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1001010 wrote:
公車業者鼻子都很靈,把路開好了,有沒有乘客他們都會先卡位,我到台北上班都很累,除非比早的,這班沒位置就等下班下下班,幾乎在淡水捷運總站就很難有位子了(恕刪)


說沒位子,會被捷運粉絲團批鬥,上次有人這樣講,就被批說:沒位置是不會站嗎?每個都要坐,開幾班都不夠,司機跟車輛都不夠用了,怎麼可能加班次?

這再麻煩大大向議員反映,建議改成淡水、北投一比一發車,或是乾脆統一由淡水發車,而不是淡水一、北投二這樣的不公平待遇,畢竟淡水站的出入人次都比北投高近一倍!! 為何北投班次卻比淡水還要多??

1001010 wrote:
公車業者鼻子都很靈,把路開好了,有沒有乘客他們都會先卡位,我到台北上班都很累,除非比早的,這班沒位置就等下班下下班,幾乎在淡水捷運總站就很難有位子了...(恕刪)


公車是不管承載業績的.
最主要的獲利是來自於政府的補助..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根據http://webptt.com/m.aspx?n=bbs/MRT/M.1455542885.A.124.html#Spanj最近報表105年1月份進出站統計人數排名,北車第1,淡水第9,北投排到46,報表官員都沒在看
宏盛新世界2
4月26日
淡海新市鎮新市段204地號上樑儀式











台北灣四季之旅 宏盛新世界1 宏盛新世界2

mummypipi wrote:
台北灣四季之旅 宏...(恕刪)


說真的,資金夠的話,又真的想買淡海新市鎮房子,以我的經驗,真的只有宏盛還可以相信。不過話說回來,新的房子設計都沒有陽台了,不然就是陽台小小,還用金屬細欄杆,我還是喜歡傳統的用水泥牆的陽台。所以現在開始都只看舊的房子了。新的房子公設比都太高,我覺得建商就是想省蓋房子的材料錢,弄一堆公設,其實以後也是住戶得自己經營,說建商會協助,我實際看過的例子,到後來都不了了之。所以對新建案,我的信任度非常低。因此最佳建議是:真想買新建案,不要買預售屋,至少要買新成屋,要買新成屋,就實地去看看,不管是要住的房子本身或者公設(不論設施還是公共空間的建設),看看確實有實現的部份,至於那種未來的promise,就算有白紙黑字,也不要放入考慮中,那種未來的promise,永遠要預設不會實現或者跟說的或文件上寫的,要打個折,以這樣的心態去買,付了鉅款(註:對你來說絕對是鉅款,但對仲介或建商來說,只是普通的一筆錢),應該後悔程度都不會太高。你說有白紙黑字,那有什麼用,也許真的打官司比較有利,但你買房子是為了安居樂業,不是為了打官司,何況這些建商身經百戰,拖字訣也一流,拖久了,真正住在房子裏每天生活的是你不是他,誰會比較耐不住?想想便知。

再來,跟著仲介或建商或者廣告公司招待去看房子,去之前把自己care的部份先順一遍,記下來,當場看的時候,該記錄的記錄,該問清的問清,但千萬不要跟對方裝很懂(不管是你自己或是找好像很厲害的朋友),甚至challenge對方,或者想用挑剔的方式殺價。別忘了,人家是混這行的,你或朋友只是偶然才去一次。再者,你一旦挑剔,對方就知道你想買,一旦被對方知道你想(註:就算你或朋友真的只是習慣性挑剔或者真的沒有很想買,但對方一定會這樣想你是很想買,兩軍對峙,先蠢動的一方通常會失先機),要殺價恐怕就很困難了。還記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話吧?萬一是被對方用上這句話,你就慘了。

最後,有時碰到問題,對方會說,不是故意的,so what? 你買房子,付鉅款,不是要來原諒別人的,對吧?說個殘酷的現實,你事後要鬥贏仲介、業代、廣告公司甚至建商,勝率幾乎是低於20%,何況,就算有同仇敵愾的戰友,發展到最後,很多人心裏恐怕也是自私的,一旦自己的利益可以接受,就會慢慢不著痕跡地打退堂鼓(註:問問自己,你不也會這樣做?就算你很有義氣,但你家人、親戚或朋友也會勸妳,這樣就好了,算了,對吧?),這也是一直以來房屋糾紛求償的案例,幾乎絕大多數到後來,求償方慢慢隨著事情越拖越久會瓦解稀釋掉。

所以自己多作功課,多三分準備,寧可事前預期或知道一切,也不要到事後再來後悔和原諒別人,委屈自己。你說對吧?

以上淺見,提供參考。

(註:想炮我的人可以用力炮,但你心裏很清楚,我說的就是非常接近實情!)
學者:國土發展觀點統籌解決居住問題
發稿時間:2016/05/02 13:24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日電)

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林建元今天表示,台灣住宅問題面臨台北都會區高房價、高住宅自有率、高空屋率,以及低租金報酬率、低居住品質「三高二低」問題。
以房價所得比來看,他說,台灣平均8.4倍,但台北市15.7倍,要15.7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房價當然非常高。

林建元表示,年輕人來台北求學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但薪水不高,只能租房,買不起房;以新北市淡水、林口為例,新台幣1000萬元可以買到新房,一個月必須負擔4萬2000元,剛好是碩士畢業後工作2年的平均薪水,年輕人當然苦惱。

林建元認為,政府打房已有效果,去年第4季,全世界主要城市房價都上漲,只有台北市下跌,據他了解,從民國103年到現在,台北都會區房價約跌2成。
他說,央行總裁彭淮南相當有智慧,還要信用管制嗎?當然不可以,因為如果房價再跌1成,換銀行要緊張;原本房價過高叫發高燒,吃退燒藥後退燒,還要繼續吃嗎?當然不可以再吃。

清爽小雨g wrote:
說真的,資金夠的話...(恕刪)


論述的得真好
小弟也不喜歡預售屋..

如果是資金欠缺.對建商有信心.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
但是
不管是新成屋或預售屋
旁邊有一大塊預定地建地..
感想就因人而異..
試問..
當您入住之後
隔鄰的空地開始動工..煙塵噪音等等
還有
很有可能的損鄰賠償..
台灣的建商蓋房子
可是不會管其他旁邊的建案是否會有影響.
採用的工法很有可能會造成其鄰近房屋結構或地盤造成影響

不要覺得不可能
我住的社區.
在每每隔鄰的建地開始施工到完工
都領到一筆不小的損鄰賠償.
到目前為止好像還沒有例外的.
RC這種建築物類型可是經不起多次的折磨..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2016年新北市4月份人口增加第一名新北市淡水區(月增290人)
2016年新北市4月份建物移轉量第一名還是新北市淡水區(月增57%)


上述資料為轉貼請自行服用
正確不正確
我也不懂歡迎自行上網核對

不長眼 wrote:


論述的得真好
小...(恕刪)
區區以後也不買預售屋,要買看的見摸的著的東西,廣告寫的好,完工的東西都走樣,公設像吃錢的黑洞,又不實用,漏水處理不完,建商怎麼說你花多少錢跟我買的要蓋多好,說給別人聽他們都說你要跟我說會漏水,多少錢我都不會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