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奢侈稅是非常有效的....


想當富爸爸 wrote:
那我只能說,或許你還...(恕刪)


其實本人已經是個四十初頭的中老人家了

本人是因為看不慣政府老是以各種名目向人民徵稅,最後卻搞的生靈塗炭,連買個房子都買不起,才路見不平,拔筆相助,希望大家不要再被這個無能的政府給騙了!

當然,您說的也有理,從政府是有能的角度來看政府徵奢恥稅,漲價歸公,那是合理的

但,但本人是從政府無能的角度來看,所以漲價歸公,是不合理的

問題的癥結在於,政府是不是有能,如果有能,做什麼大家都高興;若無能,做什麼大家都不高興。

至於政府有能還是無能,那就要問每個人心中的感受了!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

本人也希望大家都能買的起房子呀!

買不起怎麼辦,那只好多加油了!

^^

沒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一直上漲 永遠不回頭
一定會有下跌的時候
現在開始到明年三月 都是要到選舉的時候
至少會有 口水打房 的現象發生
只是 口水打房 會不會 被看破手腳???
就不知道了!!!!!
love168 wrote:
本人是因為看不慣政府老是以各種名目向人民徵稅,最後卻搞的生靈塗炭,連買個房子都買不起,才路見不平,拔筆相助,希望大家不要再被這個無能的政府給騙了!...(恕刪)


你所謂的有無能是甚麼?有能又是甚麼!!!!
把貪污的人槍斃嗎

這幾年我怎麼看到的都是在減稅!扣除額提高!計程車免營業稅!

chun000 wrote:
你所謂的有無能是甚麼...(恕刪)


無能就好像一個農夫,希望種下去的稻苗快點長大,天真的以為把稻苗拔高一點,稻苗就會長的比較快

結果,稻苗都死光光了!

有能就好像一個農夫,按步就班的種下去稻苗,不去干擾它,稻苗自然成長結穗,快樂收割

比對到房地產

無能就是亂課稅,希望把房價壓下去,短期造成投機客恐慌拋售,卻讓那些早已賣掉房子的有錢人能夠逢低撿便宜,然後當投機客賣光後,沒人再賣了,那些有錢人就可用成本提高為藉口,拉高房價,讓房價漲的更高,搞的一般人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子,一買下去則可能必須忍受一輩子繳貸款的痛苦,一旦無法忍受,二年內又剛好被離職缺錢,要賣屋時,卻得再被徵10-20%的奢恥稅。結果就是,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當貧富差距愈大,社會不滿的氣氛就愈高,然後一些活在底層痛苦不堪的人就挺而走險,違法犯紀,形成治安的缺口,缺口一旦變大,不滿的氣氛就會向洪水猛獸一樣,傾洩而出,治安潰堤,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沒人希望如此,但無能的政府就是會把社會搞成如此。

唉~~~~

^^





漲個2~3倍,再打個6~7折

這生意穩賺的啊
love168 wrote:
本人是因為看不慣政府老是以各種名目向人民徵稅,最後卻搞的生靈塗炭,連買個房子都買不起,才路見不平,拔筆相助
無能就好像一個農夫,希望種下去的稻苗快點長大,天真的以為把稻苗拔高一點,稻苗就會長的比較快

結果,稻苗都死光光了!
...(恕刪)


一派胡言


我看到的卻是社會上瀰漫著一股投機之風

我只看到奢侈稅讓渴望有個安身立命之處的老百姓 又燃起希望

正因為雜草叢生 農夫才須下田除草 除草當拔苗 倒因為果 莫此為甚

或許love大也炒很大 難怪對三王一后有兔死狐悲之慨


我自己板橋也有房 但是存款並無因房價漲而增加 更不能把房子當成提款機提領

我也希望房價漲 卻是建立在地方繁榮 有實質支撐的漲 而不是對地方發展無助益 殺雞取卵式的漲

我希望的是溫和漸進式全民共享的漲 而不是少數人得益 苦果卻要全民共嘗的漲
不能怪投機客

現在存銀行定存才多少利息?還要扣稅

社會游資爆多,還不願加息,美其名避免企業營業成本增加,實際上是想要美化經濟環境

虛胖經濟體系,加上這兩年多政府每年數千億的赤字預算推波助瀾

政府就是逼有錢人把錢從銀行弄出來,搞房地產 搞股市,難不成去存那筆通膨還小的定存?

現在政府也不過是拿終端的投資客出來當祭品,銀行,保險業,幾千億幾千億的投資金額,你有看到政府去動這些大咖的嗎 
honesto1 wrote:
一派胡言我看到的卻是...(恕刪)


根據昨天工商時報"馬"姓編輯的說法,
政府目前的政策作法等於是「通殺」,
換句話說, 就是農夫為了除草用了不恰當的方法,結果連 "作物" 也一併除掉了,
這是昨天工商時報的疑慮,
完全沒有看到有人提出更好的作法來改善,
只看到有人拼命為 除草 叫好.......

Razavi2020 wrote:
根據昨天工商時報"馬...(恕刪)


大家的資產都縮水了 還會高興嗎?

投資客一定賺錢嗎?

新莊喊到一坪70萬 林口喊到55萬 自住客會買嗎? 不怕死的就去接吧!

新莊一年漲1倍多 林口更是誇張 2倍多!

政府打房 應該打這幾區 何必趕盡殺絕!?

懶的再說 wrote:
新莊喊到一坪70萬 林口喊到55萬 自住客會買嗎? 不怕死的就去接吧!


打這幾各地方等於是捨本逐末陷入了政府的黑心陷阱

房地產有比價效應特別是有地區性的關係

只要狠打台北市 就可以

任何台北市交易 每坪單價超過50萬 抽10萬的特別稅
總價超過3000萬 抽300萬特別稅
超過1億 抽3000萬特別稅
超過3億 抽15000萬特別稅

台北市搞定了 其他地方就會陸續下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