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af0702 wrote:話是這樣說沒錯,買房...(恕刪) 是阿,2012是否世界末日還很難說,對不對?變數,本來到處都存在的,那麼輕軌環評不過的,機率多大?你買一間,擔心那麼多?人家還十幾萬坪土地咧.還有你也說了,新莊17漲到40,那麼,淡水新市鎮目前在什麼位置?相當於新莊的18,19還是40 ?腦筋轉一轉,你認為你所擔心的是"風險"還是"機會"?至於建商將幾年後價位反應,誰叫你要買那種(這種)物件?反過來說,你想用"幾年前"價位買,是否更不實際?更不可能?
1、在今年的1月份交通部退回八條輕軌及捷運計畫,包括:基隆輕軌、淡海新市鎮輕軌、竹竹苗輕軌、台南縣市輕軌、串連高縣七所大學的學園輕軌、中運量捷運的桃園機場捷運綠線、高捷北延及中捷藍線。貫徹「先公車後捷運」政策,避免縣市長亂開支票、造成捷運財務窟窿。這說得很明確的,怕因為高捷「錢坑」重演。2、在今年台北市不動產飆漲,從國有財產局停拍、豪宅稅、空地稅、空地限建、選擇性融資、土地貸款授信成數降低...等相關土地政策,到最後的房屋稅調升版本送到了立法院,被否決了,只見李述德說了一句〞卡的好〞,吳揆隔天便出面說明:目前好不容易我們的景氣復甦,我們再把他打回去這是不對的,更何況房屋的自有率高達87%,怎可能去討好無殻蝸牛呢?這就是政府對高漲房價的心態,作多以解決失業率及相關產業。3、庶民經濟當道,我們的青年及薪水階層仍需照顧,選擇了林口、三峽、淡海..等,經分析其中淡海對交通最急迫,而且新市鎮的燙手山芋順勢而為可以順利開發,這也為什麼經建會及內政部及台北縣政府一致急於推動的原由,淡水人口 僅13萬多人,如以選票開支票淡海的人口 又僅1萬多人而已,這效益太小了,又為什麼政府獨厚其身,所以不要老是以政府的選舉支票說他。4、前天26日新任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強調:解決台北高房價 ,應做好交通基礎建設,台北大都會之外的交通建設、基礎建設非常重要,才能鼓勵大家分散到各地去居住,我覺得這個還是最根本的方法。5、目前我覺得淡海輕軌蓋於不蓋,最怕的是沒有經費,這就是風險,6月10日高雄新市鎮標土地,為了是籌備輕軌基金,政府有在做,從4月30日經建會同意興建淡海輕軌到5月15日通過可行性評估,這效率可是非常之高,緊接的環評這只是程續的問題,不會有爭議的。
我也認為輕軌環評只是程序問題...因為輕軌就是建構在現有道路上...而且輕軌對環境的污染絕對小於路過的車輛..剩餘的問題就是到底何時發包動工?要採用哪國哪間公司的哪種設計?最好是採用美觀一點的..這樣拉到漁人碼頭與興建中的娛樂中心結合..應該可以開發出更大的觀光效益..這樣做為未來的區民也會於有榮焉..新市鎮想望1:大賣場新市鎮想望2:百貨購物中心+影城
light04252002 wrote:1、在今年的1月份交...(恕刪) 這次輕軌經建會會過,有一個很大的先決條件哦...就是北縣政府埋單且要自付盈虧...各為看官,之錢輕軌一直建不起來就是因為沒人要埋單光北縣府跟營建署為了建設費用誰出就吵了好幾年,問題來了,周縣長要下野前承諾埋單(這算作好事吧??)....選舉到了,勢必拿香著拜是免不了的,我看得重點是,不管誰當選,後續的新北市到底能不能真的付出這筆錢,(錢如果出不來中央政府也不會付)...還有待觀察...到底會是人不在其位政亡,還是能真的延續政策...值得觀察!!
rugbysamz wrote:大概是因為後面有座大...(恕刪) 這個問題早在以前我就提出了我覺得現在規劃的道路有點小器說, 你看中山北路到摩天31前面都還很大一條喔,可是到了新市鎮就馬上縮成那樣.新市鎮的巷道也都有點窄, 之後車流量變多的時候, 問題就會慢慢浮現.一塊這麼平的大土地, 麻煩營建署好好規劃啦 =.=
allan2214 wrote:這個問題早在以前我就...(恕刪) 沒辦法,阿輝時代就著手開始規劃,少說也10年以上,會變得機會不高,就跟文湖線車廂一樣(10年前規劃),早晚都會不敷使用的.....= =,不然你看那個路怎麼都彎彎曲,超詭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