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pendesmix wrote:
看來你根本不懂淡江大...(恕刪)


別生氣 =.=
橋除了紓解車流量以外, 重點是以後的貨運不再是要經過台北了 -.-
明明一座橋搭起來可以河口兩岸的生活圈活絡起來, 甚至是影響到淡水旅遊和工業的發展 @@
我想不出來為何不搭起來?

有沒有注意到淡水日常生活用品的價錢其實比市區還貴?
貨運費啊!! 轉來轉去都是錢...

淡水的工廠要出貨櫃, 都要提前一天來工廠放著等隔天早上裝貨 -.-
想想早上開來裝貨櫃, 下午從台北港上船或機場上貨機~






對不起,我無意唱衰淡海新市鎮!
只是依個人經驗要提醒大家對一些重大公共工程短時間內不要有太大期望!
20年前在新莊買房子,業務員告訴我新莊捷運及機場捷運即將動工,
20年後到現在都還沒通車,謝天謝地活得還夠長!只是我也要搬離
新莊了!
新莊、樹林人口稠密都已如此,更何況是姥姥不親、舅舅不疼
偏遠的淡海新市鎮!
人生沒有幾個20年,不要輕易下賭;而建商早已把
捷運增值效益灌進售價裡!
政客面對選舉會開空頭支票,但真心推動的沒幾個!
老話一句,不論因為環評因素或成本效益因素,我還是認為
淡江大橋、北淡平面道路和芝投公路10年內甚至20年都不會實現通車!

準備面對現實吧!不要有太多浪漫和一廂情願的想法!



hijack5702 wrote:
對不起,我無意唱衰淡...(恕刪)

只能說,真勇者...XD
不過,這篇文章有被保存20年的價值...
現在網友都好敢預言,
直接嗆數字...

反正說不準也不會怎樣...
了不起被翻出來鞭屍而已...

hijack5702 wrote:
對不起,我無意唱衰淡...(恕刪)


好有趣的一段內容喔^^
可是就像任何一個地方一樣,每一個人對自己生活、或是將來決定生活的地方,都會有一定的期待,也並不是現在以為的好的地方才是好的,其實每一段建設、規劃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有政策上的需要、也有實際上的需要。其實考量大台北的生活圈,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被妥善的規畫並且展望到未來,對長期處在擁擠的環境的人來說都是很大的誘因的。
雖然我是不太清楚其它新市鎮目前的規劃,可是對淡水這個新市鎮,我覺得政府是希望成為活絡台北的另一個抒鈕的。怎麼說呢,因長期來看,基隆港的機能將逐漸的被台北港所取代,而鄰近的淡水是可以吸引外國觀光客的一個因素,所以就現實來說,淡水的許多硬體和軟體設施肯定會陸續在這幾年施工或宣導,同時改善交通以美化門面是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我不認為聯外的快速道路、淡金大橋、輕軌的重要設施會輕昜的跳票,相反的會更如火如涂的進行才是。如此就海運、空運的聯繫方面會更密切。才有機會促進大台北經濟圈更大的發展才是。
淡水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新市鎮如果只是為了紓緩人潮,那搞那麼大的市鎮規劃其實就是一件挺瞎的事,可是事實卻是新市鎮不但已經規劃了,許多建案也陸續的在施工興建當中,而就目前的銷售情況來說都還是挺樂觀的。建商不是傻瓜,許多搬來新市鎮的人也不是唐吉柯德有這麼大的冒險精神,只憑建商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肯掏大把的錢出來。
記得學校上課時曾學過,城市是有生命周期的,因此每一個階段已經老化的區域都需要有迫力的執政者加以去破壞再更新,所以曾經想去國外學大樓爆破^^可惜現有的環境仍然沒有成熟到這種地步,這時,新市鎮就具有活水的功能了。
不然有誰曾想過曾經一片荒涼的東區有朝一日竟會取代繁華一時的西區。這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環境造就出來的啊。所以請給新市鎮好的祝福^^謝謝
淡水最大問題在交通,沒道理對外只有台二線。以前人口少講話沒人聽。現在應該不一樣,人口變多講話要大聲,不然繳稅幹嗎


hijack5702 wrote:
對不起,我無意唱衰淡...(恕刪)


每個人都有權利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點我尊重您...
可是若想要說服別人..必須提出自己的理由...
但很遺憾地您的想法與大部分不了解新市鎮的人的想法相同...
這棟樓之前就討論過這個現象..這點還請爬文..
大意是說..
"不要以已開發之都會區來比較淡海新市鎮的建設規劃"
您提到的新莊與樹林..甚或是中永和板橋等等人口密集之都市..
正是因為人口稠密..缺乏有遠見之都市計畫..
才正是阻礙其重大建設的主要原因...
講近一點..別棟樓炒得沸沸揚揚..桃園捷運綠線為何會被打回票?
分析其路線..都是經過人口稠密地區..交通量大的區域..
真正需要捷運的路線..反而最不容易通過?
原因就出在"錢"!
桃園綠線正是因為通過人口稠密之處..整體造價驚人..
同樣的預算拿來做淡海捷運綠山線可以做好幾條..
這樣的問題發生在所有的人口密集城市(或是我們可以說--房價地價高的都市)
幸運點..遇到對的時機點與預算..
可以像板橋新板特區整個打掉重新規劃...
或是伴隨重大建設議題..像是機場捷運...
否則有任何已開發都市能如此輕易規劃如此重要的建設嗎?
只有新市鎮有此能耐..否則遠雄也不必找原先如此荒涼的地方大規模造鎮...
不正是因為整塊土地規畫起來容易得多?

我曾經提過..新市鎮的建設思維很像著名的PC遊戲模擬城市..
一切都是預先規畫好的..
而新市鎮的規畫藍圖是30萬人的大都市..(光新市鎮本身)
懇請您先去爬一下這棟樓..特別是light大分享的樓層..
著眼在於甚麼對新市鎮最好..
而不是將一個已經是三四十萬人的已開發都市現況套在新市鎮...
已開發與未開發是完全不同的思維..

我還是那一句..
有機會來新市鎮住幾個月..
您將會有不同角度的觀點..
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我相信數字,數字會說明一切!
日本國債日益攀高,就是作了一堆沒有效益的公共工程!
淡江大橋、北淡平面道路和芝投公路如果會蓋早就蓋了!
以淡江大橋150億造價,
完工後通行收費一車20元,
每天通行2萬車次,一年收入不過1.5億,不算利息支出,
後續維護成本也要100年攤平,更何況通行費能否收取也是問題!
淡江大橋都已如此更何況芝投公路!
而北淡平面道路在周錫瑋任內吵的熱熱鬧鬧,到最後還是無疾而終!
所有的企劃、規劃
都是紙上談兵,花不了多少錢,施政是有優先次序
的,最後還是趕不上變化!
別說我不是當地人不了解,也可能不是當地人會更客觀!
我即將要搬到北海岸去了,上述那些工程能作當然我也受益不少,
我只是重實際偏向保守不會拼命幻想!
考量天候、地理、交通和景觀以及售價,八里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
台64一上就四通八達,比淡海新市鎮快多了也近多了!很奇怪?一堆人
還在癡癡的等交通建設!
問一個簡單問題,20年前買在新莊,20年後的今天,房價漲成這樣,
你要搬家了,可別跟我說你都沒賺到錢,我猜至少比你當初買的時候高出200萬吧,
我認為房子買了假如沒貶值甚至還有賺,也值得了,難道要能賺個400~500萬才算
有價值嗎?
我們都知道道路是一個城市的血管,活絡整個城市的活力,舊有的城市思維從來就只是急就章的建設,而忽略了整體的規劃,才因此造成了都市生活指數一再的降低。台北市因為這樣子經歷了超過十年的交通黑暗期,我相信許多人都曾經經歷過那段痛苦的日子,可是如果不經歷那段的陣痛,那城市的壽命就更短了。
現在許多人對中、永和、新莊、板橋這些地方的交通有怎樣的印象呢,這裏都發展的很快、人口很多,可是街道的觀感呢?市容呢?雖然房價不低,可是有沒有相對給住在那的人等值的感受呢。我想在那些板面也一定討論的很熱烈,而且也都期待政府能優先在那些地方有所做為的。
衛星都市、新市鎮其實都是為了紓緩及解決舊都市老化的問題而誔生的。因此新市鎮的規劃往往是著眼於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同時具備有一定的功能性和指標性。
現在的都市發展和規劃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著重地方性的建設了,而是要想辦法把整個城市串連起來,配套性的去規劃和聯繫每一個城市的成員,經濟發展才能更均衡。
因此以淡江大橋為例,他的功能性不只是紓緩淡水一處的交通,他同時還具備有了聯繫台北港及縮短桃園機場到淡水的距離的誘因。可以進一步的剌激淡水的觀光及經濟發展。這也是為什麼淡江大橋須要和輕軌一併考量的原因。外地遊客下飛機後經由快速道路、或下郵輪後從台北港出發,都可以很快的到淡水任何一處旅遊景點,我也相信就硬體部份,淡水是可以做的到這一點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漁人碼頭那會規劃出星級的酒店的原因。配合輕軌,則是可以很輕松的將這些外地遊客送到其他像紅樹林、北投等等著名的旅遊景 點,在即可縮短行程時間又可以結合旅遊功能,相信很多常出國的人都會知道,以有限的時間裏,這會時很吸引自由行的因素。
以北京為例,雖然路面上的交通總是擁擠的可怕,可是因為他在很早前蓋的環線地下鐵,連接了王福井、紫禁城及其它重要的景點,所以對短期旅行的人來說誘因很大的呢。
如果今天只是究一座橋的造價及回收效益來討論的話,其實並不是很客觀的。因為數字往往是最會騙人的。再舉一個例子,今天許多國家的政府會利用一些減稅的措施,或吸引外商投資、或減少人民付擔,帳面上是直接的稅收減少的,可是如果因此而造成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而增加消費力,那麼整體的經濟就會運轉有活力,甚至會超過損失的金額。七0年代的福特,是我最常舉的另一個例子,曾經要關門的福特汽車,在當時做了幾項令人匪 疑所思的做法,包括降低售價、提高工人的薪水、減少工人的工作時數,每一項就聰明人的眼光來說都是穩賠不賺的,可是說也奇怪,福特汽車卻因為這樣而起死回生。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許多的措施不要只看一個點,有時也要想想看整體的環境、時機,至少就現在來看天時、地利、人合都是具備的呢。所以過去不做不代表現在不做,因為時機到了、成熟了、不得不了;整體的新市鎮已經重劃好了;建商、購屋意願都增加了。所有的條件都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啊。
所以還是請大家給新市鎮祝福和期許好嗎^^
hijack5702 wrote:
我相信數字,數字會說...(恕刪)


從你的發言就可以看得出來,不僅對新市鎮沒有什麼了解,更是對經濟或是公共建設的知識有嚴重缺乏。

理由1:中華民國是靠稅收的好嗎?不需要攤還利息一百年,這蠻基本的好嗎?

理由2:當有朝一日淡江大橋蓋好之後,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所創造的稅收不論是在觀光、貨運和一般市民的使用 上,都遠超過你的想像,更不用說因為交同帶動的區域發展所造成的產值。並不是隨隨便便像你一天估個兩萬人(這也完全沒有知識基礎)就OK,真是在網路上打嘴砲誰不會阿!

理由3:影響日本國債升高,以至經濟泡沫化的因素太多了,你講的公共建設只不過充其量可以算做影響的因素之一,但是你怎麼說"造成日本國債升高就是因為蓋太多公共建設"? 實在是有一點牛頭不對馬嘴...

結論:
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講話之前,最好要思考一下自己要講的話,該有的知識要先培養一下,這樣才不會怡笑大方。

祝大家新年快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