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三角湧地區(三峽、柑園)入住了大批新移民,我發現這些新移民大多都是因為這裡的房價相對其原來居住或者工作地點的房價比這裡高而移民到這裡來。
我也是新移民之一,我想提醒其他的新移民,既然選了這裡做為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的話,就從現在開始培養在地觀點。
每天,離開這個溫馨的窩,我們得通勤多久時間去工作地點這已經不重要了,我們應該思考怎樣將工作地點遷到我們所居住地方。
因為北二高的存在,讓我們選擇了從外地移民到這裡定居,那我們何必一定急著要個中運量的捷運呢?軌道運輸的建造跟營運成本本來就比公路高,大家何不想想,先利用公路運輸創造三角湧地區的繁榮,再來要求捷運。
繁榮,工商發展必不可缺;整個柑園地區連三峽的尚未開發的隆恩埔地區,北二高以北、大漢溪以南,東起大漢溪、三峽溪匯流處,向西延伸至三鶯橋頭,佔地約800公頃,如果我們向政府請命,在高速公路改以里程計費將樹林收費站改成樹林交流道的同時,分期重劃開發這800公頃土地,將之建設成科技廠辦園區。樹林交流道北上至基隆港只有約50公里,從中和交流道接台64線快速道路往八里台北商港也只有36公里;南下經鶯歌系統交流道轉國道2號至桃園機場也只有27公里,無論空運、海運進出口產品都很方便;鐵路運輸也有山佳火車站,視情況也可開發鐵路貨運場站。
這樣龐大的科技廠辦園區需要大量就業人口,其附近三、鶯、樹林的居民都可受惠。新北市建市以後,這三個地方又將劃為同一個行政區,發展不受區域限制。
好的住宅規劃可以吸引優秀人才入住,提供園區高品質的人力資源。除了原北大特區180公頃已經開發近90%接近尾聲,應該要敦促政府繼續重劃開發三樹、佳園路以東,三峽溪以西,北二高以南這片大約250公頃土地為住商區,仿北大特區營造一個優質的居住環境。
鶯歌尖山、二甲地區仍有空置土地約200公頃,也應該將之重劃開發為住商區,也可為園區就近提供就業人口;鶯歌系統交流道應開閘道供該區居民使用高速公路,三鶯大橋應拓寬改建。
原計畫捷運路線穿越鶯歌舊市區萬不可行,應改走尖山路一帶,並遷移鶯歌火車站到尖山埔路鶯歌國小、國中一帶與捷運兩鐵共構,搭乘鐵路南來北往要往土城、中和、新店的商旅、學生可在鶯歌轉乘捷運。人口規模成形、工商活動頻繁、轉運需求增加後,中運量捷運系統絕對不夠用,我們需要的是高運量的系統;現在要求興建中運量,造好以後便很難改建。
目前我已經將構想提供給我能力所及可以接觸的有關人士,各位鄉親如果認同的話,也希望大家發揮影響力多多接觸有關人士,提供這些構想。
2.構想中的園區對外聯絡交通仍是北二高為主,以地理位置相對北縣其他散落各地已經成形的工商區,如果需要加強對外聯絡道路,也必是架橋跨越大漢溪經由樹林而出。
3.北二高以南的北大特區和構想中的二期重劃特區與園區聯絡道路為佳園路,三峽舊市區和其他山區仍維持原來風貌不做變更。如此佳園路路幅不至於需要大幅拓寬,其他地區欲前往園區也無借道住商特區道路的必要,如果土城地區欲進入園區不走北二高,亦可將土城工業區附近的柑城橋拓寬改建跨越三峽溪直通園區。
4.住商特區所規劃之商業區是供應住宅居民生活所需,與園區的工商活動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