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灌虛坪 北市百萬雨遮處處有:原來預售屋公設和室內坪數分開計價是玩假的...

5月1日起預售屋公設和室內坪數分開計價的政策,
感覺是政府和建商一搭一唱在唱雙簧,
搞不好是遠雄趙老闆提拱的主意....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8/17/243m1.html
建商灌虛坪 北市百萬雨遮處處有
更新日期:2010/04/18 13:13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高房價成為民眾心中之痛,即使行政院長吳敦義重話抨擊,指出建築業把公設和可使用面積,用同樣的價格販售,根本就是土匪的行為,規定5月1日起預售屋公設和室內坪數要分開計價;不過,建商根本不甩這一套,因為政府沒規定要不同價格,所以還是賣的一樣貴,光是看得到用不到的雨遮,台北市一坪就要價百萬。


圓弧形的窗台造型特殊,還沒完工的豪宅已經成為市場焦點,原因就出在這一塊小小的雨遮。其實近幾年,都會把雨遮算進權狀裡,例如一處新成屋即將要完工,不過它每一戶的雨遮最少1坪以上,換句話說,至少價值1百萬。用不到的雨遮,光是一戶就有3個,就是這東西,要花掉你一整年的薪水。


吳敦義指出,「對突出的雨遮,實際上它花費的成本很少,也不占容積率,也不附著在土地上,所以應該有不同的計算方式。」但即使5月1日預售屋定型化契約就要上路,屆時主建物、附屬建物和公設,按規定都要分開計價,不過政府可沒說必須「不同價格」,建商大玩文字遊戲,和政府上演鬥法戲碼。


遠雄企業團副總經理蔡宗易表示,「陽台雨遮都會區隔,跟室內都會區隔,但是價格會一樣的價格,所以你要三分之一價,二分之一價,你這個減下來,它一定會室內去加價。」


照規矩分開計價,但價格一模一樣,不會變就是不會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算真的得降低公設價格,也有建商認為,大不了提高主建物單坪售價,羊毛出在羊身上,當冤大頭的恐怕還是一般小庶民。(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黃宇潔、蔣紀威)
當初發明雨遮可以算入公設來賣錢的立法者、或是公務員,
應該拿了不少好處吧,怎麼沒人查?
Reykjavik wrote:
當初發明雨遮可以算入...(恕刪)



查什麼!?

"依法行政"

"謝謝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