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老舊公寓不要亂搶

對於這串討論對於改建這麼沒看好,小弟也說一下本身經驗
目前家中正在都更進行中,已經送件市政府審查,預計明年會通過
中間過程真的需要點時間

小弟家中目前也大約快40年的房子,談合建(走都更)
如果要計算建商有意願來談到現在,大概3-4年跑不掉,到預計改建完成應該7-8年
所以改建真的是條漫長的路

目前應該剩一戶還未簽字,因為他要分的,我們一樣是地主的聽來真的叫他去搶比較快(可能我們都比較老實)
但是我想只剩一戶未簽字,如果該戶被強制搬遷,我們其他住戶會鼓掌歡呼,並拍照留念
但建商應該也是有把握處理才會走到現在,因為不管建築圖,保證金費用大概投入的成本應該已經千萬以上
沒把握.他根本不應該投入這些成本

只能說,我們也不希望吃虧,也不希望建商賺太多,但是如果為了大家改建順利,彼此跟建商都會願意退一步
沒利潤的生意沒人要作,因為這中間來來回回討論的問題也數不清次數

想想,我們的條件不會是最好的,但想想也不是最差的
基準容積6(地主)4(建商)分,獎勵容積4(地主)6(建商)分(含公設)
用地分區9成以上都是400%
舉例來說,依一戶改建前27P上下公寓,住3-2用地,他之後可以拿到印象中約50多P(含公設約30%)跟1點多個車位
也就是說,他之後換到比目前大一點的房子,還有車位,還有最後多出坪數找補的一些費用

以上是建商自己提出的條件,我們認為他不算黑心的建商.
當然更早之前也是有建商來談合建,只是那時提的合建案,沒有一個人有興趣 因為條件實在是太鳥了

建案能不能談成,沒有所謂談了20幾年還在談,會找來談的大概建商都會先做好調查
所有土地多少人持有,越少他越有興趣
假設兩塊地,一樣是15戶3層樓建築,一塊持有人數25人,一塊地持有人數45人,當然25人整合成功會比較有高的機會
再來就是土地分區,這對建商來說,影響很大,對地主也是
再來建商大概會全部住戶問個一圈,他們自己會評估整合的成功機率跟他們改建完的利潤後才會不會想繼續往下談
如果不想談,就到此為止,還繼續談.就一步一步慢慢走吧

或許有些人會好奇啥地段,我們的地段在北市,成語四維八德裡的"八德"字輩地段
樓上說的汀州路,跟忠孝東路,仁愛路,信義路,和平東路比起來,對建商來說,似乎後面道路的名聲似乎會比較響亮
這感覺就像人家問你住台北哪,一個信義區,一個文山區,如果沒細問
一個信義區6段老公寓,一個文山區豪宅
信義區就是牌子比較大,對建商來說也會比較好賣
去查一下 土地分區查詢
http://www.zone.taipei.gov.tw/

找得到是住三 住四
但是看不出來是住三之一或住三之二的分別
還是說沒寫到幾之幾就是單純的住三 住四??

Waffenss01 wrote:
同地區價差不可能這麼大.(因為土地價值會彌補一些房屋折舊)
那個新成屋30P和公寓11P應該不可能是同地區.
通常如果新成屋要26萬以上, 那同區中古公寓已經要16萬以上才肯談.
上新莊現在就是這樣.
...(恕刪)


竹圍捷運站外500公尺週遭同地區比價.
新成屋像水X紀開價更離譜.
我舉個例子, 我之前住信義區嘉興街.
約20年前就有國泰建設要來談改建. 因為一戶不同意, 所以一直到現在還是一樣.
都更與改建也不一定比較好

很多新聞記者為了要交差.隨便講一講
找個仲介來問一問就是新聞了... 你覺得呢?
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幾乎所有提到改建到最後都是說“因為一戶沒簽“所以一放就一二十年
我想所謂的剩那一戶沒簽,應該是建商習慣的說法.事實上絕對不會是一戶沒簽
不過我們也不擔心,因為這是他該去處理的問題

我們家一路走到現在我對他說的剩一戶我也保持存疑
只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任何損失.就算現在建商喊停,我們也OK
幾年前建商已經付了第一筆的保證金,第二筆一般都是土地交付信託交付,最後到拆屋搬遷才付第三筆

但就只是就目前所看到的(市府網站可已查的到的),都更公告,都更送審,公聽會舉辦等等,的確正在進行中或已經進行過
所以也是看一步,走一步,在不損害到自己前提下

都更跟改建有沒有差,去看一下條文就知道有沒有差,小弟認為是有差,且差很大...
1.獎勵容積:簡單來說地主建商都可以比一般合建得到更多的容積
舉例假設獎勵容積20%,基準容積2000P,就可以多蓋出400P,假設一坪售價50W.可以算一下值多少錢

2.土地增值稅減免:改建因為都是老公寓,如果二三十年以上未過戶,土地增值稅會是相當恐怖(可能百萬起跳)
這也是很多地主不願合建的原因,因為一般這些稅都是地主要自己處理,沒現金的人可能還需要賣屋繳稅,誰會願意
都更土地增值稅減免印象中不知道是打4折還是幾折忘了

以上這兩點是最主要的誘因,一個是對建商有利,一個是對地主有利

至於是不是隨便說說,也得要自己查證才準,您說是吧!
假設一狀況; 如果舊房子拆了, 新建物又還沒蓋完之間, 建商倒了, 住戶有沒有保障?
joewang2003 wrote:
假設一狀況; 如果舊房子猜猜拆了, 新建物又還沒該之間, 建商倒了, 住戶有沒有保障?

這就是合建最大的風險,網路上找找還是會有不少的案例

所以才需要信託,信託的意思是
地主將土地信託給第三方(一般是銀行)
對建商來說不會準備要蓋的時後某個地主說說我不玩了
對地主來說,建商跟銀行貸款蓋房子,依工程進度撥款

相較之下,會比以前比較有保障

當然,萬一還是遇到了,地主還是保有土地,但是蓋到一半的地上物屬建商原本貸款銀行的,所以就變得很麻煩了
需要找其他建商接手,相對的,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損失(可能)

當然還是要查一下配合合建的建商蓋過哪些房子,風評如何,但是也不能100%保證就是了
人不是我殺的呀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幾...(恕刪)


+1
andyj wrote:
要怎麼知道自己家是住...(恕刪)


抱歉 不會連結 請自行複製網址

http://www.zonemap.taipei.gov.tw/showmapMain.aspx

輸入查詢地址即可 好用
昨天某大壽險的大樓招標流標

同樣是炒作都更題材, 新聞還說買來改豪宅, 房價上漲可期.. 聽完覺得可笑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