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尋屋趣-關於汐止的物件大家可以一起在此討論喔!


power-led wrote:
二十年前我搬到樟樹灣時,遠景是美麗的
規劃有公園,有車站...

20年前就是1993年,那個時後那來的樟樹灣站啊?完全沒有提案啊?樟樹灣站被列入計畫是在2005年才開始的「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暨區域鐵路後期建設計畫」。

汐科站每日進出人次高達12,049人,是台鐵所有捷運化新增車站之中,表現最好的車站。
power-led wrote:
二十年前我搬到樟樹灣...(恕刪)


P大,還是念念不忘,騎越野單車通勤呀 ^^
說不定,以後有U-BIKE可以騎,騎壞了可以換一台(口誤)。

想到小弟初來乍到汐止時,經過汐科站,還在想說那邊怎麼那麼多人在走動,
當時不知道那邊有一個車站,只覺得那是什麼場所,好怪,猜不透是幹嘛的,
詎料,竟然就是現在三不五時在走的長廊,
那個坡道是不陡,但是趕車時,走起來還真是火氣都上來了。
曉明之家 wrote:
POWER大大,語重...(恕刪)



以前有接觸過中部的建築相關業者,基本上能搞砂石的,沒有一定的"黑"背景是做不來,小公務員僅憑正義感去辦的話,被民代關切只是還好而已,弄不好自己哪天變浮屍.....隨便舉個最近的例子:苗栗縣....

lulalla wrote:
20年前就是1993...(恕刪)


火車站算啥

當年售屋公司還有提到捷運站呢

就在好市多後面,還說是板南線終點站

後來才知道,賣房屋的嘴砲最厲害

我家的建案當年還叫"綠園道"呢!

另外!

魯拉拉大一定沒有進出過汐科站!

最近買了台carryme

想挑戰一下騎進月台,不知會不會被打!

好神猫 wrote:
我是一直在8:24分那班車上等到8:42分鈡(南港站下車),才開
下一班8:42分1143次區間車已經開過來...(恕刪)


可惜了, 南港站下車, 大大可以坐 08:37 那台自強號, 這列有新增南港站停車
汐科站我覺得應該要建議台鐵加裝月台門或者是欄杆。往基隆方向的月台接近北站的坡道走道超窄的,每次都等到火車開走之後才慢慢出站。往台北月台中間是快車經過的第三軌,常被突然呼嘯而過的自強號嚇到。
ITZJUILA wrote:
汐科站我覺得應該要建...(恕刪)


這樣才刺激阿!

尤其是下了北上月台往南出口走

那個月台寬度大概只有1公尺多

然後看著下一班列車迎面而來

特別是晚上那個燈光

過癮啊!

能設計出這種驚悚車站的人,也是厲害的!
有關汐科站站體的問題,筆者去年就已經反應過了,北上月台面積加大不是不可能,
尚須經道路主管機關及新北市政府同意,方可於大同路二段上空擴建月台。

另一點比較少人提到的月台雨蔽不足問題,說要召集相關單位商討解決方式,應該也是不了了之,
上週省沈議員偕同新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及台鐵副局長會勘汐科站時,應該一併反映的,甚為可惜。
不過沈議員FB有提及:汐科站北上月台空間過於狹窄遂要求設置欄杆,惟台鐵表示軌道也有貨車運行,
而貨車載貨寬度常超過車箱,因此如設置欄杆需退縮30公分以上,在汐科站根本沒有退縮空間。

對號快車呼嘯而過的情形,真的很可怕,更恐怖的是目睹列車近距離對月台的乘客按喇叭的情形,
現場就有人驚嚇過度跳起來差點跌落月台,實在是恐怖,這種事後拼裝的月台只是圖一時方便而已,
使用便利性和乘客安全方面都很大的問題,如果天氣好,新台五路沒太嚴重的塞車,毋寧開車出門。

------------------------
以下是台鐵的回覆內容,供參
------------------------
感謝台端對本局的關心,本局范局長已詳閱並交代工務處妥為處理。有關台端反映汐
科站等事項茲說明如下:
一、車站建設須依鐵路法暨相關規定辦理。另車站規模亦涉及土地範圍、經費等,汐
科站原設計僅在鐵路用地範圍內布設月台,亦即車站鄰大同路二段側之月台因不能超
越道路(含人行道),故無法再擴建。惟後續如有建設經費並獲道路主管機關及新北
市政府同意可於大同路二段上空擴建月台,即著手辦理月台增寬工程。
二、另有關雨蔽不足部份,囿於軌道上方既有電車線及安全考量,倘增設雨蔽,尚有
施工技術等問題待克服,本局將再擇日召集相關單位商討解決方式。
三、另有關您反映「區間車於停靠月台近距離對月台上的乘客按喇叭使現場乘客驚
嚇」1節,已轉知本局機務處,並說明如下:
當司機員運轉列車發現有人、車侵入車輛界線時,依規定會鳴笛示警,以確保行車安
全;為改善汽笛擾民,本局已請各機務段轉知所屬司機員,運轉列車在不影響行車安
全的前提下『禁止鳴笛』,以提升服務品質。
  台端關心鐵路建設,謹致謝忱!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工務處代理處長 徐滙源 敬啟

power-led wrote:
火車站算啥
當年售屋公司還有提到捷運站呢
就在好市多後面,還說是板南線終點站
後來才知道,賣房屋的嘴砲最厲害
我家的建案當年還叫"綠園道"呢!

1993年那個年代,捷運站是票房毒藥,火燒車事件一直鬧,還有人會拿它當利多喔?那個建商還真呆。
好市多後面不是白匏湖垃圾場預定地?當時鎮長稅事件鬧得很兇啊!老一點的人應該還記得。
前幾天到國泰醫院後方的延河道路行走,我想這裏應該就是自行車路線吧,感覺還不錯!唯獨那個人行道的設計實在是很有話要說。首先人行道就不是很寬了,然後那個突出的花圃佔掉一半的寬度,每每走到花圃處就感覺很有壓力,碰到跟人交會更有"過獨木橋"的感覺。再來是那個花圃的材質設計,汐止氣候加上靠河,濕氣必然不小,用那種材質只會讓外觀看起來非常老舊、好似不乾淨又沒質感。這跟國家交響樂周圍人行道和花圃材質差不多,沒多久就看起來有很老舊又髒髒的感覺。

真的拜託、希望這些做都市建設的公家機關,請好好考慮地區的氣候、未來使用情境,還有周遭環境整體完整感好嗎?都市建設不是"有就好"而已這麼簡單。我建議做都市建設的設計人員,先好好看看公視曾經播過的"城市的遠見"系列,看看人家國外的都市建設是怎麼規劃的?如果找不到影片,我願意免費借給你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