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 是造成少子化與傷害經濟的主因 .您認為呢?

idfour409 wrote:
不只吧還有很多人想舊...(恕刪)


大大真的很愛猜別人職業 之前也問我 好像大家說房市好話都是仲介是的 還好我立場沒有太不中立 不然又要被轟

我看了很久 還是忍不住要回一下 發表意見

少子化 這是跟高房價 有關西 但不是絕對相關 corelation 算出來搞不好低於 0.5 全世界許多開發國家生育率都創新低 台灣只是也在走這 path

傷害經濟 我也同意 但是高房價 是因為所得沒變高 房價相對變高 並不是房價真的變太高 畢竟 漲的只是特定區域 所以與其要政府平抑房價 不如要他想辦法製造就業提升所得 至於房市不可否認 也是有刺激經濟效果 只是漲太快太兇 對你我都不是好事
yaokuang4331 wrote:


大大真的很愛猜別...(恕刪)

你不覺得猜別人職業也很好玩
什麼職業有什麼談吐
有什麼專業
他說他金融業
口氣跟專業卻不像是金融業的人
所以我猜他是拉保險的
另外就是對他有一堆疑問
如果他不是相關重業人員
為何對房地產那緊張
自重他最好朋友大腳被停權後他很少出來
甚至於轉戰台北市桃園市等討論版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他前陣子的文
直到平頭吳敦義說要在捷運附近健青年住宅
他才很緊張回台北縣版
到處建議這些住宅建到桃園去
試問二重還有一堆廢棄工業用地
為何不建在那
說他不是相關重業人員
那他緊張什麼
特偵組 wrote:
三餐在家吃,應該不可能吧,還是要上班吧
房屋買便宜點,地段爛點,交通費一各月1000塊以上跑不掉,兩個人除非在同地方上班,不然兩夫妻就兩千,
水電瓦斯省點也要一兩千塊,電訊通話第四台兩個人算起來大概也要1-2000
...(恕刪)

除了紅字外其他加起來只2人用是否可1萬內,
出社會一久有時會忘記怎麼節省開支,
我這回應主要是針"高房價 是造成少子化"這句話,
回想小時左右鄰居收入只月薪100或更少,
但兒女都生3,4個以上,
現在收入高水準高過的好,反而不想生孩子,
養兒防老.......?????????
RICE 1502 wrote:
除了紅字外其他加起來...(恕刪)


我覺得樽節開支也要看個人的目標,
舉例來說,
如果我想要買一台toyota的國民車,
我可能只要減少吃大餐、少買一些高價奢侈品,
省個一年多可能就可以達到目標。
但是如果我想要在同樣的時間內買一台Benz,
我可能就要一天吃兩餐,餐餐皆泡麵,省水省電省瓦斯外加晚上加班工作。

同樣的情況在房價上,
如果想要買台北市大安區,那麼可能不吃不喝要二十年,
但是買台北縣三重,也許只要省吃儉用三年,
買林口,可能只要把電視從42吋降到37吋即可,
買桃園,還有多的錢可以拿來出國旅遊。


我建議大家依照自身的狀況來設定合適的目標,
會過的比較開心,
如果收入不高,又硬要買台北市內的房子,然後再來餐餐吃泡麵,
這樣對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品質都會有較負面的影響。
RICE 1502 wrote:
回想小時左右鄰居收入只月薪100或更少,
但兒女都生3,4個以上,
現在收入高水準高過的好,反而不想生孩子,...(恕刪)

你的小時候是幾年前?是台灣經濟起飛可以從月薪100漲到月新1000甚至10000的年代吧!要是現在台灣的經濟好,不用薪水漲10倍,漲2倍(通膨正常的前提下)就好保證你出生率絕對比現在好看很多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RICE 1502 wrote:
除了紅字外其他加起來只2人用是否可1萬內,
出社會一久有時會忘記怎麼節省開支,
我這回應主要是針"高房價 是造成少子化"這句話,
回想小時左右鄰居收入只月薪100或更少,
但兒女都生3,4個以上,
現在收入高水準高過的好,反而不想生孩子,
養兒防老.......?????????


真的要壓縮在10000內?
我認為可以!

我度過更省的,但你要這對夫妻這樣一萬的生活過多久?

偶爾先生朋友同儕之間有人結婚了,要包!生小孩了,又一包!下次可能換成是老婆的朋友結婚了,生小孩了!

衛生紙肥皂需要定期補充鞋子襪子衣服買最便宜的也要一點點錢,

家電倒楣起來,可能是洗衣機壞了,可能是電視壞了,冰箱壞了?

因為要省,不買車也不撘捷運,夫妻倆人各騎摩托車需要修理保養換輪胎,甚至太舊了要更新,每年還有牌照稅..

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不出去吃飯省錢,不出去跟朋友聚會省錢,假日不是窩在家,就是去附近公園逛逛,百貨公司逛逛,省錢,時間到了回家吃飯省錢,

這是節省的美德,還是折磨?

一萬真的低了,況且生了小孩給保母帶,又是一萬多的支出.

羊羽翔 wrote:

我覺得樽節開支也要看個人的目標,
舉例來說,
如果我想要買一台toyota的國民車,
我可能只要減少吃大餐、少買一些高價奢侈品,
省個一年多可能就可以達到目標。
但是如果我想要在同樣的時間內買一台Benz,
我可能就要一天吃兩餐,餐餐皆泡麵,省水省電省瓦斯外加晚上加班工作。

同樣的情況在房價上,
如果想要買台北市大安區,那麼可能不吃不喝要二十年,
但是買台北縣三重,也許只要省吃儉用三年,
買林口,可能只要把電視從42吋降到37吋即可,
買桃園,還有多的錢可以拿來出國旅遊。


我建議大家依照自身的狀況來設定合適的目標,
會過的比較開心,
如果收入不高,又硬要買台北市內的房子,然後再來餐餐吃泡麵,
這樣對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品質都會有較負面的影響。


話也不是這樣講!

如果說今天我設定一各目標,要買台噴射客機上面配給各辣妹空服員,
然後做不到,怪東怪西,應該不會引起共鳴,只會引來許多人砲我!!!

至於三重的房地產能不能省吃儉用三年就弄到?
一年就算能省各100萬,三年也不過300萬!
大概有困難,可能要多幾年才可以,
如果你一年省不了100萬,年份還要再拉長一點

買林口買桃園買樹林買三峽,很多人買了。
問題是有更多人認為,他們的收入在多數人之間算起來還可以,為何不能買台北??

台北市民平均每人收入中位數在5.5萬附近,一各家庭用雙薪家庭計算,約11萬,

差不多可以不吃不喝20年買各30坪30年大安區老舊公寓,
你認為有一半的台北市民都達不成這點,所以他們應該換各思維?
重新設定目標嗎?

今天不是談帝寶買不起,百坪豪宅買不起,50坪新屋買不起,現在談的是
有一半的台北市民收入無法買的起大安區30年30坪老舊公寓。








Inspector wrote:
例如,台灣的家庭所得比例每個月為6萬到10萬這一塊的人數最多
就是中產階級
這個大概只有審計處才能得到的資料,我不知道
我認為,當大部份的家庭都買不起房子時
...(恕刪)

大大這個6~10萬算是合理的推估值,我很多親朋好友都是在這個區間,就以這個所得來算,每個月1/3繳房貸,支出2~3.3萬,以利率3%來算,約可負擔360萬~600萬貸款,以房貸8成來計算,約可買450萬~750萬的房子。

450~750萬的總價在台北市某些地區仍是可以買到20~30坪的舊公寓,在台北縣的選擇就更多了。
所以我不明瞭,大大為何會認為大部分的家庭都買不起房子呢?難道一定要能夠買台北市的新房子才算合理嗎?

我自己在北投買舊公寓,我一個同事在內湖買舊國宅,另一個同事在新店安坑買新房子,也有同事買在桃園的...

我也希望台北市的房價能夠越低越好,不過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才是比較務實的。
特偵組 wrote:
有一半的台北市民收入無法買的起大安區30年30坪老舊公寓...(恕刪)

這樣有不合理嗎?

大安區是台北市的最精華地段,面積只佔全台北市的1/10不到,假如一半的市民都買的起那大安區不就漲翻了,就跟拍賣場上競標一樣,最後就是漲到現在這種房價,所以大安區房價有不合理嗎?
ejan1969 wrote:

大大這個6~10萬...(恕刪)

450~750萬的總價在台北市某些地區仍是可以買到20~30坪的舊公寓
可以問是哪個地區阿
公司裡一堆房仲簡介
左看右看我怎看不到這價位
看到價位最少3倍起跳阿
還有是多舊阿
50年嗎
還是更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