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predator wrote:
講得沒錯阿
很多人會說把付貸款錢和繳房租錢的差額拿去做投資
(會差多少?貸款4萬 租屋2萬 差2萬?每年多24萬要賺甚麼?這24萬會不會拿去吃喝玩樂花掉?)
每年都賺個十幾%就太好了
每年保證賺個十幾%嗎?
如果沒賺呢?
如果倒賠呢?

30年來每年投入24萬
本金累積到720萬
如果每年都有十幾%的複利
恭喜你
應該會有幾千萬了
你變富翁了

我家這邊的房子
30年前一間100萬
現在一間1000萬
沒漲很多
只有漲10倍而已


當然,省下來的錢要怎麼用是個人的事,我也不擔心別人,顧好自己就好了...

有仟萬不算富翁的,不然,591上賣房的每個都富翁,哈哈,難怪大家房價都灌水給購屋者殺.

其實,因為我們回頭看以前,所以會覺得買房穩賺,我當然知道30年前一間房100萬,其實現在不只1000萬,可能2~3000萬,不只10倍...

但未來是我們看不到的,我們只能預測...

在今年以前賣掉房子的,我相信口袋都應該飽飽,賺了一筆..

但今年2月後進場的呢?講真的,能打平就很偷笑了,那是現在交易透明化還沒實施,據我所觀察,現在房價比年初"實際"降了最少1成.

1成代表什麼,在今年年初買房的如果買1000萬,現在剩900萬,買房穩賺嗎?

如果你把你賺屋的時間點從現在開始算,你估計3年內房價漲還跌,我相信沒幾個感保證的,但如果有人開賭盤,我賭他跌,而且跌3成,哈哈...

所以我才一直申明,不是我不買房,是不想接"套"房,當墊背
房價合不合理,算算便知道.

台北市大安區某地號,坪數約400坪,建蔽率65%,
容積率630%.公告現值約5億4千萬左右,公告地價約2億.

不假設建商已經養地多年的狀況,
而假設建商以10億買下土地(每坪250萬買下),
然後用了建蔽率60%,不考慮獎勵容積,蓋10層就好.

一般而言每坪8萬可以蓋很好了,
但考慮位於台北市又是高樓,
加上設計等相關費用,
估算每坪造價取寬鬆點15萬,
因為毫宅所以要用好料算20萬一坪,
所以造價花了4.8億,加計土地成本花了14.8億.

可以拿來賣的面積就直接算2400坪好了,
計算下來一坪是62萬.

有人有聽過大安區豪宅新屋每坪賣80萬(三成利潤)的嗎?
沒有準備一坪150萬想買?
門都沒有..

算便宜一點的地段,
看了一樣度爛!

窮忙一族 wrote:
房價合不合理,算算便知道...(恕刪)



理財周刊:房仲業不會告訴你的計算公式

http://www.taiwanchambers.net/newslist/036900/36948.aspx

Cheer 雜誌 ~ 房仲業務員不會告訴你的10句話


linpredator wrote:
一些神人都說要把差額拿去賺一年十幾%幾十%
有可能嗎?
你貸款跟房租的差額有多大?
你保證每年賺十幾%都不賠?
當然這沒有絕對的對錯
如人飲水點滴在心頭啦
...(恕刪)

認同您的看法

當把買房當成投資的時候,
如果買房的價錢,
是在建築及土地成本價錢的邊緣,
那要賠也賠不到哪裡去.

相同的,
股票如果買在低點,
要賠也賠不到哪裡去.



有幾個租屋的現實層面是常被忽略的:
1.等你年老時,是否還有房東願意出租給老年人?(因為房東會怕哪天房客有個萬一...)
2.是否每個房東都願意讓房客設籍?在當你為了兒女學區問題又好不容易找到滿意的房子時(設籍問題很多,許多房東是不願意讓房客設籍的)
3.房子總有需要修繕的時候,修繕的責任歸屬問題、品質問題、修繕效率等問題,你能否不厭其煩?
4.租金有高有低,當房東漲租金時,是否能接受?亦或又要準備開始逐水草而居的循環式生活?

有幾個投資的現實層面問題:
1.買房出租:
(1)是否能承受房客一天到晚甚至半夜、或是不定時的跟你抱怨屋裡哪裡壞掉要你馬上修繕的電話?
(2)能否承受哪天在你買的房子裡發生出現在社會板上的新聞事件?(例如:房客情殺、自殺)
(3)是否算過買房租屋有可能不是賺,而是賠呢?(例如:租金行情下跌、過多的修繕費、待承租期間)
(4)能否承受房客不時向你反應,要你解決鄰居或跟另一房客間的紛爭?
2.投資股票基金:
沒有一支股票或基金是保證穩賺不賠的,也有可能它把你所自豪的、因不買房而存下來的錢通通化為原本的1/2甚或更少......。(你怎麼保證把錢投去買股票基金是一定賺呢?)

很多人都會說:
買房再等一等,等降價的時候再買
這句話已經快變成口號、名言,但事實呢?
我也很希望養樂多能從現在的價錢,回歸到每瓶4、5塊
我也很希望現在能用5塊錢買到一包乖乖...
但是
很多事情已經不是那麼容易回去了
既然回不去
就只有面對事實往前走囉~
房子的價值,在於它是"家"的時候,
不管貴或便宜,
那種屬於自己的避風港,
千金難買

不是任何價錢的計算,
權謀的考量能比擬的.

租屋的漂泊感與自有房子的安定,
是兩種極端

如果問我在租屋多年之後會想要有自己的房子嗎?
我的答案是一定要.

從事相關行業這麼多年,
我不是要買,而是要自己蓋@@

worker365 wrote:
很多人都會說:
買房再等一等,等降價的時候再買
這句話已經快變成口號、名言,但事實呢?
我也很希望養樂多能從現在的價錢,回歸到每瓶4、5塊
我也很希望現在能用5塊錢買到一包乖乖...
但是
很多事情已經不是那麼容易回去了
既然回不去
就只有面對事實往前走囉~


很快...明年大選前大家再來看房價是降是跌...呵呵

MOBILE01不能開賭盤,真可惜...

omfr wrote:
*69年6月台股指數480.38點。
*70年台股指數低點502.92高點600.73。
*71年台股指數低點421.43高點546.21。

沒漲很多
只有漲15倍而已

民國69年國民所得為美金2155元

沒漲很多
只有漲10倍而已

(台灣國民所得從1965年203 美元-->1980年2155美元--> 1990年7332美元)

未來如此成長的機率有多大??
...(恕刪)

我認同你講的
那你就租房不要買房
玩投資股票玩30年嘛

我上面就有講了
這本來就沒有對錯了阿

有人愛租房子把錢拿去投資 很好阿 雖然只是租房子 但是口袋裝滿滿幾千萬現金
有人愛買房子把錢拿去置產 很好阿 雖然買房比較累 但是有安全感又有土斯有財

窮忙一族 wrote:
我不是要買,而是要自己蓋@@
...(恕刪)

自己蓋真的便宜多了
最近有個親戚自己蓋
在新北市土城區
花3000萬現金蓋了3間四層透天(地是自己的 只花蓋房子的錢)
全部自己住跟小孩住
爽得很咧
不用給建商抽
呵呵


窮忙一族 wrote:
租屋的漂泊感與自有房子的安定,是兩種極端...(恕刪)


這是相關行業業者定義的..

我到反而認為租屋有方便性, 不爽就走人, 有毛病就打電話抱怨, 扣房租, 誰怕誰

自有房子要賣反而很麻煩, 買了房子以後, 結果反而懶得動, 沒有新鮮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