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松町2001 wrote:
一路看下來個人覺得版主分析的有道理,版主所談的是普遍性的觀察,參與討論者切莫以例外當通則
[普遍性的觀察] <---- 指的是從[過去]到[現在], 大多數人, 不會否認自己是一個[人], 放心好了 !! 不過請記得, 每說的一句話, 都已經過去, 你, 為何[如此]說? 裡面有[過去][普遍性的觀察]下的 [慣性] !! 這, 非常危險!!
『羅素的哲學雞』 :
哲學家羅素養了一隻哲學雞,羅素常常帶雞去散步,所以雞天天跟羅素在一起,變得很聰明。人家說,從側面看,雞像羅素的頭,羅素和雞的感情非常好,甚至這隻雞也有哲學的思維。
羅素怎麼餵雞呢?
他搖鈴三次,雞就來了,可以飽食一頓。
有一天,羅素的朋友從外地來,剛好是禮拜天,羅素要請朋友吃飯,但是冰箱打開沒有東西,後來想想他還有一隻雞,殺雞來請客是很有誠意的,所以羅素就搖鈴三次,雞聽到鈴聲就跑來了。
羅素伸手一抓就抓著雞的脖子,面露凶光。雞就問主人怎麼了,不是有東西吃嗎?羅素沒有講話,兩眼瞪著雞,雞就說:「主人,你可不可以手鬆一鬆,讓我說幾句話,你這樣掐住我的脖子,不是有涵養的哲學家應有的行為。」
羅素就鬆了手,雞問羅素說:「難道歸納法沒用嗎?因為以前搖鈴就有飯吃,這是歸納法嘛,今天搖鈴我就來了,你把我抓起來,面露凶光,難道歸納法沒有用了嗎?」
羅素就不講話,然後手起刀落,雞就被殺了。
中午吃飯,朋友問:「你怎麼殺雞呢?我是吃素的!」
羅素臉都綠了,心想那我的雞不就白死了嗎?於是,他把剛剛抓雞的過程跟朋友講了,朋友聽了就夾一塊肉到嘴裡去,羅素說:「你不是吃素嗎?」朋友說:「我吃素也吃葷,你剛剛搖鈴,為何不先餵牠呢?那你的歸納法就有用了。」
這個說明很多原理、原則,落實到生活以後是沒有用的,生活是超越很多原理、原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