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0402 wrote:
問題是:
廠商報的成本, 不是那行的人, 有能力質疑嗎?
就像台電告訴你的發電成本, 你最多是去查查原料成本可以..
其他的, 營運相關成本, 就只能任他說了......(恕刪)
確實如很多網友說言,跟你說是多餘了
因為你不想懂,你只想用純粹的猜測式的語言去論述你自己的觀點
要說建商暴利可以
你自己所說的數據連來源算法都不清楚,要怎麼支撐你自己的論述?
唱高調喊正義大家都會,拿到現實面無法實現根本沒用。
bbblee wrote:
像森業的那個案子,
一樓三角窗機車行的估價就只有 四十萬 ... 真扯
那更不用說樓上會估多少了
而那邊那的店面現在值多少、住宅值多少 ???
還沒有動工時,差價就已經天價了 !
...(恕刪)
cyhuang886 wrote:
真正的問題,根本不在...真正的問題,根本不在於王家他們是否有曾經表達參與意見、甚至參加公聽會
而是「未正式簽署同意書」(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