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9/02 03:21 蘇瑋璇、林金池/北縣報導
中國時報【蘇瑋璇、林金池/北縣報導】
「請讓我們保住球場,再培育出更多的王建民!」坐落於板橋浮洲地區的「榮工棒球場」曾是培育台灣之光的棒球天堂。但政府為解決高房價問題,將榮工球場劃為平價青年住宅用地,今年底動工拆除,棒球教練蕭文勝為此發動連署,盼為台灣棒壇保住一支重要血脈。
民國六○年代,前榮民工程處處長、棒球協會理事長嚴孝章在花蓮成立少棒、青少棒、青棒、成棒等四級棒球隊,八年後球隊移往台北縣板橋市大觀路,在榮工處旁落地生根。榮工棒球場曾培育出眾多好手黃平洋、陳義信、郭李建夫、陳金鋒,王建民也曾在此揮汗練球。
這支勁旅曾創下四級棒球選拔賽均奪冠的「四冠王」空前紀錄,現在國內職棒選手,約四分之一是榮工出身,榮工球場對台灣棒壇影響可見一斑;但隨世代交替,榮工青少棒、榮工少棒已陸續走入歷史,現只剩下碩果僅存的榮工青棒,以建教合作模式,由榮工和強恕中學共同經營。
在榮工隊執教廿九年的教練蕭文勝說,平價青年住宅進駐後,球場將被剷平、蓋起高樓,球員面臨無處打球的命運,因此發動連署,「為球員請命保存球場!」
蕭文勝說,百餘名小球員天天在此吃飯、念書、練球、住宿,不練球時還割草、整地,球場不只是練球場地,是家、更是夢想的起點。一旦失去球場,球員須在學校、球場、住家來回奔波,耗時又傷財,打球意願更低,「球隊恐怕面臨解散的命運。」
蕭文勝氣憤又沉痛地指出,榮工棒球場設備經多年使用,已老舊不堪,場邊掛網已掉落,場上坑坑洞洞,雨天練習場還沿用多年前搭建的鐵皮屋;在此克難環境下,小球員靠著對棒球的夢想撐下來,政府雖高呼振興棒球的口號,對照如今「拆球場蓋房屋」的作法,實在叫人心寒。
蕭文勝嘆,用球場換住宅只是頭痛醫頭的作法,他沉痛表示:「請幫幫我們保留球場,培育更多為台灣爭光的『王建民』。」
更新日期:2010/09/02 03:21 蘇瑋璇/北縣報導
中國時報【蘇瑋璇/北縣報導】
行政院核定「平價住宅」落腳浮洲,許多當地歷史建物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其中以曾培育王建民的「榮工棒球場」最知名,居民為此發動連署,向政府疾呼:「聽聽在地心聲,不要斬斷在地文化!」
北縣城鄉代局長陳耀東憂心指出,平價住宅將於十二月動工,預計民國一○二年完工,營建署不僅大幅提高容積率,也捨棄原有的公園、綠帶與道路街廓,全區變成密集住宅區,恐嚴重破壞生活品質,淪於「貧民住宅」,對當地發展不見得有正面幫助。
「金臂人」黃平洋聞訊很吃驚,他說,他從國中到退伍,在榮工打了十年球。印象最深的是,每天起床都要把棉被折成「豆腐干」,遲到就是挨一頓「竹筍炒肉絲」,軍事化訓練雖然辛苦,但也在這種磨練下,為台灣棒球打下一片江山。
黃平洋想反問政府:「房屋不夠就蓋平價住宅,但反過來想,台灣的棒球場夠嗎?」
台北縣棒球隊總教練謝長亨說,擁有自己的球場有助於維持球隊穩定運作,「租借球場麻煩又困難,拆球場等於拔掉球隊的根。」
居民曾小姐說:「我們不反對平價住宅,但不要這麼急就章!」當地社區規畫師鄭先生認為,榮工棒球場在球壇、台灣歷史發展都具有相當分量,再加上榮工處、榮民之家等歷史文化景觀,浮洲地區可說是活生生的「台灣光復後博物館」,「請政府看看浮洲特色,不要讓城市變成單調、高密度的鴿子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