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拓路4公里 交部要花88億(新聞)


1.大家都可提議,多元討論才能激盪思慮周全
2.法國巴黎和新加坡都有類似污染稅的方案--解決交通問題
3.我的提案建議是針對"自行開車旅遊",未對騎車族設限,
通常淡水交通主要阻塞不是騎車族造成的,故不應設限騎車族
對於台北市的交通大家都有怨氣,族繁不及備載,
不適宜在這個版討論,請大大另開版討論,必有多人跟進
我有很多疑問

聯結關渡到登輝大道的台二線或淡北替代道路蓋好了,會不會引來更多的車潮?反而造成車潮塞在大度路和北投的中央北路?甚至連登輝大道也跟著大塞?

如果關渡平原開發通過了也要興建大量的住宅,會不會對淡水住宅造成衝擊導致人口減緩或減少?
如有衝擊,會不會到時台二線或淡北替代道路反而車流減少?反而是在大度路、洲美快速道路、承德路等市區道路大塞車?

到底這類的交通建設及淡水及新市鎮都市發展有無整體的規劃?
還是為了開發蓋房拼經濟先做了再說?問題來了,為了選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話說回來,不論是淡水、或台北縣市,以致整個台灣發展到底有無整套又長遠的規劃建設?

k.k2001 wrote:
聯結關渡到登輝大道的台二線或淡北替代道路蓋好了,會不會引來更多的車潮?反而造成車潮塞在大度路和北投的中央北路?甚至連登輝大道也跟著大塞?


台北市就是有分析到這個情況,當然是塞在淡水他不用花錢改善,塞到台北市內他就要花錢改善

所以台北市政府對芝投公路等都是採取消極態度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ROBERT wrote:
台北市就是有分析到這...(恕刪)


另一個問題是
高單價的道路,未來是否維護費用也不低?是否造成現在連既有的道路都維持困難的政府雪上加霜,也造成維護費用排擠到其他次要道路的修補和維護?
不論是拓路或新建價格都不低,這些費用勢必也是要由全民高價買單?解決一個問題卻埋下將來更多的問題?

不論是道路興建開發與否,我比較想知道的是,政府是否有整套符合經濟及人民負擔的長遠規劃與建設!
k.k2001 wrote:
另一個問題是高單價的...(恕刪)

他的高單價不是指建設費用高
而是雜項支出比例偏高
88億裡面,真正使用在開挖鋪路上的經費
連一半都不到....
有沒有1/3其實都值得去注意
不要原路向兩旁擴充..... 只要原路向上加建高架橋..... 可以省很多。
馬賽克 wrote:
他的高單價不是指建設費用高
而是雜項支出比例偏高
88億裡面,真正使用在開挖鋪路上的經費
連一半都不到....
有沒有1/3其實都值得去注意
...(恕刪)


交通部官員已有提到
收購土地費用接近60億(約56億)
十年前未成案的..
現在卻要逐段建設??

有人可以去查查沿路的土地是誰持有的嗎?
尤其是最近幾年過戶的...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CTfrank wrote:
目前關渡平原尚未定案...http://www.udd.taipei.gov.tw/pages/detail.aspx?Node=111&Page=548&Index=3(恕刪)


這篇台北市都發局的回覆也讓我產生更多的疑問
文中說道:「本市一般性都市發展用地(如住宅區)已足敷計畫容納台北市計畫人口(三五○萬人)所需,且自民國七十九年以來,本市戶籍人口逐年下降至目前約二六三萬人

住宅區已足敷計畫容納台北市計畫人口(三五○萬人)所需,而北市戶籍人口逐年下降至目前約二六三萬人
是租房子的人越來越多?還是台北市生活開銷較高導致人口逐年下降?

戶籍人口逐年下降至目前約二六三萬人,而住宅區已足敷計畫容納台北市計畫人口(三五○萬人)所需,應該有很多的空置的住宅,為何還要在外縣市大量開發蓋大量的住宅?
為了這些爆增的大量的新住宅區人口才導致大量的交通需求嗎?

越來越疑惑!
或許台北市的房價大降,可解決部份的交通需求和小百姓的生活負擔也省掉上百億道路建設的開銷,把小百姓繳稅錢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吧???
不會疑惑呀!都會區地價高導致人口外移是很正常的事,淡水新市鎮也是為了疏散台北市人口的措施;最終的發展應該讓台北市區成為以商辦、娛樂為主的區域。當然,通勤人口勢必增加交通的流量;淡水捷運、計劃中的輕軌都該是配套措施。
可惜(笑)的是,目前淡水捷運還有餘裕,週邊應該形成魚骨狀的連結系統卻付諸厥如。捷運沿線以外的人口無法便捷地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寧可開車騎車上台北...好里家在景氣差,淡水新市鎮發展遲緩,否則淡水通勤族可能天天要以淚洗面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