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Google map三重重劃區的2009街景,只能感歎這房價真的回不去了

偶然用了Google map的街景服務,赫然發現重陽重劃區的街景是2009年8月左右拍攝的,
當時的重劃區正歷經2008年底的金融海嘯,路上到處是房屋銷售看板,建商促銷不遺餘力,
水流公附近的逍遙遊2房568W,進安街區的紐澤西3房888W,4房1088W,含車位還送裝潢,空調,換算每坪單價不到20萬,
這價格應是繼SARS之後重劃區僅見的低價,現在再從圖片中看到當時的促銷看板,真的是有點感歎啊!
從圖片中對照目前重劃區的建設發展,家樂福旁的臭水溝不見了,原本多數建案都能遠眺的納骨塔被遮起來了,一路延伸到捷運站的數支電塔也移除了,
捷運通車了,星巴克開了,除了集賢路商圈及五華街商圈外,重劃區本身的生活機能也越成熟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是那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菜市場不知何時遷走,
重劃區的房價要回到三年前的低價,在經濟情勢,環境建設都已大幅改變的情形下,似乎是不可能了,
看到版上常有人用點燈率來論斷重劃區的入住率,人氣,眞是好笑!
還是努力賺錢,看哪天如果這區房價跌破3字頭,才有能力考慮換大一點的房子...

Google map上擷取的圖片.....

對照Google map三重重劃區的2009街景,只能感歎這房價真的回不去了


對照Google map三重重劃區的2009街景,只能感歎這房價真的回不去了
finecut wrote:
偶然用了Google...(恕刪)


+1 其實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用google實景對照部份區域,會發現近幾年大台北有些區域變化很大,而有些區域幾乎沒什麼改變。沒改變的不見得不好,因為可能已經是成熟的發展區域,當然也有些區域沒改變是資源分配不均的關係,除了有強烈自住理由外最好不要碰,而改變很多的,其實也就是絕佳的投資地點~


finecut wrote:
偶然用了Google...(恕刪)


菜市場???

是家樂福往前走那個嗎?

為何要遷走???
"看到版上常有人用點燈率來論斷重劃區的入住率,人氣,眞是好笑!"
這句話跟您要陳述的事實並不衝突啊!入住率是個現象無關房價阿!不過反映出炒房的事實,跟我在淡水看到的是一樣的狀況,買的人多(實際誰知道?)住的人少,都是來炒房,要真的把空屋都住滿我還真是嚇好大一跳,荒煙漫草的地方有一天也有這般榮景,三十年的等待....
best6888 wrote:
菜市場???

是家樂福往前走那個嗎?

為何要遷走???...(恕刪)


不是家樂福過去那個果菜市場,是講水流公旁的傳統市場,
很多買在附近的人希望這市場遷走,
愛的是這市場賣的東西很便宜,恨的是造成環境髒亂及交通擁塞
i'm coelacanth wrote:
"看到版上常有人用點...(恕刪)


小弟現在就暫租在點燈率超低的淡水新市鎮
新屋一堆
但點燈率大概都只有一,二成甚至更低
好一點(近5年的)的也不會超過五成
這裡房子賣的超好
都瞬間秒殺
不然就是號稱已賣9成5剩最後入主機會
但我還是會接到這些新建案代銷的電話
說有看喜歡的話價格好談
(所以是被阿飄秒殺)

本來很想買在這區
現在越來越怕
怕買下去後如果7,8年後要換屋
可能都還有一堆空屋待轉手
可能捷運都還在徵收土地
越想越怕
現在已經把看屋區域拉回南邊了

看來台北新重劃區都是一個樣
會不會崩
就看投資客的實力跟銀行的力道了
i'm coelacanth wrote:
"看到版上常有人用點燈率來論斷重劃區的入住率,人氣,眞是好笑!"
這句話跟您要陳述的事實並不衝突啊!入住率是個現象無關房價阿!不過反映出炒房的事實,.....(恕刪)

有人擅長在股市獲利,有人擅長在房市獲利,無論炒股或炒房都是各憑本事,如果大環境不好,怎麼炒也沒用,股市還可以作空,房地產呢,風險其實很高
有人老把重劃區説的好像空城一般,就拿有人認為點燈率不超過3戶的全坤峰景來說,住戶在中元普渡也擺出好幾張桌子拜拜,

看點燈率的真有夠蠢
不要知道有種東西叫遮光窗簾嗎?
搞不好看有沒有裝冷氣還比看燈點率來的準一些
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耐想不到,房價真的回不去了
只能多多努力想辨法多賺錢了
看點燈率真的很扯
這一帶附近就是五華街
附近也有家樂福 菜市場
生活機能夠
過個橋就是士林夜市
另一邊就是三合夜市

大概電費太貴 建商捨不得點燈給人拍照
pressanykey wrote:
看點燈率真的很扯這一...(恕刪)


食--
古人: 卯食寅糧,吃得飽就不錯了
今人: 美鳳有約,美食玩家,399吃到飽,.....人是有幾張嘴

衣--
古人: 布衣保暖,樣式數量均少,一補再補
今人: 手錶,鞋子,包包,還很新就想再把百貨櫥櫃裡的帶回家了...人是有幾支手,幾隻腳,幾個身體

行--
古人: 兩條腿
今人: 公車,捷運,火車,腳踏車,機車,汽車......人是有幾個屁股

住--
古人: 世世代代一間房
今人: 看到這裡有慧根的都知道了.......



所以...人們只是把房子當"收藏"品而已....別再管空屋率有多高,不是你我的,也不會降價的.

"小小差異,重複投資,想要大於需要"-->這就叫經濟成長,又名"追求幸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