我們住鄉下的並不舒服
其實如果您了解全台灣的價錢
台南市房子並不算貴

我的觀念裡沒有說台北市現在的貴就是有道理
我要表達的是
年輕人住不起台北市沒什麼好叫的
買不起就用租的
要量力而為


我懂你的說法,我也租過!!

先別說限在年輕人的起薪扣掉房屋租金後能剩多少!!

就說租幾年下去,台北的房價這樣漲法,還有希望買嗎?

工作機會台北還是比較好找,如果不這樣年輕人幹麻離鄉背井的北上!

問題是租房子下去,房價就不漲了嗎? 多少同事都是越租越心酸,從看台北的房,變成看台北縣的新屋,最後看台北縣的公寓!

年輕人住不起,說真的中年人住的起? 我認識一對新婚夫妻都快40,兩人年薪起碼3-400萬,有車有兩各小孩,
這種家庭薪水在台北市起碼也算前20%之內的
她們能買豪宅?當然不夠格,
那買新屋每坪喊到8-90的看的喜歡買不下手,那些喊6-70的先別說地段問題,光是房貸一年也要150-200萬,萬一不小心工作有了問題那就有大麻煩,或者利率漲了2-3%,那又是5-60萬得從別的地方省回來!所以也不敢買

當然也有人說那就不要住台北,這也行,政府行行好,把預算砸在中南部隨便一各大都市,幾千億砸下去,讓當地的建設交通教育環境工作機會活絡,我也很樂意去那裡工作! 起碼那邊的房地產沒有台北誇張
yeh105 wrote:
你一直叫還不是一樣,買不起就是買不起,買得起的也是靠努力得來

努力點工作卡實在,你的心聲我懂 送你10字箴言...(恕刪)


自己努力要求政府改善是互相不違背的!

看看那些大企業也不是常常以撤離台灣要脅政府的政策,

那些軍公教也不是常常以選票來得到加薪和配屋的!


再想想2008年底的房市情況,

政府迅速馬上立即高效率為建商們提出一個「振興房地產方案」。

甚至於提供低利貸款補助大家去幫建商解套。

現在高房價政府又為普羅大眾做了什麼有效的政策?

民主社會簡單的說就是社會資源合理分配,聲音越小就分越少,

做個現在的公民必須積極參與社會資源合理分配
s46511 wrote:
我的語氣確實比較沒禮...(恕刪)
房子一定要住,車子可以坐大眾工具,食物原料上漲政府就會干預,房子要跟食物比不是跟車子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