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中央新村北側附近地區區段徵收」首波7筆土地標售即日起上網公告,預計9月25日開標,由於近來市場行情保守,首批土地標售情形被外界視為指標,地政局也有試水溫之意;據了解,已有多家業者詢問,但最後投標情形,值得觀察。
地政局指出,7筆土地都是住宅區,建蔽率50%、容積率240%...建商取得土地成本每坪超過100萬元,將來推案預售每坪開價要突破60至70萬元,市場接受度待考驗


今天脫標的六筆土地,脫標單價每坪125萬至168萬元

土地成本
容積240%*非都更區1.2容積獎勵*1.65坪效=4.752
125萬/4.752=25.25萬/坪
168萬/4.752=35.35萬/坪

營造成本12萬/坪
建設公司賺30%

(25.25+12)*1.3=48.425萬/坪(房價)
所以只要房子賣48萬/坪 就可以賺30%

報紙說要賣60-70是怎麼算的呢??
文章關鍵字
建商廣告看看就好,明年土建融利率準備要動了,屆時連房貸利率也會跟著動

asdfonly wrote:
「新店中央新村北側...(恕刪)


每坪60~70萬確實是高了!

不過針對「所以只要房子賣48萬/坪 就可以賺30%」這句話,

倒是可以平心靜氣地討論一下(若以48萬/坪這個售價來說,不是要幫建商講話,但個人認為建商所取得的利潤並不算高),

因為除了營造成本外,建設公司還需要考慮的成本有:

1. 銷售費用(如果是包銷通常要抓銷售額的5%~6%):保守以5%計算

2. 利息費用(建商通常需要銀行的土地/建築融資才會推案,即便是大建商也很少聽到不跟銀行融資的,這部份就保守抓銷售金額的1.5%就好,實際上應該是土地+建造成本的2%~3%不等,跟建設公司本身的借款條件有關)

3. 其他費用(建築師費用、設計師費用、土地增值稅、地價稅及各項管理費用等):這部份也保守抓1%就好

30%-5%-1.5%-1%=22.5%(建商淨賺22.5%)

但一個案子從取得土地、申請建照、推案銷售、興建、完工交屋正常速度約3年(視個案而定,但全案走完3年算正常),

以財務專案角度來看,每年投入的報酬其實才7.5%(=22.5%/3),

如果這個地區是銷售48萬/坪,

個人認為建商的利潤並不是特別的高(跟數年前評估每坪銷售48萬,但實際可售60萬/坪的情形已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如果具「天生神力」的建商,

能夠靠自己完銷(節省銷售費用)、不用跟銀行融資(資金雄厚)、營建成本極度精簡(也許不是偷工減料,是用較便宜的材料)、壓縮工期快速興建(可減少利息支出及營建費用),

利潤當然有機會可以再提高...

common1021 wrote:
每坪60~70萬確...(恕刪)


1. 銷售費用(如果是包銷通常要抓銷售額的5%~6%):保守以5%計算

包銷才有5%,賣掉才有獎金,如果預售時都賣掉,定簽開15%總銷金額就進來,利息支出就減少了

2. 利息費用(建商通常需要銀行的土地/建築融資才會推案,即便是大建商也很少聽到不跟銀行融資的,這部份就保守抓銷售金額的1.5%就好,實際上應該是土地+建造成本的2%~3%不等,跟建設公司本身的借款條件有關)

若預售賣不好,或邊建邊售,成屋銷售。建設會以興建計畫書申請土建融,按工程進度撥款,所以利息也是按實際撥款金額來計算

3. 其他費用(建築師費用、設計師費用、土地增值稅、地價稅及各項管理費用等):這部份也保守抓1%就好

這些成本費用,也是隨著工程進度撥付

30%-5%-1.5%-1%=22.5%(建商淨賺22.5%)

重點是建設公司以少少的自有資金+土建融+預售,大量推案,才造就驚人的投資報酬率

謝謝asdfonly大大的指教,不過針對asdfonly大大所提,就我的看法再回覆如下:

1. 銷售費用(如果是包銷通常要抓銷售額的5%~6%):保守以5%計算
包銷才有5%,賣掉才有獎金,如果預售時都賣掉,定簽開15%總銷金額就進來,利息支出就減少了

確實是包銷才有5%以上,但一個案子要開發前,肯定是先這樣評估設算,大家可以思考看看,如果連5%的佣金給廣告公司,他們都不願意接的話,代表這個案子肯定很難賣,要嘛就銷售單價再下修,要嘛就是增加佣金%,不論哪一個,對投報評估都是不利的,換句話說,如果給5%佣金可以很快把房子賣掉,我相信所有建設公司都會很樂意支付這5%的成本,若還是賣不掉,後續的損失肯定不只5%

2. 利息費用(建商通常需要銀行的土地/建築融資才會推案,即便是大建商也很少聽到不跟銀行融資的,這部份就保守抓銷售金額的1.5%就好,實際上應該是土地+建造成本的2%~3%不等,跟建設公司本身的借款條件有關)
若預售賣不好,或邊建邊售,成屋銷售。建設會以興建計畫書申請土建融,按工程進度撥款,所以利息也是按實際撥款金額來計算

定簽開15%總銷金額進來,跟所需支付的利息不直接相關,因為這筆錢在現在的履保機制下,通常會直接進到銀行的信託專戶,建設公司不得隨意動用,必須等到之房屋興建時才能動用,且有時銀行會綁定授信條件,動用時須同步動用建築融資;另外,建商跟銀行借款分為土地及建物融資,雙北市的案子,土地融資通常會比建築融資高(甚至高過2倍都很正常),此時,土地融資通常在確定標得土地的當下,建設公司就需與跟銀行申請,這與之後工程進度無關,所以我是概抓銷售金額的1.5%

3. 其他費用(建築師費用、設計師費用、土地增值稅、地價稅及各項管理費用等):這部份也保守抓1%就好
這些成本費用,也是隨著工程進度撥付
30%-5%-1.5%-1%=22.5%(建商淨賺22.5%)

這個部份,不管甚麼時候付,就是用銷售金額的1%概算,在投報率的設算上跟工程進度撥付無關

重點是建設公司以少少的自有資金+土建融+預售,大量推案,才造就驚人的投資報酬率

同意您的說法,但那是幾年前的狀況,目前建商的投資報酬率已無法再創造"驚人"的數字了

asdfonly wrote:
1. 銷售費用(如...(恕刪)


價格說的高一點,開賣後價格便宜一點,買的人才會有撿到便宜的感覺


央北重劃區為新北市「閃耀五星計畫」之一,區內首創全國在整體開發區內規劃社會住宅,且鄰近捷運新店線小碧潭站、及興建中的環狀線十四張站,未來可與安坑線轉乘,加上環河快速道路、中安大橋、新店高中、陽光運動公園等公共設施,交通生活機能完整。

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分析:「土地標售均價約每坪142萬元,換算推案單價約在50萬元上下,對比鄰近地區新成屋銷售單價46~50萬元,具有利基,標售結果合乎市場預期。」(崔雅慧/台北報導)



怎麼跟蘋果說的不一樣
想太多

對於現況沒有幫助

無效的文章報導

繼續等下去吧

房價------------
感謝asdfonly大大與common1021大大的計算, 收益良多, 我覺得建商要賺錢沒錯, 但各行各業都是有賺有賠, 似乎還沒算過賠錢的案子說, 什麼時候才會有良心建商....離題了.

回歸議題, 央北我也一直有在關注,如果由過去媒體文來看, 應該是由這區塊開始建設, 下圖都為內政部實價登入土地資訊, 土地面積較大的區塊都是在102~103年之間約6X萬取得, 1xx萬都是非常小的坪數, 依據媒體的說法......這價格.......(黑人問號了)








飄飄然 wrote:
感謝asdfonly...(恕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比較低價的時候,那邊應該還是田地吧

好像是去年底,今年 才轉換成"建地"分發回去的

當然不可能是100%還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