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副都心裡面的未來相關規畫及個案分析


好吃維力炸醬麵 wrote:
我聽說的內線小道消息...(恕刪)


WOW! 這消息也太令人亢奮了吧,
搭配創新園區50層、旅館及A3站商業用地、典華,
如果大型百貨願意進來,相信更有機會帶動的其他商業設施及規劃,
那副都心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heca wrote:
WOW! 這消息也太...(恕刪)


如果真是前三大百貨入Au
副都心建案開價每坪先+5萬
lujabin wrote:
Au介於林口及雙子星...(恕刪)


我是認為大咖百貨來的機會非常大!!

就像品花苑和頤品飯店說的,趁便宜先來卡位!!台北市我相信百貨公司,購物廣場應該彼此競爭得很厲害

,加上土地成本如此之貴,台北市成本高彼此競爭分散客源之下,相對新北市土地成本低,人口夠多,而且

沒有什麼百貨公司的處女之地,幹嘛不趁早殺到外圍去開發?只要地點合適

而且我認為板橋都能有大遠百,除了在地客,最多利用高鐵台鐵吸引中南部客人,但你相信

中南部客人平均會比北部人有錢嗎?

所以au捷運商城有的交通條件,有觀光客消費會比在地客和中南部客人更有消費實力,大咖百貨

能有理由不來嗎?

而我習慣把很多事情和選舉政治聯想在一起,這麼晚還不公布?搞不好是爆炸性的新聞!
simon9621 wrote:
這麼晚還不公布?搞不好是爆炸性的新聞!...(恕刪)


不是,是投標文件不齊補件, 甄審會議都還沒開過, 消息來源是承辦單位.
有一個申請者(集團)投標,是哪個集團投標還不能講。



lujabin wrote:
Au介於林口及雙子星...(恕刪)


光是溪北不算林口八里就已經百萬人口了,只是以往交通未完工無法集中消費實力.
等機捷環捷完工,溪北人口商機是現成已到位的.
以國外平均30萬人一個百貨商場來看,本地要養數個大商場不成問題,
其實所有都市百貨商城,都是以在地客為主,佔了7-8成以上,外來旅客不會是主力,但是加分.
除了outlet....因為通常是蓋在郊區,連本國旅客也算是外來觀光客.



Waffenss01 wrote:
不是,是投標文件不齊...(恕刪)


才一個集團投標阿.....還以為很會多家
天小修 wrote:
才一個集團投標阿.....(恕刪)


AU離A4出入口約350m,離A3/Y19約1km,太遠且不在同一側.
顯然A4集客能力不如雙捷+預辦登機的A3強大.
所以商業氣息,沒有想像中高,周圍是商業區但都蓋住宅.
財團對利益商機很敏銳....所以頤品國賓反而是先去卡位A3的位置.

但AU也是有機會, 最大優勢應該是便宜卡位,A4周圍沒其他大片土地可蓋百貨商場了。
而且BOT不必一次砸百億買土地.....只要定位有區隔好,AU還是很有獲利的本錢.
例如它會有戶外表演劇場與東側願景館公園連結,可能常有親子同樂藝文活動,一路連到中港大排.

原本BOT要求有三家投標,不過此案因促參還是甚麼依據的關係(忘了),所以一家就可以。

台灣現在有的百貨公司都是過去自己在地客所形成的市場,

觀光也不過這幾年才冒起來,說實在的我相信所有百貨公司的業績不可能靠外地人或觀光客撐起,

但台灣的觀光客卻是逐年大幅成長,且我相信觀光客的消費實力和消費動機都會比本地人來的高,



尤其新莊副都心又是在重要的機場捷運線上!!


就如你所說的百貨公司有2成外地客的業績,相信這一些數據都是機場捷運還沒開通下的成果,

但一旦機場捷運開通,不就更能夠方便,集中觀光客的消費,所以我相信重要機場捷運的出口站

是更能夠集結觀光客,加上每年百萬觀光客的成長,相信這一些誘因都會是百貨公司考量的重點!
百貨業擴店吸引陸客效益年底顯現

文.李麗滿

  為迎接陸客自由行開放,遠在去年起精品業者與百貨業者就分別為卡位與搶食陸客龐大消費力,無不卯足勁大手筆花錢、挖角與裝潢,甚至為了滿足陸客消費習性,1至2樓店中店概念瞬間在精品圈掀起風潮,相對亦提升精品業與百貨業在內裝投資加倍付出。

  據業者分析,目前陸客與觀光客消費占比最大的百貨零售通路就屬台北101與誠品書店,其中,101因精品櫃位占絕大多數,營收占比達 10%,預計在大幅拓展LV、Dior等大型店後,加上自由行陸客消費力大,可望在1年後業績占比呈至3倍成長。

  一位精品業者指出,以日本、香港精品發展來說,在地消費大幅萎縮,但觀光客人氣不墜,尤其是香港的精品營收有7成是陸客支撐,若以3年發酵期達高峰來看,一旦6月底開放陸客自由行,至少年底才會看到消費力呈現,而真正大發酵期也要3年內才有大幅改變。

  據此,包括新光三越、SOGO、遠百等全客層傳統百貨,在改裝上亦相對保守,採取循序漸進改裝模式,逐步吸引陸客上門。

  SOGO與新光三越指出,目前中國台資百貨包括新光三越、SOGO的中國太百與遠百的中國遠百,均在當地小有知名度,一旦聯名卡亦可兩岸通用,有利陸客消費大幅增長,這也是遠東集團積極讓紅利集點卡兩岸共用的主因。

原文刊載於 100.05.31 工商時報 A14 版
.......................................................................................

這是100年的新聞,101自估觀光客佔百貨業績3成,我剛剛查了新聞,遠企只有5%,所以以此可以看出,

重要和不重要的點,業績是落差多大?所以新莊副都心這一帶,相信是觀光客進出的重要站口之一,

當然A3的吸引力絕對比A4更大

桃園大有商區有新光百貨,經營績效並不突出,屬在地型的百貨..而au地點真的尷尬,如真的有大的獲利空間,照理會有多家業者投標,為何只有一家?
simon9621 wrote:
百貨業擴店吸引陸客效...(恕刪)



香港佔七成是特殊情形,因為香港只有700萬人,但陸客卻有4000萬
(因為太近了,一日遊搭車就到的也算,所以香港很討厭陸客,太容易來則素質越亂.....)

2013年101商場的估計外國觀光客佔2成,早期想像三成是高估了.
//對於外界質疑101商場的業績主力幾乎是陸客支撐,
//宋文琪以過來人身分表示,精品大店的消費主力,
//有八成是來自台灣本地客、觀光客僅佔2成。

觀景台的外國客比例高,但商場部分其實還是本地佔絕大多數.
重視人均消費高的觀光客沒啥不對,不過業績主力的基本盤本地客要先掌握好。


lujabin wrote:
照理會有多家業者投標,為何只有一家?...(恕刪)


AU其實不差,畢竟是在溪北都心許多建設投資的區域.
只是旁邊那站A3/Y19純商用區,連北環段都要通到那,商業群聚的錢景太吸引人....
百貨集團若投資A4就不可能再投資同區域的A3,資金怎麼丟得取捨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