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 wrote:
「更有趣的是,……
...(恕刪)


不.他們對我家並沒有偏見
我這篇有講到我住振興,因為我家是醫學相關的職業
所以他們才能敞開心胸對我說其實他們很早就在歧視石牌人
當初他們知道我家住那裡時對我們家的說法很有趣
"我一直以為你們家是住天母不是住石牌,石牌那麼髒怎麼住人?"

就算我母親跟他們說明,振興跟榮總在明德路附近有醫生宿舍
他們還是改變不了"醫生家應該是住在天母"的既有觀念

可以注意的是,七成我認識的天母母親從小到大都沒來過石牌消費
主要問題除了我提到的早期的岐見,就是他們也認為石牌是"骯髒市場"的代名詞
這種骯髒以前是從榮總旁的眷村一直延伸到承德路都是
直到石牌商城搬離(裡面有一戶是置產在天母.做國外通路商的)
石牌商城內所有的屠宰戶都搬到自強市場後,榮總旁眷村拆除
才開始有人"拖著他們"走進石牌
但是他們的世界還是只有到石牌捷運,捷運另一邊對他們來說還是"骯髒"的世界

有時你要搞清楚為何我會知道這種事,而不是"你自以為對方是用想像"的事

其實更正確的說.石牌捷運改變了天母人對石牌的看法
在捷運剛蓋好的那兩年,我自己都不知道聽了幾十次他們在談北市府的"偏心"
包括石牌榮總,振興復健中心,石牌捷運都是當年被攻擊的對象
ppit12345 wrote:
不.他們對我家並沒有...(恕刪)


看你也是讀過書的人

少許個案不能當成全部的現實
這是常識
我想你該同意

但是
你通篇就是這種「以偏概全」的心態寫成的
不然你怎會扯出唭哩岸的陳年歷史?
見獵心喜的內心偏見,躍然紙上

========================

大家討論的
不過是現在天母居的優劣
你扯什麼陳年的恩怨情仇?

還扯什麼天母人、石牌人
你分化的手段比敵人還恐怖

==========================


dgg wrote:
看你也是讀過書的人
...(恕刪)


更應該說,這是過去天母的通例
榮總做志工的天母母親不少,上從磺溪別墅區下到天母東西都有母親做志工
針對婆婆媽媽的八卦網你可能完全不了解,才會講出這種話
有時你應該多多看待你所認為的"例外"
我之前在高雄中山唸書,一堆天母母親第一印象是
"我在台中中山唸書","高雄是不是還是一堆農田"
能正確回答我在高雄的不到一個,我自己聽了都只能笑笑的回應

現在天母人又經過一個世代後對石牌沒有那麼多成見,但是造成的傷害還是存在
因為事實上天母人對石牌的骯髒還是無法接受

如果你自認為是個天母人,就不要在這邊把過去的事實當成不存在
更應該要去貼近石牌生活
而不是把石牌好的一面納入天母的生活圈中,壞的一面惕除在天母以外
如果做不到,那誰會去接受天母人的傲慢?

這就是當年天母人的分化,把榮總分化成天母的一部份
但是惕除掉榮總周遭眷村跟石牌商城
所以看到一堆人論天母的各項建設時都論到榮總振興芝山石牌捷運
只能說天母的教育真好,把天母不要的都惕除掉只留自己要的
ppit12345 wrote:
更應該說,這是過去天...(恕刪)


你就是跟那些稱「台北是天龍國」的人是一般見識
眼界實在是低得可以

=======================

貼近石牌的生活?

我進出台北,不開車時,多數就是經石牌
紅19、601公車駕駛,都認識好幾位了

買菜、買水果、修手錶、買咖啡、買衣服、看醫生
都在石牌

我家人在石牌工作
我認識的朋友、同事,住石牌的也好多位
在榮總、振興工作、行醫的朋友所在多有

我還要怎樣貼近石牌?你說!

石牌、天母,不過是個地名
你硬要將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放大、分化
真是居心叵測!

=============================

言盡於此
尊重樓主,不再對這離題的事發言

天母的老地主家族,
幾乎都是平埔族毛少翁社的後代,
就是因為這樣,
所以這個區域才會比較晚開發。

在日據時期番漢還不太通婚,
比如說伊能嘉矩曾經到這一帶考察,
聘了漢人嚮導帶路,
有一次在北投社一帶看到幾間小房子,
就跟漢人說:這邊有些人家.....

漢人嚮導糾正說:
這不是「人家」,這幾戶都是「番家」,
他們跟漢人往來很少云云....



jack9728 wrote:
從小住在天母 看著 ...(恕刪)


自從誠品和FRIDAY離開後
天母就已經不再是天母了
dgg wrote:
你就是跟那些稱「台北...(恕刪)


話說我住台北那麼久,也被攻擊過幾百次天龍國人了
但是我卻沒有歧視過台中台南台東高雄等地
畢竟我在這些地區我都住過
就連在台北,我都住過四個區
這些經驗讓我知道每個區有自己的發展歷史
會造成自己自承是那種人有其淵源存在

明德芝山會變成天母的一部份,是在於建商的操作
石牌變成天母的一部份,卻是天母許多人刻意操作的結果
這就是為何石牌一直都不想當天母,但天母又一直把石牌的某些建設當成天母的前因

就像我說.過往石牌到其哩岸中間其實有一段建設較落後的地區
其實就是因為石牌人以前對其哩岸的歧見所產生的結果
現在其哩岸周遭在慢慢都更,自然中間的歧見會慢慢的抹掉

其哩岸的發展就很符合開版的宗旨
因為該區發展是在於交通建設的興起,會將一些擁擠人口往郊區推移
這時就會帶動當地的環境改變,改變其他區的人對當地的既有印象
天母的交通建設決定了天母的格局
像天母人一直要求的天母快速道路就決定了天母的交通習慣是走大公路派
而不是大眾交通派

d某如果想要把整個討論推移到你的歧見上,我也無所謂
不過你可能還要花很多時間去搞懂為何會有這種針對天母人的說法出現
而不是一眛的批評對方,還玩"先告先贏"的中二戲碼
dgg wrote:
你就是跟那些稱「台北...(恕刪)


224和紅19的司機好像是共通的....

紅19有一個頭髮都白的司機....最近好像比較少看到了....

話說224的窗戶總是都那麼髒....
一山還有一高,雞蛋還有雞蛋糕...!!!
pettter wrote:
224和紅19的司機...(恕刪)


見過幾次224跟601爭乘客的軋車
實在不足為訓

pettter wrote:
224和紅19的司機...(恕刪)


因為光華窮XD
224是被縮減班次跟行程
司機轉調其他線很正常
畢竟這線一直有停駛的危機,跟太多聯營的線混在一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