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b wrote:永和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永和的福和橋下來接的是基隆路,永和塞不塞我不得而知,但這基隆路有一兩年的時間我每天在走,對於高度依賴北市的永和來說,基隆路那種真正塞到靠北邊走的路,您應該不會老著臉皮說那邊是北市在塞,跟永和無關?...(恕刪) 中和居民要去台北上班,大多必需經過永和三橋進台北市中永和人口加起來近65萬人,福和橋車流量又最大可想而知一定會造成基隆路塞車基隆路是北市信義,內湖,松山..等區的主要幹道上述這些北市區域又是公司行號主要設立的地區上班人/車潮本來就多,再加上文山區和新店過來的車潮基隆路很難不塞車...
juniormark wrote:98/4 永和區 人口 237195 4年後 230732 減少646398/4 板橋區 人口 551685 4年後 557351 增加5666作為舊台北縣10個縣轄市唯一人口負成長的區域是永和房價太高、還是有其他因素.....可能在地人最清楚吧! 永和這幾年房價在漲幅落後板橋及其它新北市地區的情況下,人口卻仍然減少,而且減少的速度頗快,顯示人口在外流,而外地人對永和的房價也無法認同而不願遷入,新興資產階級進不來。這種情況下去,就是區域的"老化"和人口外流造成的"空洞化",對地方發展形成不利循環。
Behonest wrote:永和這幾年房價在漲幅...(恕刪) 小弟出自外省家庭,知道許多同樣背景的父執輩友人都住永和,但他們的下一代就小弟所認識的,經濟能力不錯的都搬至內湖、文山、新店等地。這是小弟所認識的人是如此,至於是不是永和人口移動的常態,就不得而知了。
chuan桑 wrote:01真有趣,只要發...(恕刪) 沒錯.....哈哈那外地人的我來講句公道話好了......XD板橋的某些區塊(ex:江子翠和新板)"本身"的確比較好,而且已經勝過不少台北市的二線區域了和永和均價一樣的話我會選板橋, 不過要比爛的當然板橋也有不怎樣的地方更不用說台北也有爛的阿然而永和離大安區比較近也是事實,所以沒有地緣關係一定要住永和也有能力那就搬去台北市吧只是光拿永和"靠台北市比較近"的這個原因跟板橋PK是"比較沒有說服力"的........而永和過去以來房價高是因為捷運中和線早在1998年就通車且有台北市高房價的比價效應...但並不代表它維持那個價值不變因為其實有些是正在流失或者被新興區域給取代的!~
說真的,E大所言永和的居住環境優於板橋,小弟是有點不同的看法.就以B大貼的空照圖來看,板橋這邊遺漏的多的是,比如說音樂公園外面大片的河濱公園,超美夜景的新板萬坪公園,舊綜合體育場,林家花園,農村公園,石雕公園,四維公園,施工中的板橋運動中心,民生公園,大漢橋/光復橋下的堤外綠地,復古的435藝文特區.B大被我說了萬坪公園被截了,回覆的意思大意是:又沒差,反正框別的地方一樣有活動空間和公園.這樣的居住環境說要輸有花園城市規劃為背景的永和多少,個人是畫個大問號的.B大的圖沒框到仁愛公園或者中和的四號公園,然後呢?一定非得框這裡才能看到什麼嗎?B大的圖我看也都是框捷運站週邊,還是說等仁愛公園那邊有捷運站了再來比拼一次?
今日 中時發表於 2013/05/16 11:373月實價登錄 永和均價稱王林金池/新北報導新北市三月份不動產實價交易資訊,自即日起公開上網,全市各區永和區平均每坪卅九.六萬元最高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指出,三月份實價登錄筆數約七四○○筆(買賣、租賃、預售),揭露筆數六一○○筆,揭露率約八二%。住宅大樓約近四成九;公寓案例約占兩成三;華廈案例約占一成二;其它土地、廠辦等類型則為一六%。過去原屬縣轄市的十個行政區,平均房價約在每坪廿萬到四十萬元之間,其中以永和區每坪卅九.六萬元最高,其次是新莊的卅八.九萬元,板橋區的卅六.二萬元。*********************看來永和均價依然稱王 比較意外的是板橋的均價已經落後新莊很多**本版主題就是地區房價 請勿筆戰** ><
EROSO wrote:今日 中時發表於 2...(恕刪) 光看新莊均價跟永和比差不到1%,就很懷疑這則新聞的真實性,看新莊這數字打敗永和也不是難事住宅大樓跟土地商辦比例有6成,副都心腹地大以後繼續蓋新大樓賣土地,過沒多久豈不是可輕鬆打敗永和,成為均價王。怎麼看都覺得這個新聞很虛,實際如何大家也就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