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那些地方算是蛋黃區呢?

如果
有一天
地球暖化海水又再上升

台北市很多區域被海水給淹了

那時候新北市也些地方還浮在海水上

但是
也不會取代台北市蛋黃的地位

因為原本的政治社會文化商業中心會轉移到
類似台中之類或桃園之類的地方
因為台中腹地夠大而桃園地勢夠高

比科學園區
路竹科學園區比新北的規模家數大
比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比新北市任何公園更大

房地產很簡單
地段...地段...地段
就是這個趨勢
新北市很簡單評估
它就是台北市的衛星城市
就是台北市的蛋白與蛋殼
永和的房價永遠會比其他地方好
就是地段靠近台北市精華區
nicemanpower wrote:
除了這個原因 有沒有其他內幕呢?
當初新板CBD有規劃很多商辦
但最後結果反而建商為了眼前利益蓋了很多住家
原本應該有很多商辦的地點成了住家 就會削弱其商業力道
據說從棟距可以看出來這樣的地點原本就是希望作商辦使用
結果反而乾坤大挪移變身住家
有沒有人可以多做說明一下?



以都市機能的層次來看,A級商辦位階高於廠辦,精品百貨高於大賣場是不變的道理,這也是以前台北市被人家當成是蛋黃,台北縣是蛋白的原因之一.


就算新板特區蓋的A級商辦數量不如預期規劃,但還是遠比周遭其他區域(例如:中和)只有"廠辦"好很多.而且新板特區還有行政中樞(新北市府),交通中樞(四鐵匯集),還有百貨商圈等其它機能來彌補商辦數量的不足.這也注定了在新北市內,板橋會是蛋黃,中和是蛋白的地位,畢竟兩邊整體層次差太多了!


ps. 你開版標題的蛋黃不就是限定在新北市內嗎? 不要因為中和在都市機能的層次上比不過板橋(行政,交通,百貨,餐廳,銀行....),就刻意去質疑新板特區的商辦數量或新板CBD的大小,或是東拉西扯比櫻花數量,不然就是把新板推出去PK台北市的CBD,很可笑,標準的酸民心態! 你怎麼不拿你的中和"科技重鎮"的內涵和規模去PK台北市的內湖科學園區??


中和的N大、永和的E大、三重的輕大,除了活在誇張自我感覺良好的個人世界裏,長期在01的操作、炒作自家的露骨手法,向來是千篇一律⋯

其實「掰」得再多、「潤飾」再多,中永和及三重還是不改其「十足典型」的「衛星附庸」角色

一個有相當規模的都會區,原本就會產生附庸衛星城市,中永和、三重、新莊⋯包括過去的板橋⋯都是如此。

附庸衛星城市,由於不具備高階、跨區「服務(行政/交通/商業/醫療⋯)」的機能,在「都市分工體系」下,往往會漸漸淪為「下游的、被宰制的、偏社經弱勢者」群聚的區域,這是必然的常態,因為我們不可能期待一個龐大都會區所有的人都是社經強勢的人,而許多在都會中「討生活、糊口飯吃」的人必須棲身於還算方便、不會太偏遠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衛星附庸」區域,現在的中永和、三重正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原本板橋也是如此,但兩大原因漸漸改變了板橋的屬性,讓板橋擺脫與中永和、三重...同屬附庸衛星城市的格局:

1. 都會區更具規模時會從「單核」慢慢變成「雙核」再到「多核」,這是都會發展的需要,它會從中去找適合的區域,如北市東區、信義計畫區、大直、南港,板橋(及新莊)也是如此。

2. 板橋當初可以成為多核(蛋黃)的候選者,除了先天在淡水河西岸居中的地理位置外,還包括向來就是前臺北縣縣治的角色(這點在北縣升格、行政位階提昇後、新北市人口比臺北市多更多後⋯更顯強化),加上臺鐵的大站(樞紐特性),剛好又有臺糖、公賣局等素地可供整合,於是在前幾任縣長的積極推動下,形成現在的氣候。

補充:臺鐵路線經過板橋全境的這5公里加上原調度場,在過去(除了車站區域之外)可能是地方發展的絆腳石,但全面地下化後卻反而因此在區內「精華中軸線」上釋出了大量的道路面積和空間,也強化了板橋的交通樞紐特性,即使不把重劃特區素地等放進來看,光這點就已經讓板橋擁有優於三重與中永和的基礎優勢了!


新北市境內,將來除了板橋這顆蛋黃會更明顯外,下一顆會出現在新莊,然後就是更外圍的林口⋯但絕不會在沒有大面積素地及商業腹地的「純衛星附庸城市」,如中永和、三重等


(圖)臺鐵地下化在板橋中軸線釋出的空間型塑了板橋的樞紐特性:





(圖)蛋黃會提供較高階的消費服務和機能:
(一線影城)

(多家大型百貨或精緻購物消費中心)

(銷售相對稀少卻高價商品的精品店)



(大型醫學中心)

(行政中心)

::::::::::::::

(圖)蛋黃會有蛋黃應有的「樣態」:
(相對壯闊的市容裏,有包括上述元素以及A級商辦群,大型節慶鎂光燈的聚焦處...)








krissijr wrote:
以都市機能的層次來看...(恕刪)


問題是 交通上而言 中和搭環狀線就能不轉線直達板車五鐵共構
板橋的新埔府中江子翠亞東一樣得搭藍線
中和到板橋不需要跨淡水河 絕對比新莊快
而除了中和也能輕易利用的板車
回到捷運
板橋只有藍線環狀十字交叉
中和有橘線 環狀 萬大 南北 四條路線形成雙北最密集複雜的網狀捷運路線
台64,新北環快,台65中和次系統及北二高
怎會說交通題材上不如板橋呢
再到輕鬆騎最愛說嘴的公車
第一名營運量的307 中和恰在中點 並與第三名的262交叉
那種班次根本就是BRT等級

基本上 交通題材上 板橋的部份已經接近結束了
所以當初沒有一鼓作氣在新板廣設商辦
而偷斤減兩改作住宅
註定了這個CBD的成就僅此而已

但中和的部份還沒完成
尤其穿過中和產業區塊的環狀線萬大線尚未通車
自然表象上看起來不同
不過也陸續在動了
中原站的元隆捷運雙星及橋和站的華隆經貿廣場是個開端
捷運沿線大量廠址都是可以隨著捷運升級的腹地
加上新北市優秀人才
尤其優質的板橋人及雙和.新店
恰可就近經由便捷交通路網貢獻於地理中心位置的中和

簡單一句
新北市目前房價最貴消費能力最強的人地點在板橋雙和新店
想賺這些人的錢 要設在哪邊最適合?
看看消費門檻千元以上會員費的COSTCO開在哪邊就知道(而且開了人還爆多)
別再亂說我沒拿出實質交通建設作為根據了

至於內科 其實還真不適合通勤
不論柵湖線或環狀線都只有中運量
等中和捷運路網陸續完成
真正能廣納優質人才的地區仍是中和

至於為什麼要提及景點
因為很多偉大的城市常常是依山傍水
只有令人喘不過氣的都會
無法真正留住人
看看大安(森林公園 福州山 富陽)信義(四獸山)天母(古道)大直(劍潭山)
下了班 偶爾上烘爐地圓通寺 像飛在天空俯瞰這座城市 會讓人覺得好一些
那未來的新莊副都心呢?會超越永和及新店嗎?

lujabin wrote:
那未來的新莊副都心呢...(恕刪)

不確定耶
如果老老實實的發展CBD
該蓋成商辦就蓋
又在新北中正區旁邊
大企業有進駐成功的話
加上捷運機場線提供了一個類似當年通往松山機場的敦化南北路角色
我不敢說新莊運動公園會不會變成大安森林公園
但與其新莊發達 我寧可是新板 畢竟比較近啊


新北一線

1. 板橋 : 市政府和三鐵交通無可取代 , 生活機能也是最好的 , 地理位置居於新北中心 (中和 新莊 三重) .

2. 新莊 : 中央部會和強大的交通 (一高二快三捷運) , 新莊副都心 新莊知識產業園區等新開發題材 .

三重 中和 新店 同為一線 , 不排列名次 .


其實新北的溪南 溪北規劃已經說明了 , 溪南的中心就是板橋 , 溪北的中心就是新莊 , 三重 中和 新店等區域為輔助 , 狹義說蛋黃區 , 我認為就是板橋和新莊 . 廣義說蛋黃區 , 三重 中和 新店也算是 , 甚至永和也可以 .

三峽人的一點想法
nicemanpower wrote:
板橋只有藍線環狀十字交叉
中和有橘線 環狀 萬大 南北 四條路線形成雙北最密集複雜的網狀捷運路線



nicemanpower wrote:
基本上 交通題材上 板橋的部份已經接近結束了




板橋已經有大台北最精華的捷運黃金軸線-藍線,再加上串連機場捷運的環狀線,還有一個全台灣裡唯12個高鐵站的其中一個,另外還有兩個台鐵車站和公車總站以及長途客運轉運站. 全台灣,板橋車站的交通方便性僅次於台北車站,還需要什麼交通題材?

中和的萬大線和南北線還在紙上作業,大概15年內都不會蓋好. 而且你知不知道整個大台北捷運的開發期程是越重要的路線先開發,越不重要的路線放在最後. 萬大線和南北線已經是很後期的路線了,效益已經很低,這不知有何好說嘴的?




nicemanpower wrote:
當初沒有一鼓作氣在新板廣設商辦
而偷斤減兩改作住宅
註定了這個CBD的成就僅此而已



你大概不知道,就算蓋了許多住宅,新板特區內還有許多公有地可以作商業開發,例如公車總站, 轉運站的聯合開發大樓,新劇院附屬大樓等. 除此之外,緊鄰新板特區,中山路兩側從漢生東路到板新路之間超過一萬五千坪的私有工業用地有的已經在作商業用途變更, 或變更完成了. 另外,你大概也沒聽過府中活化計劃!



nicemanpower wrote:
尤其優質的板橋人及雙和.新店
恰可就近經由便捷交通路網貢獻於地理中心位置的中和


唉! 淡水河以西的地理中心是板橋和新莊,哪時變成中和了? 關心一下市政好嗎? 偶爾抽空看一下市府的溪北 溪南都市規劃,ok! 這是經過政府認證的! 不要自己亂發明什麼溪南的地理中心在中和, 這跟那個世界地理中心在三重的說法有什麼兩樣? 無言....,真是自我感覺良好...!!
nicemanpower wrote:
問題是 交通上而言 ...(恕刪)


krissijr wrote:
以都市機能的層次來看...(恕刪)


問題是 交通上而言 中和搭環狀線就能不轉線直達板車五鐵共構
板橋的新埔府中江子翠亞東一樣得搭藍線
中和到板橋不需要跨淡水河 絕對比新莊快

--》新莊到板橋是跨大漢溪
環狀線新莊雙捷頭前庄站兩站到板橋車站 與中和最近的中原站到板橋車站相同
雙捷新北站到板橋車站四站 雙捷中和站到板橋車站也是四站
(但新北站直達車一站到北車 也方便到桃園機場)

簡單一句
新北市目前房價最貴消費能力最強的人地點在板橋雙和新店
想賺這些人的錢 要設在哪邊最適合?
看看消費門檻千元以上會員費的COSTCO開在哪邊就知道(而且開了人還爆多)
別再亂說我沒拿出實質交通建設作為根據了

--》雙北目前只有內湖 汐止 中和等有costco設點
大安 信義 板橋等精華區均沒有 這些地段是很寶貴的
未來新莊輔大附近和關渡等郊區也要設點
Costco只要設在開車還方便的地方即可 不需捷運
和家樂福 愛買等賣場差不多 和百貨公司差多了
但能增加便利性與選擇性
另外 一年1200元會員費太貴了 每次都買一堆吃不完


nicemanpower wrote:
不確定耶如果老老實實...(恕刪)



lujabin wrote:
那未來的新莊副都心呢...(恕刪)

不確定耶
如果老老實實的發展CBD
該蓋成商辦就蓋
又在新北中正區旁邊
大企業有進駐成功的話
加上捷運機場線提供了一個類似當年通往松山機場的敦化南北路角色

--》政府溪北資源大多投進新莊了
大企業會不會進駐新莊就看著辦吧


我不敢說新莊運動公園會不會變成大安森林公園

--》22公頃新莊運動公園不必與26公頃大安森林公園比較
運動 VS 森林 好像 香蕉 VS 蘋果
新莊運動公園 有職棒 職籃球場 新莊運動中心
網球場等 訴求就是"運動"非常明確
也有大草皮可以野餐 玩飛盤 放風箏

11公頃四號公園雖然比較小
但有國立台灣圖書館 也算有特色
去過幾次 公園人潮真的很驚人
中永和人口密度真高


但與其新莊發達 我寧可是新板 畢竟比較近啊

--》對新莊人來說 當然也希望板橋發展比雙和好
畢竟新莊離板橋比較近啊
而且板橋連接萬華 非北市精華區
卻可靠交通 商業 政治樞紐等後天建設
可挑戰甚至超越最臨接北市精華區的永和 (是否已超越?)
很振奮新莊與林口等新北二三環 政府大量建設的新興區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