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幾次淹水 有超乎雨量設計的天災
也有本身過度開發的人禍
某些特定媒體 當然會抓住這機會拼命狂打
不外乎自身利益和政治目的
但回頭檢視福興路 早期稱十五份
本身就是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
這種地形 不只是下大雨最容易淹水
土石流發生時 也最容易被封死
房價最低當然不太意外
但當初設計時 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這點
住在裡面的居民 也極少有這樣的認知
而建商卻又拼命在交通地形都不便的地方隨意蓋
這 就是福興路的最大問題---那裡本身地形就是不適合如此高密度的開發
而交通就更妙了 那裏的道路最寬不超過6米 卻塞了三四千人 這種玩法 拿到都市計劃的學者專家 每個都會搖頭 那裡理所當然 除了兩條固定班次的路線外 實際上是沒有業者想去
最後你說的房價 雖然每個人都說自住沒差 但多少還是期盼著有相對和北市其他區同步的調漲
想像一下 如果台北市房價哪裡都在漲 只有你住的地方沒有漲 還往下跌 這不單單是錘心肝 你自身的相對財富也是在急速縮水 別忘了 房地產也是一種理財 即使自住 但選錯地方 財富也會跟著縮水
而最可怕的是 這裡不漲 而且跌價了也沒人想住 這就表示這區已經成為眾人公認的地雷股 而你卻深陷於此地雷中 這似乎也挺恐怖的
提一下文山區目前的行情價
最高的是萬隆地區 新屋一坪已經上看9字頭
中古屋則普遍來到6字頭大關 這價碼和內湖南港差不多
次高的景美則比萬隆每坪低約10萬
但越往山裡走 行情就越低 最低的福興路和指南路三段
新屋不過5字頭 後者甚至還有4字頭苦撐
比社子島還要低很多 原因都跟我說的完全有關
講這麼多 我們也不能怎樣
只能期盼這裡人口用自然的方式 慢慢流出 流到相對安全的平地上 至少我們不希望錯誤的方式 在其它方式出現一次
從政治 交通 人口 經濟 發展 各種議題
雖然大安 信義 內湖 等天龍國
每一區都可以被任何人用各種形式去爭論
然而 文山區的爭論範圍 遠遠超乎眾人的想像
這也是我以前到現在 從來沒想過的事情
但 事實就是如此
有人喜歡 有人討厭 有人嘲諷 有人同情
這區受眾人議論的程度 其實比想像中高不少
總結此區 就和淡水差不多 只是差在一個面海
一個是全國少見的多面環山
不管如何
最尷尬的 還是住在這區的26萬多居民
現在對我而言 只是想要公平的論這一區
不希望帶太多的偏見去 只是期盼能夠提醒想要住在這區
或是已經在這區的人 這區的優缺點 以及要注意的眉角
不然 可能今天住文山 明天就後悔 發生在某個人身上
至於 媒體 名嘴 民眾 想要議論的 就讓他們去議論吧
ESQ wrote:
不少無知的人覺得文山區是偏遠區塊
卻不知文山區是台北市 不屬於台北縣
比起很多區塊來的便利好多
到公館 到信義計畫區 到東區
幾乎都是18分鐘左右的捷運 汽車 公車 路程
便利的狠
狠多住在北市距離捷運站狠遠的 到上面這幾個點 都還沒有文山區來的便利呢
蠻同意以上的講法,尤其是20分鐘內到市中心,又在台北市內,
也是因為以上原因,這次換房就鎖定文山區。
原來老台北人把文山看成偏遠地區,好特別的想法。
大家居住,不過就是追求:
1、有地方住
2、最好離工作地點近
3、生活機能儘量滿足
4、有餘力再去追求別的
但最好都應該「在能力範圍內儘量最佳化」。
房子是拿來住的,最好只佔1/3的年薪支出,但目前越往市中心找,這1/3的理想就越難達到,
所以囉,文山區真的是首選。
大家開心的生活吧,管別人怎麼講,他又不會幫我付房貸,哈哈!
工作太久了,準備5X歲就退休,邁向第3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