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an9019 wrote:
很想完整的回答您的問...(恕刪)

台灣的外國資金投資,是鄰近國家,四小龍之中最少的.
香港,上海,韓國,新加坡...等等的外國直接投資都比台灣高非常多.
外國的資金投入進來要直接投資於生產的才是最健康最有幫助的資金,
若進來的只是炒房炒地的錢,就是不受歡迎的熱錢,對台灣也沒甚麼益處.

如果靠的只是是大陸人買房的文化來這邊撐起買房,那遲早台灣會跟香港一樣,
醫生律師都上節目怒吼說,連他們都買不起房.
事實上台灣已經差不多了,醫生律師現在在台北市買的起房子嗎?
有誰敢說醫生律師的努力不夠,怨天尤人呢?

那種只是要進來炒房,買房的資金是不會受國家歡迎的,
國家不會也不應該開放這種資金來台灣任憑炒作地產.

台灣的服務業的產值不高,2300萬人的市場太小,
服務業要能賺大錢的也只能到大陸才能實現,
要不就把服務業輸出到大陸=>不過這沒嘉惠到大部分的台灣人
要不就應該重拾過去MIT的光榮時代,讓台商回來投資設廠,
這才能真正讓台灣人的收入提高.
您提的服務業或許也根本不是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答案.
大陸有大量的人可以打內需牌來提升經濟但台灣不能.

宸鴻回台掛牌又如何?有為台灣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嗎?
還是只看到老闆的身家又多了幾個百億?

一個有為的政府應該強力介入將熱錢逼出,
而只留下願意長期投資從事生產甚或服務業.
生產也好,服務業也好,只要能多多製造工作機會,
讓人民實際收入增加才是真正的好.
現在人民的收入水準根本沒進步,但物價,房價卻高得嚇人,
外資鮮少來投資,來的就是想來買樓炒房.
出走的台商也不要回來投資,設廠.賺到錢回來挹注不了多大的消費卻造成房價飆高.



台灣的外國資金投資,是鄰近國家,四小龍之中最少的.

香港,上海,韓國,新加坡...等等的外國直接投資都比台灣高非常多.

外國的資金投入進來要直接投資於生產的才是最健康最有幫助的資金,

若進來的只是炒房炒地的錢,就是不受歡迎的熱錢,對台灣也沒甚麼益處.

====>您說的對
但很抱歉的
您只看到不健康的一面
也只是其中的一塊
外資進來炒房的還不多
目前創新高的推手
主要來自於三個面向
1.鮭魚返鄉的置產===>多是買菁華區最貴的
2.遺贈稅的調降房地產是最好的資產壓縮方式
尤其市價大幅高於土地公告現值跟房屋評定現值的===>豪宅最快
3.利率過低國內投資商品過少
導致資金移往中國人最愛的房地產

當然其它原因還很多

另外直接投資
並不代表就是去生產
還有很多方式
研發跟服務就是其中一塊






如果靠的只是是大陸人買房的文化來這邊撐起買房,那遲早台灣會跟香港一樣,

==>目前還沒有明顯陸資炒房的現象
台灣遲早跟香港一樣
是指房價高到有六七成都要租屋嗎
房價一去不回頭嗎


醫生律師都上節目怒吼說,連他們都買不起房.

事實上台灣已經差不多了,醫生律師現在在台北市買的起房子嗎?

有誰敢說醫生律師的努力不夠,怨天尤人呢?

===>不是說她們不努力
而是基本的努力比怨天尤人
或者祈求別人施捨讓房價掉下來讓她買
更實際些
已開發國家租屋率5成是很平常的
台灣呢 大家都想買房而不租屋
但為什麼七八年前谷底時
房價一直跌的時候都不買
寧願用租的
現在才說太貴
股價也有四千點過
到了八千多說買不下手
這不能怪罪那些有眼光的人吧
很多商品三到四成是真正的需求
六到七成是投機我不否認
但沒有那些投機的人來創造量能
這個商品是死水一灘
就算下來大家都討不到便宜




那種只是要進來炒房,買房的資金是不會受國家歡迎的,

國家不會也不應該開放這種資金來台灣任憑炒作地產.

===>央行沒有開放也不歡迎
但台灣房地產目前並沒有到國外資金來炒的地步

台灣的服務業的產值不高,2300萬人的市場太小,

服務業要能賺大錢的也只能到大陸才能實現,

===>台灣市場太小所以內需市場不夠大
所以發展高附加價值或者研發或金融商業服務
會比生產製造來的有競爭力
台灣的區位條件製造業是比不上很多個亞洲國家的
要不就把服務業輸出到大陸=>不過這沒嘉惠到大部分的台灣人

要不就應該重拾過去MIT的光榮時代,讓台商回來投資設廠,

====>台商回台投資要有誘因
過去的十多年
大陸東南亞的投資誘因比我們好太多
當年統一比味全大
南港比正新好
但經過十多年
以大陸為主力的正新康師傅
已經超過統一跟南港
ECFA有機會提高投灣投資誘因
但很明顯的也會重創台灣沒競爭力的產業
這才能真正讓台灣人的收入提高.

您提的服務業或許也根本不是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答案.

===>我沒有能力解決台灣經濟的問題
但這個趨勢是對的
至少過去的實證上
絕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都是這樣的

大陸有大量的人可以打內需牌來提升經濟但台灣不能.



宸鴻回台掛牌又如何?有為台灣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嗎?

還是只看到老闆的身家又多了幾個百億?

====>不單純只是服務業(證券手續費承銷證交稅)的收入增加

TDR掛牌代表的是我們的經濟活動更加的繁榮活絡
也提高國際知名度
一個新聞
端看你從甚麼角度去看




一個有為的政府應該強力介入將熱錢逼出,

而只留下願意長期投資從事生產甚或服務業.

===>說得好
逼熱錢
彭總裁這次頭髮白了不少


生產也好,服務業也好,只要能多多製造工作機會,

讓人民實際收入增加才是真正的好.

====>這是對的想法
但要做到何等困難
不然也不會有歐豬五國
連歐洲第五大經濟體都有點危險
不過我倒是看到政府的做為有點成效了
至少許多日本大廠有意願將輸到大陸的高階產品
讓設在台灣的子公司製造研發
VW汽車也是
以後應該可以看到更多的大企業來台設立
每一間一設立工作機會就多出個幾百個
而且都是高薪的工作
但台灣目前失業率約在5%廣義的可能到5.6%
但很明顯的
若我們沒有提升己的能力
這些就算有空缺我們也吃不到
因為高階人力早已缺乏
但低階人力卻供過於求


現在人民的收入水準根本沒進步,但物價,房價卻高得嚇人,

外資鮮少來投資,來的就是想來買樓炒房.

===>外資投資台灣不少喔
光股市就占掉三成了
真正炒樓的反而很少
都是有實際需求才去購買的
甚至大部分都還是用租的


出走的台商也不要回來投資,設廠.賺到錢回來挹注不了多大的消費卻造成房價飆高.


供需的問題
我們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
我們無法要求別人不要產生需求
尤其我想要衣錦返鄉
卻被人拒絕
這應該沒道理吧
我們能做的就是當開始反轉時
早一點拋出手上資產
但最好不要在還在研路往上衝的時候
隨意的去猜測高點已到
這是危險的


以上只是個人的看法
大家意見交流
並沒有惡意或是攻訐的意思喔

vutuv wrote:
宸鴻回台掛牌又如何?有為台灣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嗎?
還是只看到老闆的身家又多了幾個百億?
...(恕刪)


如果只看為老闆增加身家,那為何還是有許多法人和投資人會去買呢?
當然是因為投資前景好的公司,可以讓投資人獲得報酬(不限於賺價差)

投資獲利也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一堂課,這也是全球共同的趨勢
只靠薪水,再努力也沒辦法變成M型社會的右端
很多財經書籍都耳提面命過

chen0811 wrote:
好吧,大家還是喜歡高房價,讓這個市長再炒房炒四年吧...(恕刪)


大家真的是很愛用選票砸自己的腳~ 房價看起來是不可能回頭的~ 只有小漲跟大漲的區分而已...
選前就在釋出利多~ 看不出有心打房, 上下都在演戲給百姓看! 從喊打房到現在,根本沒看到
房價有收斂...打得不痛不癢,方向也不對. 根源不敢碰(建商跟財團), 怎能叫打房勒?

不過我看是打不動也打不過了啦~ 上樑不正下樑歪... 北市精華區的地都賣給財團了~
賣地求財的政府, 地賣掉了~ 地在財團手上, 2012還要選, 現在能怎樣打? 打阿?!
看到現在的房價真是令人太interush了

brandonmb wrote:
大家真的是很愛用選票砸自己的腳~ 房價看起來是不可能回頭的~ 只有小漲跟大漲的區分而已...
選前就在釋出利多~ 看不出有心打房, 上下都在演戲給百姓看! 從喊打房到現在,根本沒看到
房價有收斂...打得不痛不癢,方向也不對. 根源不敢碰(建商跟財團), 怎能叫打房勒?

不過我看是打不動也打不過了啦~ 上樑不正下樑歪... 北市精華區的地都賣給財團了~
賣地求財的政府, 地賣掉了~ 地在財團手上, 2012還要選, 現在能怎樣打? 打阿?!


不是要蓋很多社會出租住宅嗎
租金比市價便宜
那這樣也可以帶動一般民間住宅租金下修
買不起就用租的就好了

brandonmb wrote:
大家真的是很愛用選票砸自己的腳~ 房價看起來是不可能回頭的~ 只有小漲跟大漲的區分而已...

選前就在釋出利多~ 看不出有心打房, 上下都在演戲給百姓看! 從喊打房到現在,根本沒看到

房價有收斂...打得不痛不癢,方向也不對. 根源不敢碰(建商跟財團), 怎能叫打房勒?



不過我看是打不動也打不過了啦~ 上樑不正下樑歪... 北市精華區的地都賣給財團了~

賣地求財的政府, 地賣掉了~ 地在財團手上, 2012還要選, 現在能怎樣打? 打阿?!



我個人倒覺得政府都沒再打房
也不會去打房
現在只是在做風險控管
希望炒房的投機客
就算房價下跌到某一個程度
也不會傷害到金融體系
彭總裁也說過了
他不是要打房
他只是做好風險控管
不希望因炒房而傷害到經濟
但是吵房的投機客畢竟是一部份
仍有一大部分是真的有需求
例如遺贈稅的規劃
那些真正的有錢人
一買就是五億十億
兩層三層的買
為的就是遺贈稅的規劃

建商根財團依陸賺上來
但人家也是承擔風險的
大家都說現在是房價高點要跌了
她們一定有聽見
但為何還是一路推案
這牽涉到大家的投資眼光

全部人都不買她炒的動嗎
既然會上去就是有需求囉

政府要做的就只是風險控管而已
要求太多
反而是我們自己癡愚囉

反正現在那麼高了
就算跌各四成
我想會喊貴的人應該還是買不起
那這樣有必要要政府去打房嗎
道不如多賺點錢存點錢

等到房價下來的時候趕快去買衣間自己喜歡的囉

shean9019 wrote:
謝謝您的指教,只不過我還是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您說的三大房市的推手的主因前兩個鮭魚返鄉,及遺贈稅,個人認為已經快兩年了,
要返的早就返了,要贈的也早就贈了.現在此種動能已不那麼大.
至於金融商品過少雖是原因之一,但目前房價與租金的比例相差太懸殊,
對一般市井小民為了要將過多的錢找出口,選擇投資報酬率只有2%或不到的房屋,
其實不是個最好的選擇.

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發不發達?像美國,歐洲其實都很發達,
可是發達為什麼失業率還這麼高?
美國,歐洲有沒有研發?當然有,且很多很強,但為什麼失業率還這麼高?
白領階級一昧的認為將生產移到較低的國家,而間接造成高失業率,
這是導致經濟及內需的動能降低很關鍵的主因.

ECFA會增加台商回流,外資投資嗎?至少截至目前為止沒聽到像鴻海等大廠回來.
日本是因為日幣升值,逼得產業外移.來台灣的規模我想也不會太大,
要賺大陸的錢為何不直接去大陸設廠?
大陸的人才多地又大,要在海外設廠為何不去大陸要來台灣?
VW?本來聽說9月要來,但後來有來嗎?
現在房市是不是上升趨勢?是.
但動能為何? ECFA嗎? 目前還看不出來,桃園航空城還不知道有沒有普.
鮭魚and 遺贈稅,動能已不明顯.
現在支撐的動能會不會是以建商為首的投資,投機客,不斷作多,影響人心所造成的支撐點?
一堆財經名嘴在電視上講ECFA提材,陸資提材,又有哪個是真正可發揮正面影響的因素?

另外,努力是一回事,但誰說努力的人就不能喊房價不合理?
做多房市的人都可以喊多好多好了,辛苦努力賺錢的人卻不能在網路上講房價太貴?
嫌房價貴的人誰能說他不努力?
因投資客,仲建商撐起來的房價的不合理或泡沫, 這樣有比較"實際"嗎?

謝謝您的指教,只不過我還是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您說的三大房市的推手的主因前兩個鮭魚返鄉,及遺贈稅,個人認為已經快兩年了,
要返的早就返了,要贈的也早就贈了.現在此種動能已不那麼大.
至於金融商品過少雖是原因之一,但目前房價與租金的比例相差太懸殊,
對一般市井小民為了要將過多的錢找出口,選擇投資報酬率只有2%或不到的房屋,
其實不是個最好的選擇.

已開發國家的服務業發不發達?像美國,歐洲其實都很發達,
可是發達為什麼失業率還這麼高?
美國,歐洲有沒有研發?當然有,且很多很強,但為什麼失業率還這麼高?
白領階級一昧的認為將生產移到較低的國家,而間接造成高失業率,
這是導致經濟及內需的動能降低很關鍵的主因.

ECFA會增加台商回流,外資投資嗎?至少截至目前為止沒聽到像鴻海等大廠回來.
日本是因為日幣升值,逼得產業外移.來台灣的規模我想也不會太大,
要賺大陸的錢為何不直接去大陸設廠?
大陸的人才多地又大,要在海外設廠為何不去大陸要來台灣?
VW?本來聽說9月要來,但後來有來嗎?
現在房市是不是上升趨勢?是.
但動能為何? ECFA嗎? 目前還看不出來,桃園航空城還不知道有沒有普.
鮭魚and 遺贈稅,動能已不明顯.
現在支撐的動能會不會是以建商為首的投資,投機客,不斷作多,影響人心所造成的支撐點?
一堆財經名嘴在電視上講ECFA提材,陸資提材,又有哪個是真正可發揮正面影響的因素?

另外,努力是一回事,但誰說努力的人就不能喊房價不合理?
做多房市的人都可以喊多好多好了,辛苦努力賺錢的人卻不能在網路上講房價太貴?
嫌房價貴的人誰能說他不努力?
因投資客,仲建商撐起來的房價的不合理或泡沫, 這樣有比較"實際"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