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六月份台北市成交件數的疑慮??有人可以幫我解答嘛?

今天中午再看聯合新聞網的時候看到這則專欄
後海嘯時期 信義:慎防去年翻版

內容肉肉長跳著看
看到下面這段:

以台北市而言,六月份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到7039棟,相較2008年下半年平均每月4千5百棟的規模,呈現跳躍式的增長,也是06年以來的次高紀錄。

心理覺得很奇怪~怎麼和之前有看過的印象不太一樣
翻了一下前面的文章

回流力道暫歇 全台成交件數較上月減6%

裡面提到:
以受惠資金行情較深的台北市而言,六月份成屋交易規模,相較五月份約減少一成。
裡面的數據還十分有模有樣喔~六月交易件數少五月"-11.2%",還有小數點哩
我印象中五月公布的交易件數是快五千,如果六月是7039~交易件數應該增加40%才對阿
完全同一個人的專欄喔
年份月份也一模一樣
一份是七月底的專欄一份是七月初的專欄
怎麼一個是創新高一個是少一成?
有人可以解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答案就是最後一隻毛毛蟲------------------說謊話!!

(以上節錄自"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從另一台大笨牛換到另一隻大笨牛!哈哈哈!!
上篇的應該是指建物 (包含商辦,陸資來了,商辦最夯!)

下篇是指住宅 (住宅房價實在太貴了,大家都買不起!)
wynn0922 wrote:
今天中午再看聯合新聞...怎麼一個是創新高一個是少一成?(恕刪)


不是商辦也不是陸資啦,是兩三年前的預售屋最近交屋了,所以建物轉移數量狂增,優惠房貸狂降。

這反應的是兩三年前的景氣,只是一堆仲介還是拿來騙你,不快買來不及喔~
wynn0922 wrote:
今天中午再看聯合新聞...(恕刪)


很簡單,因為一個講的是"成交件數",另一個講的是"移轉件數",
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數據,成交是仲介的資料,移轉是地政機關的資料,
後者相較前者約有一個月的落後差,所以這樣的結果是正常的,

你想想看,你5月中在仲介簽約成交買入一間房,除非你現金一次付清,
不然"簽約,用印,完稅,交屋"等流程再怎麼趕也很難在5月底前完成,
所以成交件數是先行指標,移轉件數指是過去的歷史,再加上公家機關公布數據通常是次月底,
等你看到政府公布的"移轉"件數,時間上已有近2個月的落差了!!
內政部統計處公佈六月全國買賣移轉棟數,從五月份的近三萬棟,大幅增加到四萬零九棟,創下近十三個月來的新高,月增率高達三成三。對此,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分析,在這份統計數據中,全國的主要都會地區,除了新竹市以外,其他縣市的月增幅都超過兩成五,表現最搶眼的是台中市,其次就是台北市。
蘇啟榮也表示,長期觀察,民國九十六年以來,房地產就進入下修盤整階段,不過,在去年年初兩岸利多題材以及去年下半年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造成這一年半以來房市交易量的急漲和急縮,但蘇啟榮認為,國內房市經過這一番大幅震盪後,今年下半年的交易狀況,可望逐步回穩。

看內政部統計處的數字較有公信力, 房仲或建商的評論看看就好, 自己判斷最重要.
如果可以找到官方的價格就更好了, 省得各說各話, 不過話說回來, 意志堅定者, 連官方統計值可能也不會信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