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區,, 我家樓下的街景, 處處是林蔭道, 公園特多,平均500公尺左右,我最喜歡秋天或冬天散步到附近,

第一張圖, 我們家常去的小兒科就在旁...親切.
除了熱區,住民生社區外圍也不錯,這是朋友家客廳看出去的風景,很難想像這是位在台北市東區






原燒、聚、丹提都搬走了,老公寓停車是大問題,房價沒什麼跌倒是。
阿米孤 wrote:
除了熱區,住民生社區外圍也不錯,這是朋友家客廳看出去的風景,很難想像這是位在台北市東區

撫遠街底的老公寓
航道正下方,平常飛機噪音相當大
如果看出去是這樣的話還是高樓層
四樓或五樓無電梯

當地我很熟的,小時候有一兩年每周會去一次
三角窗的味亦美是24小時的
在大多數早餐店沒炸鍋的時代那間店就有賣炸雞了

scott463 wrote:
民生社區房價有一個奇怪現象、公寓有的比大廈貴、我想是因為公寓土地持份高、且將來都更、是—百户大廈容易、還是公寓容易?

民生社區特定區是全台灣最早執行容積率管制的地方
建蔽率50% 容積率200%
比一般市區住三的容積率225%更低
絕大多數巷道又都是公有土地
不是像一般老市區被拿來充作法定空地空間
所以每戶的土地持份是相當大的
通常有到達房屋坪數的1/3~1/2

在幻想都更改建題材時
土地持份大是優點
但是都更無望只能繼續住時
土地持份大稅金就貴,反而是缺點就是了

kaod wrote:
民生社區特定區是全...(恕刪)


像這様優質的環境、不開放獎勵容積率下、建商無利潤、
所以我希望原地重建就好、不過要住戶自己負擔建築費、
這樣要都更就困難了、

你看新店的中央路(如:中央三街、中央五街等)、高中時那裹都是獨棟二楼或三樓房子、户戶院子、綠樹盎然、不輸民生社區、你看現在呢?有了奬勵容積率、或因為巷道夠寛、所以建商就買地蓋大樓、現在的中央路、唉、搖頭啊!!
民生社区
可動可靜怎麼説呢?15分鐘往信義及30分鐘到sogo商圈.
逛完一回家就很安静、我跟我太太開玩笑説、
要亂、亂別人就好!商業區就是吵、亂、
所謂大安区、就是交通或機能方便、或學区好而已、水泥叢林而已、介壽不好嗎?成績全國屬一屬二吧!

我一直認為民生社區房價不是只有同仁愛路四段那些小巷子、而是要比它們貴、雖然已知富錦街或新中街某些案件已超過所謂大安區了、sogo巷子內吃的一堆、美其名大安区,每次去、那油煙味、我認為居住品貭比屏東林邊差!這就是如顏炳立所說台語俢彥 “爛梨子 假蘋果”

真的、民生社区因特區而高度限建、如果能自組—個社區發展委員会、循序漸近的將老房子就地重建、或是外顴整修拉皮、創造更獨特的唯—性、我想價值更會提昇!




日立虹 wrote:
第一張圖, 我們家...(恕刪)

scott463 wrote:
你看新店的中央路(如:中央三街、中央五街等)、高中時那裹都是獨棟二楼或三樓房子、户戶院子、綠樹盎然、不輸民生社區、你看現在呢?有了奬勵容積率、或因為巷道夠寛、所以建商就買地蓋大樓、現在的中央路、唉、搖頭啊!!

那個地方就是原來的新店中央新村
老國大代表社區之一

同一時期蓋的同樣的國大代表社區
比如說內湖的大湖山莊
以及環山路底的那一塊
因為土地使用分區是住二
建蔽率35% 容積率120%
所以就算改建、灌一堆獎勵進去,還是蓋不了太高

新店的中央新村
土地使用分區編定是新店都市計畫第四種住宅區
就一般的新店市市區住宅區的容積建蔽率
建蔽率50% 容積率300%
當然一改建之後就變大樓
這就是人性、我父親的朋友、退休校長、她們就是跟建商参與合建然後可以分2間、另外建商再送面碧潭的新房子、也許當初她有自己的考量。獨棟有院子不要、説穿了、都是利潤考量

希望我們民生社區不要變成這樣才好
看了這篇有一個感想

既然...這麼喜歡林蔭....
那為什麼要住台北市????
物價高.房價高

鄉下地方你要樹林.草地.池塘隨便都給你
甚至只要一半的房價就可以住百坪豪宅加上百坪花園
誇張一點好了
相同房價在鄉下地方你都可以把照片中的綠樹跟街道都買下來(自己蓋)獨享了....

這.......
不是反了嗎?
覺得綠茵很棒然後卻往台北市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