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北大特區竟然會淹成這樣~~

levi0704 wrote:
北大特區舊名叫石頭溪
是一大片河床
是全三峽地勢最低的地方

這個區塊因該最怕的是地震吧
對河床有研究的可以討論一下.(恕刪)



我是土木工程從業人員,
也針對三峽地形及地質有所研究著墨,
如果你只是純粹藉這件事情消遣,那就跳過不用看了!
如果是想真的瞭解,大家可以聊聊!!

首先,
這次的淹水只侷限在台北大學正門口及部分學勤路,
初步研判,原因應該是北大特區局部排水溝設計不良(或保養不良),
導致地表水宣洩不及,才造成這次的局部淹水。

如果照你講的"北大特區是舊河道,地勢又最低",
這樣的豪雨,應該會全面淹水,且淹水應該會一兩天以上都不會退。

另外,大洪水來時,會不會水淹北大,我想你如果有看過歷年來的航照圖及相關地形測量圖,
你就會發現應該擔心的不是北大,而是兩溪匯流的土城,及河道變窄的下游。
更何況,北大特區離既有河道有多遠,離既有河床高差有多高,你知道嗎??

上述資料,我想就不用交代的太清楚。



第二點,
依據北大特區鑽探結果,這邊地層普遍是卵礫石層,
而不是黏土及沙土層,這點使得地震來臨時,
北大不管是抗震、抗液化及抗沈陷、抗上拱的能力都比其他地區好的多,
承載力及地下排水也良好許多,
所以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最怕的是地震",所為何來?
還是又是道聽途說、不知緣由的台北斷層隱沒帶?

上述資料,如果你有興趣,我倒是可以好好教教你。


林口胖胖 wrote:
提供林口其中一個滯洪池給大家參考,林口大大小小的滯洪池有20個左右...(恕刪)



林口是塊好地方,只是單純針對滯洪池有感而發,希望林口胖胖見諒。

林口是山坡地,依據水土保持相關法規規定,由於土地開發對鄰近與下游地區易造成直接及間接之影響,為避免開發行為造成環境破壞、水土流失等災害,山坡地開發需設置"滯洪沉砂池"

近年來,因為政府及學者不希望山坡地大規模開發,
所以滯洪沉砂池越設越大,越審越嚴格,
因為山坡地本來就不適合居住,山坡地在大自然本來就是涵養水源用的,
但建商滿腦子都是錢,把山坡地拿來開發,
才另外再設置滯洪沉砂池,以符合開發法規要求。

所以不是有設置滯洪池,就是有良政府或建商,他們也是不得已!!

EXTRA BOLD wrote:
林口是塊好地方,只是...(恕刪)


我贊成你的觀點,建商與政府為了錢開發蓋房子無可厚非

重點是在開發之餘也要注重水土保持,當然水利設施一定要做好

建商為了賣房子、要維護滯洪池、美化滯洪池,把成本加上去是一定會的

滯洪池、疏洪設備、水溝加深不都是為了瞬間爆雨、連續超大豪雨而設計的

現在守護運動公園周邊的森林,在豪雨之際,就有大自然的疏洪功能


照片由葡萄藤Allen所拍攝

跟你對話,真的好多了,不流于情緒,理性討論,北大有你這種人真好
管他房子成交多少錢

學勤路有淹水不要買 學成路沒淹水可以買
是這樣嗎?
EXTRA BOLD wrote:
我是土木工程從業人員...(恕刪)

這是讓我看最久 最佩服的一篇文章
其實針對北大部分地區淹水這件事
對北大絕對是正面的 有好處的
以北大居民的熱心 有缺失必改進的特性
就怕缺失不出現
有缺失沒甚麼
面對它 處理它
這是北大特區持續進步的動力
我想到921的時候
台北有樓塌跟少部份房損
結果在媒體把焦點集中在受損房屋,不斷放送下
很多國外友人都以為台北城倒了大半

這次北大淹水也是
明明就是部份淹水,而且當天不到中午水就全退了
我晚上回家看到新聞還一直報北大淹水
讓人以為北大還泡在水裡
怎麼不播一下中午水全退之後的情況呢?
新聞也要跟上時效性吧...


firedragon wrote:
我想到921的時候台...(恕刪)


新聞就是這樣~一直報一直報~不是只有北大而已啦~~
相對的~~我覺得北大淹水報的不多~~

archos wrote:
新聞就是這樣~一直報一直報~不是只有北大而已啦~~
相對的~~我覺得北大淹水報的不多~~


一直報也要更新一下啊
昨晚應該有一堆人去逛夜市了吧...
結果新聞還在報淹水...

EXTRA BOLD wrote:
我是土木工程從業人員...(恕刪)

好棒的回答
謝謝

sim0831 wrote:
鶯歌市區這10幾年來...(恕刪)


要不要去光明街口那邊看一下 超順五金行那邊 昨天沒淹水!?

那我看到黃泥跟沙包都是鬼搬來的....郵局前方半夜爆人孔蓋 還是我報警處理

少地方還是有小淹水 只是沒北大特區那樣扯 O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