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目前新聞淡海輕軌,在行政執行時程效率上,感覺政府有積極的在趕進度,5月10日經建會通過可行性評估,6月8日行政院就核定,這效率還蠻高的,僅接著高鐵局接手規劃及環評,這應更沒有爭議,大家樂見其成。
不過有一現象令人覺得隱憂,淡海土地拍出率仍舊不高,真是狼來了效應嗎?真希望狼真得來了,而不是大家不在乎狼來了,如果政府肯投入建設,那我樂見公共設施資本化現象。
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件事實:媒體寫評論的,甚至自稱專家的,其實多數是XXX.
挪去了一些"內線消息"與"資訊優勢",這些人沒有特殊之處.
有人憂心之前新市鎮只拍出一筆土地,殊不知,新市鎮一般住宅土地幾乎完全標光了,
而目前的土地多數是"商業區",並且"坪數不小",位置又在一期土地最北邊最偏遠之處,
如此,標下商業區需要有拾年左右才能真正有足夠人潮,
那麼還有財團願意真金白銀的投入21億,新市鎮可謂"勢在必行毫無懸念"
預估五到十年,新市鎮一期將是"滿滿的住戶",一期完全成功是可以肯定的,
倘若"順利"時勢配合",再接再厲,二期能繼續,那有多巨大的想像空間呢?
葉偉 說道:
六月 10, 2010 at 6:39 下午
各位親愛的網友:
對大家爭論的議題,我的綜合回答如下:
1.台二線從紅樹林站到關渡橋段如要拓寬,光土地徵收費就要八十多億,房屋的拆遷補償費還未計算在內,加上交通承載的級數在F級(比最擁塞還擁塞),所以要拓寬是不可能的。
2.紅樹林保護區是以文資法設定一定範圍來保護範圍內的紅樹林及各項生物,範圍外的紅樹林是不被保護的,也就是紅樹林本身並不是被立法保護的特殊樹種,如要全面性保護紅樹林,則應藉由立法的程序將紅樹林全面納為保護樹種。
3.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通過的範圍,不是行水區,也沒有在文資法所劃定的紅樹林保護區的範圍內;道路總長4.7公里,依法是可以不必環評的,但周縣長重視大家的意見,也重視環境生態的保護,毅然決定仍然送環評,接受高標準的審查,目的就是在住民行的權利及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求得雙贏。淡水河南側八里沿岸的規劃也都得到大家的好評,悠遊其間,怡然自得。
所以目前的結果的答案是.......,內容有說到八里沿岸好評,值得好好深思,開發與保育是並重的,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通過的範圍規劃案也是在損害最小的狀況下的方案,或許目前沒有想出更好的方案,但無論任何方案都應好好的評估益本分析中的綠色成本及社會總成本以為最後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