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玫瑰花 wrote:最近有規劃搬到天母 ...(恕刪) 看見住石牌,天母附近前輩的高論,真的獲益不少.小弟我住石牌路二段315巷這附近(沒辦法,就因為上班超近),但我從不會特意要知道我的住所是"天母"or"石牌".因為在我老婆娘家看來,我都是天龍國的國民......
Robert1012 wrote:看見住石牌,天母附近...(恕刪) 我也不明白什麼時代了怎還有人有這麼強的分別心而且唯恐別人不知---------------------------------------------------再給樓主白天、晚上、平日、假日都來看一看滿意了再加入,不滿意,還有不少很棒的地方可以選
其實地域的分歧, 石牌天母的互動, 天母的興衰,那都是隨著時間不斷在變化的過程."振興復健中心"=> 復健中心!!我想能知道振興以前是復健中心時期的人都小有年紀了吧! :P那個年代的振興的確不太收門診的, 是以研究和轉院為主.更不要提老蔣時代, 有點貴族的味道.我是民國60年代早期生活在致遠二路, 尊賢街, 榮總東區宿舍, 永和里,70年代開始生活在忠誠路,中山北路七段, 天玉街的人.其實念書時期,同班同學多多少少有 ppit12345 前輩提到石牌天母的小分類,也聽過家中長輩說道蕃仔等等比較不禮貌地說法.不過那都是往事了,我想不需要因為聽到過往或老人家的想法,就認定有搞分裂的嫌疑或色彩啦~隨著石牌商城遷移, 國家安全局搬家, 石牌國中,石牌捷運建立,界線真的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模糊了. 等到大葉高島屋營運,紅19等路線開跑這些已經算是近期的事情了, 更不用提新光三越進駐, SOGO開幕等等更接近現在的發展.而現在承德路旁未來的科技園區也都打著天母的招牌,天母將來也又會不一樣的.大家只是在說不同時期的事情, 那只是一個過程, 現在念天母國小的孩子,應該已經不會說我家住天母西路, 你家住懷德街, 所以我們不同國這種話了吧!畢竟現在的生活氛圍又不一樣了!天母這個生活圈也是個不斷在變化的區域, 這些住在這個圈裡的人,不論反對還是贊成某些建設, 都是希望她更好! 只是大家的希望有點落差,有點分岐.就像當年捷運在建立的時候, 也是反對贊成的都有!即使是現在,還是有人開心有人抱怨.對於天母的未來交通建設, 支持發展的大方向不變,但只希望當局者能在對環境更友善一點的考量下去規劃,所以在看到較貼近這種方向的計畫或配套出現前,我還是會抱持著"質疑"的態度去表達意見的.
Robert1012 wrote:P大應該是....大姊...(恕刪) 啊!不好意思!被發現了 (._.~)老人家路過喵到懷舊言論,所以就多嘴了 :P順便回答板大一下, 東山路靠近天母國中一帶是有收費的.那一帶算不上好停車, 要有心理準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