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為何很多人買不起房子or不買房子,今天慘遭朋友訓話(純屬討論非筆戰請各位大大一起來探討有點長)

開板大人你的算法有問題的,如果沒有其他收入單靠7萬薪水你可以存錢的話那你的保險費呢不要妳們兩個人沒半張保單吧還有有所得稅呢還有萬一被裁員的話你的現金準備呢
你朋友是不瞭解你是田橋,不是每個人買房子前都有一間在收租的房子的.你朋友的考慮當中並沒有這個組產在啊.你的問題跟版上不買房子的人狀況"跟你擁有相同條件甚至薪資比你優渥還有家人幫忙的人為何不敢買房"差太多了,大家都是要靠自己買個棲身之所當然要考慮後路.你先找個一樣有祖產的人才是正確的比較吧
柳小宇 wrote:
跟你擁有相同條件甚至薪資比你優渥還有家人幫忙的人為何不敢買房...(恕刪)


我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情況吧~夫妻倆加起來的情況是
月薪比你高、頭期款比你多、肯定沒有家人幫忙(這你比我幸福,要惜福)
這時期我不買房,但我沒有鼓吹別人不買,也沒鼓吹別人買,其實鼓吹別人買對我才有利,後述2

個人不買房的原因為
1. 目前為非常高房價所得比的時期,且因為低利,所以房價炒作很兇
=> 我不想在這種時期出手,又不想存款隨著通膨貶值,做法參考我自己去年12月的文章,請看底下連結130樓
高房價低房租 & 高房價所得比 的環境,如何安身立命,重點在如何保有並善用頭期款等待好時機出手

2. 目前競屋者眾多
=> 可以參考版上有大大列出的歷年出生人口數,大多人想購屋的年齡為28~33,因為此時結婚生子會有購屋念頭
,你我都在這中間,但此時的出生人口數相當的多,所以最合理出手時機為6年後,因為少了10萬人競爭,且多儲備了6年的能量,且要拉開與你同時期的人,就是要鼓吹他們買房,因為現在房價高他們只能買在保值性較差的地區,6年後不是所有人都會換屋,而換屋者也因為在高所得比時期買不保值區加上6年內升息導致資產在此時縮水,
重點在如何讓自己在購屋者中具有優勢

綜合以上,個人認為最適合購屋時期為6年後,因為到時央行肯定升息過,這波炒房的元兇:熱錢也會退散,低利時因為借錢容易,購屋最大困難為高房價,高利時購屋最大困難為頭期款,又因為1的作法保有元氣,所以此時最適合出手。因為個人底子淺薄深感賺錢辛苦才會想東想西,如有底子厚的大大看看笑過便算了

當然也有可能與我設想不同,我最後退路就是拿雞蛋當隨學區而居的租屋族,以小孩都能讀最好學區來阿Q自己摟
刪除本次發言~~~太過激動面壁去
bioland大你說出我的問題了

換作是你被一個相對認識你多年朋友瞭解你狀況的人這樣說

請問?你會整麼想尤其是我是個喜歡追答案的人,當所有我聽到看到的

都說因為房價過高無法負荷,或是沒有頭期款為多數無法購屋狀況

卻有人跟你說你錯了,比你條件好的人看的懂這句話嗎?比你條件好的人為何不買房子

光薪水別人就比你多再加上父母建再兄弟姐妹一起為何不敢購屋???

因為你想的不夠遠,房貸,身活費,油錢,稅水電瓦斯,未來結婚生子孩子教育費用

考慮到這些顧此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置產這才是主要原因

板上各位大大目前說出的大多數民眾

1.大多數都是以無頭期款為主,為何現在太多生活享受足月光光

2.等待自己的入場時間 合理的房地價格

3.台北房地產不是自己必須品

4.享受人生等未來20年後再購屋

目前板上看到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

反觀在有家人幫助下有頭款薪資比我優渥卻因為對未來生活充滿無限擔憂所以不買屋的人卻沒有

若有大大其他的意見歡迎提出,小弟只是單純想求答案以及討論為什麼
開版大說您的問題是~~

"跟你擁有相同條件甚至薪資比你優渥還有家人幫忙的人為何不敢買房"

既然版大說的是我的狀況,以下回覆

我現在不是不買,而是目前房價不合理,所以就把外地的房子租出去,在工作地租房子,等房價合理再賣掉外地房子在工作地買房,況且還有公教貸款可用。(之前的房客租了10年,做股票存錢買下數千萬豪宅退租搬走,懂得經營又何必急於一時買房。)我的家族中多人從事房地產,知道現在房價不合理,也清楚什麼樣的地段抗跌,所以我現在會去看房但不急著買(目前有熟識的仲介在帶看)主要是培養眼光,有滿意條件的房子自然會下手,當然不是最近,我不喜歡被當盤子的感覺,不過看到後來真的有買地自己蓋的念頭當然這種事...只是想想。
本來其實不想買,也不是"對未來生活充滿無限擔憂",而是想在退休後搬回老家,不過就是家族中從事房地產的人說租房子是在幫房東付貸款,還幫我計算過,結論是買比租划算,我才開始看房。工作地的房地產長期低迷,是因為最近台北炒太高,迫使許多人往南找房子,才把這裡炒高,既然是炒出來的行情,就不打算湊熱鬧,因為不抗跌。其實還有很多對房產的想法啦!不過不符主題就不多說了。

開版大有個好老婆,恭喜你,也辛苦她了!
喔對了!對於各種言論不用太生氣,三天後就沒人記得了。

ru_min520 的意見我收藏囉!
真不懂又不是豪宅有何好炒作,等人口呈現負成長,房屋需求會逐年遞減,勢必走向買方市場,所以買房...二十年後還能不跌就偷笑囉。
問題就在於:大家的話都說得太早,說得又太滿。

想教訓別人買房太衝動的人,等到那個人房貸真的繳不出來被法拍再來教訓也不遲。

想教訓別人條件優渥為何不買房的人,等真的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繳完貸款再來說嘴也才剛好而已。

現在就論斷太早了吧‧‧‧

等到年紀真的大一點,反而什麼都不敢說了;順順利利過完這幾年,付清房貸的,要感謝老天的幫忙;遭逢變故撐不下去,也只是時不我予罷了。

再多會算,老天要成全或是玩你一下誰知道呢?
柳小宇 wrote:
回覆tiway大大您...(恕刪)

謝謝版主大大您的讚許,妄言之處也盼各位網友大大指較。
房子是不是非買不可,就見人見智吧!
沒有必要不買、沒有能力不買、沒有計畫也不要買,就把握這3個原則就對了。
至於因房價太高而拒買,我不是不贊同,只是沒必要以台北市市區或是北縣幾個正夯的區域(新店 板橋 新莊)為標的物,就算房價不合理,且要怎知道房價低了或是低點到了呢?而就算房市低迷的時候就敢下手嗎?最近的一波記得沒錯的話是97年第4季到98年第1季,不巧我是在同年第1季買的(房價的高點),一買就跌了又怎樣,房子還在又因生活機能及建案整體的規劃不錯所以有人願意承租居住,而房地產不就是長期的投資嗎,總不能礙於日後可能發生的萬一,而讓揮花現在當成不錯的裡由,若將原本買屋的自備款當成投資的籌碼,該投資甚麼才好?朋友開小店當股東、股市、期貨、外幣還是買黃金?難道就可以不顧高風險才有高投報率的可能嗎?
一開始看房子也是基於老家有建商來提要都更,所以四處的去看房子,從最初的無頭蒼蠅似的,到後來能與每間業代(包含仲介)都對答如流更清楚房子的發展性,其所累積的賞屋經驗不是以有VIEW及能有多期償還的優點而無視缺點的存在。
只有為別人而活的生活,生命才有價值。
不講別人,我講自己例子,27歲買房(土城 永寧站)現在44歲,一年拿100萬出來,之前五十萬家中借十萬,之前存40萬,一年內兼差,繳出了,50十萬, 那時月薪2萬五,入屋後,什麼都買不起,舊的14吋電視,折疊桌(吃飯) 舊床,那時利率14% 繳完房貸後,生活費是加班費,有多的錢就去還,貸款200萬,七八年後還完了,所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要什麼是很重要的,別人的建議,聽聽就好.
版大

當你的朋友真的會很累.看半天你不是要追根究底.你只是要比較.每個人條件不同.價值觀不同

你老是說

跟你擁有相同條件甚至薪資比你優渥還有家人幫忙的人為何不敢買房

如果我跟你一樣盧

1為什麼還要買到八里
2為什麼只買一間
小弟家裡贊助一間.我靠自己買2間小套房)都在板橋

這些比較永遠沒完沒了.永遠有人比你好.永遠有人比你糟

到是你好象完全忘記當父親的責任.我是不知到你的家庭狀況.

小孩子不是什麼都不投資.什麼都不管.丟到鄉下就是快樂的童年

小心

快樂的童年....悲慘的成年

就你說的收入,我是建議你真的打消買房子的計畫
經濟狀況不佳又勉強買房子,不是天天吵架就是被法拍的下場
人的開銷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加多,說真的夫妻收入7萬還想買房子,除了房仲業務外應該沒幾個會贊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