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別人鬍子前...也請先看懂財報再說...淨值8元不到....為甚麼?? 你知道何謂淨值吧??你用自備款買房子....房子屬於你的嗎?? 你只對了 20-30%...其他是屬於銀行的..若是用13元買8元淨值不到的公司,叫划算.....那你真的快快去買..聽說想賣的公司不少...
ace52950 wrote:請問一下那買台積電的股票也可以這樣算嗎? (恕刪) 哇靠!那如果買聯發科股票也這樣算!那聯發科的廠辦不就每坪售價高達3000萬台幣以上那宏達電勒那晶華酒店哩高手不愧是高手完全顛覆會統的基本準則
這篇無須爭辯,即使用數學算出 14.x/p,用常識判斷就知道,一定不是這樣算的,不然 101 早被買走了。商辦是資產,是可以用來生財的資產。自住的住宅是負債,這兩者不可混為一談。陸資台資外資即使來台或回流,中意的比較有可能是商辦,而非住宅。台灣商辦的租金水準的確不高,但住宅房價的確已經太高了。
busyman99 wrote:而非住宅。台灣商辦的租金水準的確不高,但住宅房價的確已經太高了。........(恕刪) 新加坡政府不容許仲介業或地產商瞎矇房地產價格.之前就是嚴打投機行為, 訂出如果被查到公佈的買賣情形和買賣價格是瞎矇的, 會被xx的.是不是鞭刑就不知道了.
ANTARCTICA wrote:新加坡政府不容許仲介業或地產商瞎矇房地產價格.之前就是嚴打投機行為, 訂出如果被查到公佈的買賣情形和買賣價格是瞎矇的, 會被xx的. 中華民國政府,這二十年來,政策早已經偏向財團,不管誰當權都一樣。版上有人想一人一信?我悲觀其不成。房子,是絕大多數老百姓,一生最大的一筆支出,太多資源投注在房產上,就剝奪了其他的開支,我甚至懷疑這可能是台灣內需長期不振的原因之一。新加坡政府的作法,才是明智的。
只要註冊個名字 , 人人都可以是高手 ....... 但要做到別人承認 , 有些常識還是要有的 , 以免鬧笑話 .ps : 同裡照這位高手的說法 , 那台灣就算是台北市也不該有地賣超過一坪14萬 , 那裡的地價會比101貴 ? 所以台北市一些百萬一坪的都該跌到14萬一坪以下 ? 然後板橋這類的全部跌到一坪十萬內 , 三峽跌到一坪三萬 ? 別開玩笑了 , 愚人節已經過了 , 鬧的笑話還不夠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